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红五军团传奇> 四、朴实的将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朴实的将军(1 / 2)

董振堂,字绍仲。1895年12月21日出身于河北省新河县李家庄村。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由于家境贫寒,董振堂自小就十分懂事。那时正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运动蜂起的年代,他目睹了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上的胡作非为,立志要读书报国。1916年,董振堂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清河预备学校。1921年进入保定军官学校炮科。毕业后,他拒绝了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邀请,与同学张克侠(1929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二十九路军副参谋长,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1948年11月率二万余官兵在淮海战场起义)、何基沣(1939年被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1943年任国民党第七十七军军长,1948年与张克侠在淮海战场率部起义)、边章五(1931年随董振堂参加宁都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十四军四十师师长、第三十九师师长、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教育科科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驻苏联大使馆中将武官,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等人入冯玉祥部队第二师任见习官。在部队里,他从不摆官架子,同士兵们一起摸爬滚打,同甘共苦,深受士兵们的爱戴和拥护。

1924年10月,在与奉系军阀的作战中,董率炮兵营一举击毁了敌方的装甲列车,被破格提拔为工兵团团长,不久又升任国民联军第四师第十二旅旅长。在北伐战争中,董振堂率部进入湖北,直插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心脏地区,在樊城一举歼灭吴佩孚的司令部和警卫营。这以后,由于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备受冯玉祥的器重和提携。1929年,经过多年的军阀混战,全国暂时取得了统一,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军队编遣会议,冯玉祥的西北军共编为十二个师,董出任第十三师师长,授衔中将。紧接着,冯玉祥在自己的部队里清共,面对白色恐怖下的西北军,许多共产党员被迫出走,有的失踪、有的被捕。董振堂的师里也不例外,他对共产党人的遭遇深感惋惜。

董振堂在西北军将领中为人朴实是有名的,在洛阳任十三师师长兼警备司令时,恰巧其兄董升堂(字希仲,国民军少将,曾任西北军张自忠部三十八师一一四旅旅长,参加了喜峰口和卢沟桥抗战。后任国民党第五十九军一八零师师长,第四十军参谋长。解放后经统战部门介绍,进入华北革命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解放军骑兵学校任战术教官,后调总参军训部高级研究室任研究员。)也在洛阳训练总监部任部长。兄弟二人共同商量,接父母、妻小到洛阳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董振堂给他的妻子贾明玉买了一件棉袍、一件小棉袄和一件棉裤,都是用布做的。那些身穿绫罗绸缎的地方官太太见了,觉得司令的太太穿着太寒酸,贾明玉怕给丈夫丢了面子,回来后便说给丈夫听。董振堂却不以为然,他对妻子说:“七妹(爱称),这已经不错了,比起农村要好多了,咱们都是穷苦出身,不要学那些官太太们的坏习气。”

贾明玉善良贤淑,自然领会丈夫讲的话。自来部队后,她很少麻烦卫兵,只要能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做。董振堂经常下部队亲自指导训练,很累也很辛苦,每天换下来的脏衣服贾明玉全给包了,有时还会把卫兵的衣服顺带一道洗了。在国民党的军队里,卫兵做的事情除了保卫长官的安全,还要为长官洗衣、按摩、打洗脚水、伺候官长夫人等等,挨打、挨训是常有的事。而董振堂不一样,全是自己动手,从不让卫兵做这些事情。现在长官夫人要洗他们的衣服了,卫兵们说啥也不肯,董振堂闻讯从房间里出来,说:“不要争了,你们的工作也很辛苦,就让她洗吧!”

碰到长官们开会,卫兵大多会聚在一起,聊各自的工作、聊各自的长官,唉声叹气常有抱怨。每到这个时候,董振堂的卫兵们总是不作声,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因为他们深爱着自己的长官,为拥有这样的长官而自豪。

由于冯玉祥与蒋介石的矛盾不断恶化,战争迫在眉睫。面对动荡不定的时局,董劝妻子带孩子回河北老家去。临行前,董振堂给她买了件毛衣、一个枕头,并交给她十元钱。为打消妻子的顾虑,憨厚的董振堂握住她的手说:“你放心回去吧!我这辈子,你甭惦记我吸烟,甭惦记我喝酒,也甭惦记我嫖窑子。阔起来,我也不会去寻小老婆,就和你过一辈子!”

董振堂就这样跟妻子匆匆告别了。这以后,他终生坚守自己的诺言,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去爱兵、带兵、研究战略战术、读书、思考,追求探索光明的道路。

当时,军阀部队里的高级军官,大都生活糜烂,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身为中将师长的董振堂,月薪已有二百多元,这在当时可谓高薪了,却依然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每顿饭都是馒头和简单的两菜一汤,然而对下面的军官和士兵,他却非常大方,无论谁有困难,总是慷慨解囊。

他每月的薪水都交卫兵高志中代管,今天这个连长有困难,他让小高给送去二十元,明天那个营长家出事了,又让小高拿出三十元,却很少往自己家里捎钱。有一次师部参谋郭如岳病了,听到消息后,董振堂叫小高拿出自己的钱给郭参谋买病号饭。过后,又让小高送去二十块大洋,让他补养身体。

董振堂的重义轻财和如此关心下级,深受部下官兵的爱戴,在当时的西北军中,很多士兵称他为“不爱钱的将军”,而有些不理解他的士兵和官长则称他为“傻司令”。

1929年秋,在董振堂的老部下及好友苏进的推荐下,一位名叫刘振亚的青年来到他的部队,董振堂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任参谋。当时董、苏二人都不知道刘振亚是潜伏下来,没有暴露的中共地下党员,而且是以后的二十六路军中唯一与党保持联络的地下党员。部队驻扎宁都后,正是在刘振亚的帮助下,中革军委派出的兵运小组:王超、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