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极品都市太子> 第二千七百三十三章 没有圣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千七百三十三章 没有圣人!(2 / 3)

我们华夏的传统——以武得国以文治国!再厉害的皇上对文人只能是拉拢重用,而不敢打击遏制啊,否则天下的读书人都反了,这个国家基本就完蛋了!”

“哦。这样一说我们就明白了!一个皇帝或者说一个统治者,只要将大部分权力交给官员和人民,那么这个国家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乱子是不是?”周秀云这个时候说道。

刘镒华点了点头道:“可以这么说。但是,统治者也不能什么都不干,把所有权人都下放啊!否则的话,下面权力太大。这个统治者不就被架空了?所以,这个度如何把握,只能是靠统治者个人体会!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权利都要下放,比如说军权,这个就必须要牢牢地抓在统治者的手里!枪杆子里出政权,如果一个统治者没有了枪杆子。很快就会被人赶下台了!”

“明白了,这一下彻底明白了!”周秀英和众人都点头说道。

刘镒华最后综合道:“其实,自人类拥有文明史记载以来,惟有华夏一直以泱泱大国之姿、以从未间断的强势文明屹立在世界东方!只不过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华夏长时间强盛所依赖的政治体制,就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所以,要说高度的集权害了我们华夏,好像也有点说不过去吧?我们不能因为现在华夏落后了。就否认伟大的华夏先辈曾经所创造的长时间繁荣富强吧?

再说,华夏之所以有现在这个落后挨打的局面,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并不是中央集权所造成的!是有一系列很复杂的原因造成的!”

其实,具体是什么原因,刘镒华说不出,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得出来!但是大家不能否认华夏曾经的辉煌!在很长时间内,华夏都是“天国”啊!要知道,当时世界各地,有多少王子皇孙做梦都想迎娶美丽的“华夏公主”!?现代华夏人其实应该以科学论证代替直觉偏激的态度。看待华夏过去的中央集权制度。

周秀英晕道:“啊?这……怎么又这样说了呢?既然高度的中央集权好,那为什么华夏越来越弱呢?”

刘镒华嘿嘿笑道:“周秀英同学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因为以前王朝在运作中央集权制度时,没能成功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是无法阻止集权滑向独裁。华夏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以皇权为至高无上的核心,监察体制、选官制度等越来越服从帝王独裁的需要自上而下地展开。到明清之际,宰相制度被废除。特务机构横行,所有妨碍帝王个人独断的约束制度被不断消弱,君主独裁**达到顶峰,这样的集权就有问题了。

另一个,在一个王朝最后,也就是一个王朝的末代皇帝时期,中央高度集权已经是形同虚设了!这个时候皇帝只能在礼节上、形式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时期的皇帝已经无法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了。这种情况下皇帝怎么有办法有效地行使集权呢?所以,明朝灭亡时,崇祯帝遗言:‘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这就是说,崇祯他那个时候已经无法以一人之力扭转整个国家的乾坤了,因为官员和地方都是四分五裂,中央高度集权已经崩溃了!”

周秀英看了看刘镒华,用力点头道:“说得好!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一个国家必须要高度集权!那是因为,如果一个国家高度集权崩溃了,那么实际上这个国家也就崩溃和灭亡了!”

刘镒华行欣慰道:“哈哈,美女可教也!基本上也就是这个意思。”

周秀英脸一红,给刘镒华一个白眼。现在刘镒华和周秀英已经做了那个,两个人已经合而为一了,所以现在他们之间也更加默契更加心有灵犀了。

刘镒华这个手感叹道:“所以啊,看看我们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实际上就是皇帝独裁和中央高度集权的历史啊!那么多朝代就是那么多家长!那么多知识分子实际上就是教国民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家人!你看看,儒家都说了些什么呢?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天地君亲师……这不就是为封建王朝的独裁统治搞了一个巨大的理论依据么?就是要那些王朝变得层层等级森严啊!”

刘镒华可不是真感叹。是因为刘镒华了解历史啊。为什么满清科举一废,王朝就迅速垮台了呢?所有人都知道科举有弊端啊,可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当官的唯一渠道!

一下废除了科举,又不给一个新的机会让知识分子做官,这怎么能行?于是乎。知识分子就造反了啊!也就是说,那些知识分子高喊革命不为别的其实就是为了当官啊!你清朝不给我做官的机会,那我就推翻你,我自己来做高官!

当然,真心革命为了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不是没有。但在清末革命的,大部分都是为了这个。一些著名的人甚至都说过:”科举不废。谁来干革命?这个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可这就是华夏的知识分子啊!

周秀英晕道:“啊,不会吧?镒华,你这么说可是太不敬了!孔孟可是圣人啊!”

刘镒华笑道:“我并不是说不尊重孔孟。我的意识是,很多帝王利用了孔孟的儒家思想。在那些帝王的眼里,圣人是干什么的?圣人就是帮统治者洗脑的!可以开玩笑说“华夏五千年历史。就是圣人的洗脑史啊!”

周秀英晕道:“不会吧,镒华,你怎么这么说圣人?”

刘镒华苦笑道:“圣人也是人,也不是神仙啊!你以为孔子就没有私心,就不想抓权?我举个例子吧:孔子周游列国,到处求官,难道不是为了权利?”

周秀英有点气愤道:“不是吧?那是孔圣人想拯救那些国家的人民吧?”

刘镒华苦笑不得道:“好了。孔子求官,确实是想治理国家!但是你们敢说孔子求官就不是为了权利?要知道,孔子好容易才在鲁国代理鲁相三个月,但他不到七天就杀了少正卯!什么原因呢?不就是因为少正卯讲课受欢迎,连孔子大弟子颜回都跑过去听么?这肯定是触犯了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