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幸开封府(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幸开封府(1)(1 / 2)

元佑元年二月庚申。诏:集英殿侍读、侍讲,皆给职钱三十千,说书、讲书各给十千。诏:昨冬大旱,恐有歉收,命各路提举常平官,体量本路灾情,以常平钱为‘便民低息贷款’,布告百姓,以年息二分为明!令御史台遣御史,分巡各路常平有司,有强贷者,令具奏以闻。以左相韩绛,提举神宗实录,右相吕公着副之,尚书左丞、门下侍郎张璪为神宗实录修撰官,左司郎中兼着作郎林希、右司郎中兼着作郎曾肇并为检讨官。以端明殿学士范镇上书所议,追复英宗皇帝祧迁禧祖之议。赐范镇对衣、鞍马,以镇子百揆为宣德郎、监西京嵩山中岳庙。于是,这一场朝野争论的旧事,终于算是尘埃落定。太祖派大获全胜!但也仅止于此!不过,司马光很兴奋。哪怕还在病床上,听说了这个事情后,也振奋不已:“实乃是明君在朝,圣主之决也!”很多人也都这样觉得。毕竟,傻子都知道,没有福宁殿的同意,不可能有这个决定。迁禧祖,使太祖得享正位!委屈的是谁?太宗啊!而先帝孜孜以求,甚至不顾朝野反对,复禧祖,迁顺祖为的就是让太宗得享正位。而失败方呢?也就沮丧了一会而已。然后就当无事发生。毕竟,这种事情,充其量只能算观念之争。输了赢了,也就这样!二月辛酉。赵煦在集英殿,召见经筵官,并赐给茶酒,并命诸经筵官,以仁庙、英庙和先帝宝训,整理修撰成三朝宝训,还说要将这部《三朝宝训》,列为经筵必读,而且是——子孙后世,皆奉圭臬。经筵官们,自然是很振奋的。不仅仅,因为这种事情是天上掉的功劳。也因为天子的表态,对这些士大夫们来说,实在是无法抗拒的东西。隔日,二月丙寅。集英殿经筵,从这一天重开。同时,也意味着,赵煦从这天以后,每五天都将出宫,前往开封府府衙视政。所以,赵煦一早起来的时候,向太后就已经在帷幕中坐着了。她给赵煦带来了一件新衣服。“六哥穿上看看……”向太后满脸慈祥的说道。赵煦见着那件新织的衣服,顿时就欣喜起来,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在女官的服侍下穿上新衣。很合体!赵煦这几个月又长高了大概十厘米左右,身高已经接近了大概140,折宋尺四尺七寸上下。这是自然的。他营养好,休息充足,还会自我锻炼。现在每天早上起来后,都会在御花园里晨跑、做做舒展运动。所以,他的体重也增加了不少。前些天,钱乙入宫诊脉和记录呼吸、体重的时候,似乎已经有差不多五十斤。所以,近来赵煦开始注意饮食了。老赵家的心脑血管疾病,可是遗传的。他可不想年纪轻轻,就高血压、高血糖。当然,综合营养还是要跟上的。荤素搭配,才能健康长大嘛。向太后却看着已经长到了自己下巴处的孩子,满心欣慰。“我儿再过两年,当可大婚了!”“待六哥大婚,母后就可以在宫中享福了!”赵煦微笑着说道:“大婚不急!”两年后,他才十一岁。按照官方说法,也就十三岁、十四岁。太急了!生理上,根本没有发育完全!再说了,丧期还在!怎么着,也得出了丧期。向太后却只是笑笑,然后就看着赵煦穿戴整齐,站到她面前。“母后,儿这装扮如何?”向太后莫名的想起了先帝当年即位之初,穿着甲胄,到慈圣光献面前,询问慈圣光献的事情。她微笑着摸了摸这个已经长大了许多的孩子的头。“我儿是天子!”“天子自然威严!”今天是这个孩子,第一次离开大内皇宫,去开封府视政的日子。也是他开始渐渐长羽毛,渐渐长鳞片的日子。向太后很清楚,今天之后,这个孩子就将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了。很多人,都在盯着!不止是大宋上下,辽国人甚至西北的西贼,吐蕃,乃至于高丽、日本、交趾。恐怕都会关注此事。不过,向太后对自己的儿子,有着足够的信心。她细心的替这个孩子,整理好衣襟。“我儿!”她深情的说道:“今日之后,将成为天下圣君!”……开封府府衙。一大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蔡京就已经带着人,将整个府衙上下,都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特别是公堂上,已经是从里到外都已经打扫过一遍。但他依旧有些紧张。开封府上下,更是忐忑不安。这不能怪他。开封府上一次,有太子坐镇的时候,还是太宗时代——真庙为开封尹的时候。自那以后,大宋就没有了开封府府尹,只有权知开封府。如今,开封府再次迎来他真正的主人。而且,还是在位天子亲临!这是开封府的荣耀——上下官佐,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不出错,那么,就能有一个‘从龙之臣’的名头。就算是胥吏,有了这么一个背景,以后转官也很方便。但,这也可能是祸患之源!万一做差了,出了错,让天颜失色。那整个开封府上下,恐怕都没有好果子吃!而今天,更是尤为特殊!天子第一次驾临开封府府衙。哪怕是短暂的礼仪性的出场,可能停留时间就那么一个时辰。但,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酿成将来的祸患!所以,蔡京的紧张和小心,完全在情理之中。就这样一直忙碌到辰时,蔡京最后一次检查了开封府府衙内外的一切。便将所有人都召集到公堂,问道:“尔等都准备好了?”“李判官,司录司的所有卷宗,都确认好了吗?”李士良当即出列,奏报道:“明府,司录司一切卷宗,都已经整理好了,下官更是已经背下了相关文字……”“善!”蔡京又看向开封府推官胡及:“胡推官,开封府三狱的卷宗呢?”“启禀明府,开封府各狱卷宗,都已选好,下官也已经相关卷宗,烂熟于心!”“善!”蔡京放下心来。“那就准备好,等到圣驾驾临吧!”……赵煦洗漱之后,就在向太后的陪同下,到了庆寿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看着赵煦今天的模样,心情多少有些复杂,但还是慈祥的说道:“官家今日出幸,驾临开封府,此真我朝喜事也!必可流芳千古,垂于万世!”假若抛却,这个孩子即位不到一年,就开始接掌权力,甚至隐隐约约有着随时亲政的可能的话。那么剩下的一切,都是好事!天子年幼,两宫保佑、拥护,教育有成。于是圣君年少,初涉政务,以祖宗故事,降临开封府,两宫乐见其成。仅仅是这个事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