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平凡的清穿日子> 一六零、满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六零、满服(2 / 3)

的,不如让她们每人领样差事回去,咱们也分分工,日子清闲些,几个小的也可以历练历练。”

氏与沈氏对望一眼,后者不作声。氏道:“大嫂子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吧。”

那拉氏笑道:“也没什么,我仔细想了想,我呢,就专管宴席上的事,外头的摆设呀,客

排呀,再来就是家里的日常家务了。三弟妹走南闯地世面也多。请你帮着看看厨房,安排茶点菜色之类地如何?四弟妹知书识礼,人头又熟。管管发贴子、迎客之类的最适合不过了。你们怎么看?”

沈氏笑笑,摸摸鬓边,不说话。氏道:“这也好,事情少了许多,我倒不反对。”沈氏见那拉氏望自己,也道:“既然三嫂赞成,我自然也不反对。那孩子们做什么?”

那拉氏笑了:“她们几个好办。顺哥儿媳妇大肚子,不用她来操心,庆哥儿媳妇就和大丫头一起管家中仆役,她们年轻,彼此也可帮衬些。二丫头嘛,她最近都在管针线房的事,索性继续让她干这个,连丫头婆子小厮们的衣裳,还有外头的布幔帷帘什么的都一并管了。三丫头年纪最小,我就派个清闲的活吧,专管清点器物就是,也不用太操心,各处管事心里都有数地,只要看着他们拿东西还东西就成。”

听了她的话,李氏、芳宁和婉宁都一一起身应了,淑宁瞧了氏一眼,也应下了,还补充了一句:“大伯母将此重任交给我,我一定用心办好,不会辜负大伯母的信任的。”

那拉氏脸上一僵,很快就笑着应和几句,然后道:“今儿晚了,明日卯时二刻开始办事吧。”众人都应了。

淑宁跟着母亲回到槐院,一进屋,氏脸色就变了:“哼,岂有此理,我又没打府中大权的主意,不过见她忙不过来就多帮着些,犯得着这样么?连对孩子也使上心计了?!”

淑宁忙安抚母亲。其实她心里也明白,这次大宴,是对外交往拉关系的好机会。最容易露脸的事,就是迎客、饮食和衣装摆设这几样。表面上,大房、三房与四房各领一件,似乎很公平,但在小一辈的安排上,大房几乎占了所有机会,而且有意无意地突出了婉宁。相对而言,淑宁所领地器物管理,是最不容易出彩地一项,又因为每次大宴,总会有器具损毁或是偷拿夹带之类的事发生,她做得再好,也只是个不过不失的结果。

她道:“额娘何必生气?真要问起来,她们还会说是特地为我安排地清闲活,倒象是咱们不知好歹似的。我不在乎露不露脸,反正本来就想要藏拙的。二姐姐要出人头地,就让她出去。”

氏叹道:“好孩子,额娘白天还劝你与她们和好,没想到她们转眼就算计你。我不在乎二丫头得不得好名声,只是怕府里人会看低了你,让你受委屈。”

淑宁笑道:“额娘不必担心这个。我虽然没打算在外人面前露脸,却也没打算乖乖任人欺负的。”

她从第二天一早就开始管理器物,任何人来领东西,都要记清人名和东西种类件数,各处房屋里的陈设用具也都一一清点清楚,每日专门派人早晚复点一次,预防有物件丢失。结果没两天就发现有人偷东西。

被偷的是个汝窑的小瓶,大概能卖七八十两银子,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款。管家们查到一个仆役,本是个惯犯,因近来人手不足,才暂时留下的。问得紧了,那人才终于招供是他拿的,但东西已打碎了,碎片也丢进了池塘。若要赔银子,他却赔不起。

淑宁见他目光闪烁,猜那小瓶多半还在,便道:“赔不起么?那就分期还上吧。你一月是六百钱吧?每月扣五百,在扣完八十两银子之前,除了三餐食宿、一季两衣之外,不许你领赏,不许你出门,什么时候把钱扣完了,再撵出去不迟。”

那人顿时傻了眼。往日这种情形,要么是挨板子,要么是撵人,他本就打着拼上几两汤药费的主意,等出去了再把瓶子卖掉,自己已赚了。要按三姑娘这做法,可得十几年功夫,那瓶子只怕早被人吞了,自己没捞到好处不说,还要白做工。

他终于还是乖乖招出藏瓶子的地方。淑宁一边派人去找,一边让人把这仆役送到管仆役的李氏与芳宁处,正好落在要找机会立威的李氏手中。

这件事后,伯爵府中的人再不敢小看三姑娘,那些偷拿夹带的也收敛了,生怕好处没捞到,还要白受罪。淑宁管了几日,居然只打破了两只碗,丢了一个杯子,器物损失还不到旧年的十分之一。

那拉氏听说后,叹了一口气:“有本事的人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好,你若有她一半管家的本事,我也就不必操心了。”

婉宁在边上低头听着,小声嘟囓了几句。那拉氏也不在意,道:“别管人家了,额娘厚着脸皮给你寻来那么好的机会,你一定要珍惜,这回要是不成功,咱们就要死心了。”婉宁一凛:“是,额娘放心。”

原来那拉氏这次宴客,费了许多心机,请了二十几位官家女眷,本人或是家中近亲是宫中常客,而且是常给太后请安的。这都是为了让婉宁重拾“京师明珠”的美名,让她再度成为闺秀中的佼佼者。如果不是宜妃那边露出的口风不好,那拉氏也不会用这种拐了几个弯的法子。

很快,就到了正日。全府人一大早就都起来了,为今日的大事做准备。

淑宁梳洗整齐,先是穿着素色衣裳随家人一起拜了祖宗,仪式结束后,才回房去换了鲜亮服饰。她穿的是那件绣兰草的粉色旗袍,外头套了米白的马甲,显得淡雅许多。头发梳成光溜溜的大辨子,发尾系了彩色丝绳,鬓边别了朵珠花,耳上挂着珍珠耳环,手上戴着一对翡翠镯子,脸上一点脂粉不施,显得十分青春可人。

回前堂的时候,她在半路遇上芳宁,见对方穿了一身水红的袍子,头上也戴了些簪环,倒也华丽。两姐妹对视着一笑,手拉手往前头去了。

今天的婉宁却着实艳冠群芳。一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