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平凡的清穿日子> 一八一、早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八一、早春(2 / 3)

本来不太耐烦学那么多地,只是崔嬷嬷说:“姑娘好糊涂,难不成你进宫选秀时,还要找人帮你梳头不成?到时候可没法带丫环进去,十来个秀女才得一名宫女侍候,姑娘就算打赏再丰厚,也未必轮得上啊。”

于是她屈服了。

其实这也算是有趣的,只是手臂很酸,三几天下来。就几乎抬不起来了,她简直是咬着牙在梳。那头油也非常油腻。崔嬷嬷是守旧地人,用的东西都是老字号的。淑宁每天顶着一头油。恨不得天天洗头,还是二嫫怕她着凉。再三拦着才作罢。所以她暗自决定。选秀前一定要去一趟缬彩坊,多买些清爽的发油回来。

端宁回家的时候。淑宁刚刚梳好一个小两把头,并把小时候周茵兰送地绢纱桃花戴了上去,衬着光溜溜的中分头,整个人顿时大了几岁。端宁瞧着,脸色有些古怪,淑宁郁闷地听着他闷笑半天,才倒了茶推过去,道:“别笑了,嫂子不也梳这样的头么?”

端宁咳了几声,才道:“可是看着你这个打扮,我就想笑。”兄妹俩笑闹几句,端宁才把在岳家打听到的事告诉了妹妹。

淑宁非常意外。崇礼于她只不过是“哥哥的旧日同窗”以及“嫂子的哥哥”或者“认识了几年有一点交情现在是亲戚但性情不合只是可以说几句话的年纪比自己大的男人”。他居然向自己提亲?这是怎么回事?

她问:“从没听额娘说起过,额娘真的有这个打算么?”端宁道:“这个说不准,大概是因为将军府人口不多,规矩又没那么严,所以额娘才会动心吧?”淑宁想了想,也觉得大概是这样。她其实并不慌张,只要她自己不肯,母亲是不会擅自把她许给不喜欢地人的。

端宁看了看妹妹,道:“其实你不必太担心,若崇礼真个在议婚期间收屋里人,额娘一定会拒绝的。”淑宁点点头,又想起一件事来:“照哥哥说地,那位凉珠姐姐要被崇礼哥收房,所以才没陪嫁过来。那额娘知不知道这件事?”

两兄妹对望一眼,淑宁马上出去找到二嫫,把她拖到屋里来,然后与端宁一人抱一边手臂,撒娇似地问二嫫是否知道崇礼家提亲的事。

果然二嫫张口便骂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才说要提亲,回头就纳小,昏了他地头了!我们姑娘才不会让他这么糟蹋!”淑宁安抚道:“二嫫别生气了,他好歹是咱们家亲戚,看在嫂子地份上,你就给点面子吧。”

二嫫想想也是,便不说了,只是有些古怪地问淑宁:“姑娘难道不生气?”淑宁笑道:“我有什么好生气的?又不打算嫁给他,他爱收几个就收几个,跟我什么相干?”二嫫大力点头道:“说得对!姑娘放心吧,太太心里记着呢,到别家做客地时候,都很注意看人家有没有合适的少爷。富察家和乌雅家的几位少爷都见过了,呼伦觉罗家的也见过两位,当中也有不错的,还有石家那边……”

淑宁轻咳几声,端宁立时笑着打断二嫫的话,道:“好二嫫,你给我们说说,额娘不答应崇礼的提亲,是因为他要纳屋里人,若是不纳,会怎么样?”

二嫫怔了怔:“怎么会不纳?当时不是说过两个月就……”

端宁道:“其实当初凉珠求温夫人时,说的是做妾,崇礼怕对将来的妻子不敬,就只肯收屋里人。只是真珍很生气,把凉珠贬到针线房去了。至今也没调回来。崇礼也不太上心,只说要等娶了妻子再说。所以事实上,凉珠至今还未被收房呢。若是崇礼不收了。那么……”

不等二嫫反应,淑宁就先皱了眉头:“这也未免太过分了。他既给了人希望,怎么又这样冷淡?”端宁笑笑:“他对这些不太放在心上,妾也好,通房也罢,跟妻子是不一样的。”

二嫫道:“若真是这样。倒难说了。不过听哥儿的说法,这位舅爷有些寡情呢,只怕太太也未必情愿地。就算他不收这个凉珠,谁知将来会不会有什么热珠、冷珠呀。”淑宁兄妹都笑了。

二嫫离开后,端宁对淑宁道:“现在看来,这桩亲事倒不算要紧,推拒的理由也很现成,只说不想换亲就是了。不过现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你要多上点心。过去咱们只想着落选就好。只是现在地情形有些不同了。”

淑宁默然,其实她早就发觉了。若是想被指婚给桐英,那么她在选秀当中就要把握好那个度。既要好到能被选上。又不能好到被皇帝皇子王爷们选中,就是要做到出一点挑又不能太出挑。这可是高难度动作。

更何况。在同时有两个出挑的姐妹参选地情况下,她有很大可能落选。那对她与桐英的前途而言,似乎很不利。

那么她要怎么办呢?

端宁看着妹妹皱起的眉头,轻叹一声,安慰道:“别想太多了。桐英再过两日就到兵部报道了,我问问他有什么章程再说吧。”淑宁默默地点了点头。

只是接下来的日子有些不太顺心。桐英离开礼部前,遇上某位大学士的祭葬,很是忙了一把,到了兵部之后,则被一群大人物围住,公事缠身。端宁几次与他见面,都只能匆匆说几句话。饶是这样,还是帮桐英带了一封信给淑宁。虽然信上字不多,但对于被困在家中学规矩地淑宁而言,已经是很大的安慰了。

进了三月,淑宁开始学习化妆手法,然后深深觉得老式审美观的恐怖。那叫一个浓妆艳抹啊,连脸上的粉都是厚厚的,偏偏嘴唇的形状却描得很小。她再三劝说,崔嬷嬷才勉强同意少用一点粉,并把唇上的胭脂抹大一些。淑宁算是明白了,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或事,那么“无所不能”的崔嬷嬷,也有她地不足之处呢。

她表面上照着崔嬷嬷说的做了,其实心里早就决定,去缬彩坊时,一定要买上全套化妆品,把佟家送过来的这些都统统丢掉。若是真要化妆,她情愿用母亲教地手法。

过了数日,端宁住满对月,便带着妻子回家了。他对崔嬷嬷道:“我成婚后只带媳妇拜见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