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游戏竞技>从作曲人到文娱巨星> 第四百七十九章 王轩要拍《射雕英雄传》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九章 王轩要拍《射雕英雄传》了(2 / 3)

p;  这些吐槽张无忌连皇帝都不想当的读者,估计就没考虑过张无忌适不适合当皇帝,能不能当上皇帝。

    金老爷子在新修版的《倚天屠龙记》中,就交待了明教和义军的关系。

    终章里里杨逍是这么说的:“不管兵革战阵,明教光明干净!”

    他简略解释:“明教义军在各地起事,杀官造反,闹得蒙元手足无措,战阵有成有败,他们既不向总坛禀报,总坛也管不着他们。应天府这支红巾军,素来自行其是,声势壮盛,总坛不能杀了他们的首领,也不能以明教教规予以羁縻约束,只能任其自然。但决不能任由他们来争教主之位,由他们来指挥明教。”

    直白来说,明教旗下的义军其实只是名誉上受明教统领的,实际上都是互不干涉,各自为政。义军的发展全是义军首领自己的事,明教的总坛是不过问的,只要不来总坛争夺教主之位就行。

    更直白一点的意思是,义军打下来的天下,其实和明教总坛关系并不大。张无忌就算想当皇帝,也不一定能够当上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毕竟名义上的管辖也是管辖,谁让义军打着明教的旗号呢?用明教的旗号打下来的天下,身为明教教主的张无忌,有天然的优势争夺帝位,名正言顺。

    而且,张无忌的武功太高了,万人之中取人首级不在话下。他若想争夺帝位,把有力争夺者朱元璋杀了就行了,谁还争得过他?

    所以说张无忌为了赵敏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江山,其实也是说得过去的。

    只是张无忌适不适合当皇帝,又是个很明显的问题。

    所谓性格决定一切。像张无忌这样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当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强做了,最后也必定失败。

    华夏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将结论明确地摆在那里。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

    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

    第三条件是极强的权力欲。

    这三个条件,张无忌连半个条件都不符合。

    所以注定了他不可能当上皇帝。若他当了皇帝,肯定是一个昏君,昏庸无能,管辖无方,不出几年,国家必定陷入群雄割据状态,四分五裂。

    这些,在另一个时空,金老爷子用了一个后记来解释,不过王轩在这个时空倒也没出后记,而是任由读者讨论,评说。

    也不用王轩出后记了,金老爷子写《倚天》的时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只能在报纸上连载,而王轩出《倚天》的时候,已经是新世纪,信息发达,网络发达,继《天龙八部》之后,还有无数学者在拜读王轩写的。

    《倚天》完结之后,看到书友们都在热情地讨论,那些学者参与热情也很高,只用了七八天,就将《倚天》解读得明明白白,将张无忌的性格剖析得明明白白。

    《倚天》正式完结,算上《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王轩手中已经积攒了4部爆火的武侠,每一部都有无数书迷基础,且经历过发酵,经历过时间的沉淀,是时候开发这几部的影视版权了。

    不过,在先拍《天龙八部》还是先拍《射雕》系列,王轩却稍微犯了难。考虑到《天龙八部》不但是武侠的巅峰,就算是电视剧,也能称之为武侠电视剧的巅峰,若是先拍《天龙八部》,后面再拍《射雕》三部曲,有可能有影响观众的观感体验。

    王轩担心观众看完《天龙八部》之后,再看《射雕》系列,会觉得《射雕》不好看,或者潜意识里觉得《射雕》系列不那么好看。

    这玩意就怕对比。

    真要说起来,很多方面《天龙》都比《射雕》系列强,光是《天龙》里的武功就比《射雕》系列强上不少。

    轻功的话,《天龙》有凌波微步,而《射雕》也就水上漂之类,至于青翼蝠王靠的是内力。身法虽然不错,却也落下乘。

    功力的话,童姥的内力,虚竹的内力动不动就几十年,而射雕里,寥寥无几。其次就是武功的繁多,《天龙》里面的武功太多了,什么小无相功,擒龙功,打狗棒法,斗转星移,化功大法,六脉神剑,一阳指,降龙十八掌,易筋经,少林七十二绝技.....

    《射雕》系列呢?单部曲拿出来跟《天龙》相比,要被《天龙》碾压成渣,三部曲哪来跟《天龙》比还差不多。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