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外交(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外交(1)(2 / 2)

的儿子,送去交趾就封的景象的。高泰明能不怕吗?西南的国家,自古就不怕中原的大军。你军队再多,再善战。又能在这穷山恶水的地方待多久?再有钱,也经不住无底洞一样的消耗啊。汉并夜郎、灭滇国,却也终究不能持久,国势衰微后,就只能退出去。西南的国家,怕的是什么?诸葛武侯!武侯深入西南,亲自抚育百姓,传授技术,尊重地方首领。于是,迄今在大理国的一些地方,武侯依然被很多人视为神明。其次,就是现在宋庭这一套不讲道理的王八拳了。我不要你们的土地,也不要你们纳税。只要定期来朝贡,只要你们听话。那我就给册封,准许通商,还免除你们的商税。这个政策,甚至比诸葛武侯那一套还可怕。没看到,这次入朝的西南五姓的使者,现在都在都亭驿上跳下蹿,到处打探——俺们,能不能也和交趾的豪族、土司一样啊?想薅宋庭的羊毛的心思,已是人尽皆知!而这一切的一切,高泰明现在已经知道,都是这个小皇帝授意下做的。都亭驿里的宋庭官员,在到处宣传这些事迹。只恨不得将这个小皇帝吹捧成人在汴京坐,就已知万里外的事情,于是运筹帷幄,点兵选将,三下五除二,就把交趾人打趴下了。虽然吹的夸张。但交趾人没有说话,对此默认,而另外一个当世大国,辽人非但没有出来质疑。反而配合着表演,甚至将自家的皇孙也拿出来说——我朝太孙梁王殿下,呼大宋天子为兄,常常致书,互相验证学问,自大宋天子即位以来,大宋天子赠书七次,我朝太孙殿下回赠五次,皆称大善!好嘛,他们还吹起来了。辽人的态度,更进一步验证了,这个宋庭小皇帝的可怕!连辽人——北方的野蛮民族,都要靠着捆绑宋庭小皇帝,来论证自己家的太孙,也是明君未来的圣主。这等于是辽人承认了,宋庭的宣传。宋庭自己吹,不算什么。辽人跟着吹,就太可怕了。便只听着那小皇帝道:“卿近前来,不要拘礼。”高泰明再拜:“外臣惶恐……”“不要紧的!”小皇帝柔声说着:“朕当日殿上,听了爱卿所言后,命人查了一下,已知当年大理入朝,确是卿祖父促成的。”“卿家能心向中国,朕心神喜啊。所以今天才特意安排有司,请爱卿入宫来说说话,顺便也和爱卿了解一下,这大理的风土人情,域外的山川风光。”高泰明一听,整个人更加惶恐。您想知道大理的风土人情?山川风光?要做什么?发兵吗?他赶紧说道:“外臣家族世代以诗书传家,外臣家祖在时,常教臣等当礼敬中国,尊奉天子,今遇圣天子在朝,外臣及臣父,乃以陛下神圣,进于大理国王之前,终得朝于陛下,臣蒙陛下亲诏,回国后定百死以报陛下恩典!”便听小皇帝道:“善!”“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诚哉斯言!”高泰明长长的吁出一口气,可心中悬着的大石,却在下一刻,再次被提到了嗓子眼。“不瞒爱卿,朕近日读书,观欧阳文忠公书曰:余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颍州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辖邓保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圣库,库中有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也!”“而朕命内库寻之,果得真庙所遗,翡翠宝盏一只。”赵煦拍拍手,冯景就捧着一只通体绿色的翡翠小盏,上前来。赵煦努努嘴,冯景就将之拿到了高泰明面前。高泰明抬头,看向那只小巧精致的翡翠盏。他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赵煦便道:“卿可能有所不知,朕已经问过宫中老臣了,皆云,翡翠者,或是旧年蒲甘国入贡所献。”“朕问左右,蒲甘国何在,皆云在大理西南,群山之中。”“所以呢,此番请卿入宫,除了和爱卿了解一下大理的风土人情、山川风光,以增长见识外,就是想请爱卿回国后,帮朕找一找,看看,这翡翠还有没有?”“若有的话,朕可命有司购之。”“放心,不会让爱卿吃亏的。”翡翠这东西,在现代价值昂贵,是顶级珠宝。但其兴起、流行,还是要乾隆以后。其中原因很多,不一而足。但赵煦打算加快这个进程。对大理诱之以利,促使其对缅甸方向用兵。同时,也通过翡翠贸易、滇马贸易,来加强大理和大宋的经济联系。必要时,甚至可以容忍一定的逆差。而这个买卖,赵煦不会亏。首先,大理国赚了钱,肯定会买大宋的商品。等于凭空为大宋商品,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其次,翡翠这种宝石,其实非常符合大宋士大夫们的审美。只要市面上出现了翡翠,就肯定不愁卖。而只要卖出去了,那自然是暴利。如此一来,或许二三十年,就能兵不血刃的,将大理收取。至少,也可以做到如同现在的交趾北方各州一样的羁縻统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