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0节(2 / 2)

怕自己被蟒蛇吞了?你已经被蛇身缠住了呢。”老师疲惫的笑着:“白起啊,这是师道,说不明白。也许啊,你将来收个爱徒,便能知道了。”

第四章 鏖兵中原苍苍五丈塬 师徒夜谈兵(2)

从那以后,白起便认定了老师是自己的父亲,老师那个小女儿便是自己的亲妹妹。他跟老师长到十六岁,才走出了莽苍苍的太一山,出山时,老师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不做上将军,别回太一山。”硬邦邦一句,便转身走了。少年白起对着老师的背影深深一躬,长长的喊了一声:“老师——!我会回来的——!”便也转身下山了。

倏忽之间,十三年过去了,白起虽然还没有做上将军,但毕竟打了一场令天下刮目相看的大胜仗,此时惊闻老师大病在身,他如何便去拘泥于这个诺言?

太阳还没有升起,秋日的霜雾依然笼罩着山川河流。凭着对飘渺河雾的特殊熟悉,白起知道已经到了渭水北岸的滩头,越过渭水,便是那永远烙在心头的五丈塬了。正在深秋枯水时节,白起双腿轻轻一夹,那匹雄骏的战马长嘶一声便冲进了河道,竟是在片刻之间泅渡过水,便沓沓上了碎石沙滩。白起一带马缰,便在大雾中向西南而来,走得不到一里,便又是一条小河流。这便是发于太一山北流入渭水的一条支流,因其既毗邻褒斜古道,也是河道从西南向东北斜向而来,时人便呼之为斜水。

便在斜水入渭水的谷口,矗立着一片林木苍茫的小山,老秦人便称它为“五丈塬”。有人说,塬高五丈名实相符。也有人说,山在渭水之南斜水之西各五丈,便是五丈塬。究其实,竟是谁也说不清楚,却也都叫了五丈塬。从五丈塬向南,便是一层层的山塬叠嶂而上青天,直到那终年戴着一顶白玉大冠的太一山。这五丈塬便是背靠太一山,面临滔滔渭水,林木茂盛渔猎方便,更兼西北接近陈仓古道,西南紧靠褒斜古道,西出广漠南下巴蜀都很便捷,便成了既是人迹罕至又恰在流动轴心的要害之地。当初进山,少年白起对这幽静的山塬尚是无甚体察,及至从军征战有了兵家阅历,再来揣摩这五丈塬,竟觉得老师忒是了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