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节(2 / 2)

举先生,因只有先生才敌得庞涓。先生却反来荐我,岂有此理?”

孙膑大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此之谓也。”

齐威王思忖有顷,点头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亦较为周全。自即日起,田忌为三军统帅,孙膑为齐国军师,即刻办理兵符印信,进入大战准备。”

“臣等遵命!”田忌孙膑慨然应命。

三天之后的深夜,赵国特使急如星火般赶到临淄,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对特使说,出兵事大,需要和臣下们认真商议,请特使在驿馆等候几天。不想三天之内,赵国连派三名特使请求齐国救援。最后的特使还带来新君赵肃侯的亲笔信,答应魏国退兵之后向齐国割让十座城池。虽则如此,齐威王还是到了第十天才正式回答赵国特使,齐国决定出兵援救赵国,但齐国大军与粮草辎重的调集需要时间,赵国至少要坚守一个月,齐军才能到达。赵国特使虽然焦急,也只有连连答应,留下一名联络斥候,便急如星火的赶回邯郸报信去了。

这时候,赵国正陷在惊慌动荡和全力激战之中,邯郸城已经岌岌可危。

在七大战国的初期,全面强大的次序大体是:魏国、楚国、齐国、韩国、赵国、燕国、秦国。赵氏部族在晋国时期,是四大部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中最为悍勇善战的一支。四大部族中,惟有赵氏历代为将,执掌晋国兵权,具有久远的军争传统。但是在赵魏韩三族联合消灭了最强大的智氏,进而三家分晋之后,赵国却始终没有涌现出象魏文侯魏武侯那样英明的君主,更没有进行象魏国、楚国、齐国甚至韩国那样的变法,所以被一个一个的变法之国甩在了后边,成为稍强于燕国与秦国的二流战国。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战国中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前。成侯赵种是赵国前期最有为的君主,曾对燕国和中山国造成巨大压力,几次几乎就要吞灭中山国!但赵种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性格的激烈偏狭,不善于采纳良谋,不善于与邻国斡旋。最大的失误,就是失去了与韩国合作消灭魏国的那次天赐机会。赵国在他掌权的时期,虽然始终在气势汹汹的南征北讨,国土民众却几乎没有增加。赵种做了二十六年国君,就积劳去世了。太子赵语只有十八九岁,很缺乏历练。这正是国家最忌讳的“主少国疑”的微妙时期——国君年少,举国疑虑。同时,赵国又没有久经风浪的栋梁大臣与著名将领支撑局面,正是最害怕强敌入侵的脆弱时期。

魏国恰恰选择了这个机会,向赵国猛烈进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