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帝王劫> 63、第 63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3、第 63 章(1 / 2)

二人自出来后便都有些相顾无言,直到在暖亭坐下,看着含英指挥人将亭中暖炉点燃,又卷起了幔帘,为二人斟了茶水悄声退到身后,纪妤童才视若不见从容笑道:“大哥是何时到的京都,先前也未曾听得大哥说要入朝为官之事,甫一听来,当真是惊讶至极。只不知大哥如今官居几品,于何部任职?”

钟昌闻心里一叹,将复杂心绪压下,面上也恢复往日俊雅微笑:“比之小妹也只多了月余,你前往凤凰城后我便动身起程入京。小妹不喜外事,我便也不曾与你说过,你大哥我也是三年前参加过科举,并且登了金銮殿的读书人也。只后来家中有事便辞了先皇任命,如今再入朝不过一六品小官,于户部任职,倒是未能拿得出手来。”

纪妤童以前只觉得他比商人少了市侩多了书蕴,不想这竟还是一个学霸。天下学子千千万万,能入了金銮殿之人必得是取全国之优之人,这其中的含金量比之后世高考只高不低。并且还已经任命,那么必然是至少位列在前三十名甚至更前。

且能一朝重返朝堂便直接做了京官,还进了户部这个号称钱袋子,油水最大也最受皇帝重视的要部!

虽说如今不过是小小六品,可从根本上来说,晋升就要比外省官员来得要快,从古至今多少官员都是先下放外省历练多年,还得凭才能,人脉,关系才能再有机会调回来,

而他却能直接入了京职,想来除了缪靳这个大靠山,非得是才华极其出众且能有服众的本事。若自己所料不假,若无意外,他极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晋升到户部尚书一职,再往上,入主内阁也是极有可能的。

“大哥实在过谦了,我便是再不懂朝堂之事,也知道多少官员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有面圣的机会。对了,伯父伯母和大嫂也一起来了吗?”

钟昌闻知道她聪慧便也未再客套,只笑了下说道:“我还尚未在此立足,遂暂未将他们一起接来。”

话到这里,他才稍敛笑意,瞥了眼她身后垂眸静立的婢女,语气如常道:“你此次北行可有收获,怎会与王爷碰上?”

纪妤童脸上的笑容渐淡,无意多说与缪靳之事,也未将郭家之事告知,只用一句意外一语带过后,才露出些许失望与茫然:“那所谓高人不过又是一徒有虚名之辈,架势摆得足足的,却是无半点真本事。”

“大哥你说,这世上难道就真的没有能够参悟天机的高人吗?”

“小妹莫要沮丧,说来倒是巧了我本也准备去信给你,便在这京中,皇宫里,倒有一位高人。”

纪妤童倏地直起有些颓丧的肩头,眸光闪亮急切的望着他,惊喜之下连声音都提高些许:“大哥快说!”

钟昌闻想到那个人亦腾的眼神一亮,不经意见一旁的婢女眼神不善的看着自己的手时,下意识顺着看过去,便见小妹那一双莹白如玉的手正紧紧抓着自己的手。

他登时心里一跳,忙要抽出来,可看到她脸上那迫切中盈满了希冀之色又令他不忍让她失望。以前她也曾如此激动时抓着自己的手,甚至偶尔挽着他的胳膊,这样亲近的行为于他们兄妹而言也并无什么。

可现下她先是王爷的女人,再是自己的妹妹,且他二人又是异性兄妹,一言一行都不可再似从前那般亲昵随意。他心中叹息,只能拍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再将手抽回。

纪妤童急于求证本是下意识的动作并未多想,感觉到他拍手时加重的力度和眼中深意,她便迅速从惊喜中平复,也收回握着他的手放于自己腿上,再抬眼时,笑容中明显多了些压抑。

钟昌闻看得心口一滞,忙又笑道:“小妹许是不知,历来新帝登基当年都要祭天以告天地,今年我朝新帝登基便也要于祭天台祭拜天地。因几月前战乱涂炭之故,皇上便请了一能问天祈福之能人,如今就供在皇宫之内。小妹不妨再等些时日,待得祭天结束,若他果真为大能者,不若就请以王爷之尊与那高人见上一面?”

毕竟那高人本就是王爷之人,若王爷吩咐,便是他真有通天的本领再是高傲,也得遵从王令过来。只可惜他与那人并无交情,否则便不需劳烦王爷,待得时局定后便能请人出来一见。遂如今也只有请王爷出面了。

纪妤童很惊喜,她本有些郁堵茫然的情绪,便似突然被人抹去,又能看到那道希望之路,便是需要那缪靳出面帮忙,也丝毫没有打消她的兴致。

“这实在是个好消息,只是不知那祭天之日定在何时,过后多久才可空闲下来?”

“日期便定在下月--”

“夫人,您在外坐了许久,冬日天冷,恐您伤了身子王爷惦念。左右您与钟大人同在京都,以后有得是时辰见面,不若您先回房歇息,改日再聊?”

含英的突然开口,令亭中欢喜的气氛骤然降落。钟昌闻心思敏捷,他知道能被王爷安排在小妹身边伺候的下人必不是如此不懂规矩之人,那么她突然开口打断自己的话,必是因自己接下来的话是王府里的主子不喜于让她知道的。

不期然便又想起她初时那番“当做囚犯囚于府中”的言论,再思及这亭子内外若有似无的看守。小妹她,这是该有多不情愿,以至于要被王爷如此层层防范?

“便是要回去,也不差这一时半刻。”

纪妤童当然不会没有注意到她开口的时机,她不想将她在缪靳那里受到的郁气迁怒到别人身上,也知道他们不过都是听命行事。可她一个好端端的人,不曾作恶不曾违犯国法之人,被如此凭白防备监视,便再是好性理智,也有发怒之时。

亭内亭外恭候的奴仆听到她含威带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