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都市言情>重生之神级投资> 245 这个人姓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5 这个人姓姜(1 / 2)

临江,府河路,御厨房,养心殿内一片热闹。

姜家,哦不,应该说以常家血脉为核心的一大家子,济济一堂。

偌大的包间内,可谓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不同于两年前,现在的姜家,在临江不敢说叫得上名号,但走到哪里,报上常龙王的名号,那绝对是属螃蟹——横着走道。

姜家老大姜建仁,相较于一年前,脸肥了,腰圆了,肚子腆起来了,一身特意在那啥男人之家买的西装,走哪别人不得客气喊一句:姜老板!

要说他最大的变化,其实还是这手指头。

以前他虽然也有人客气称呼他姜老板,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包工头,活少活多,都得亲自干活。

没办法,包的活油水太少,自己不干的话,仅凭每人抽点油水,有几个鸟钱?

所以这手指头,再怎么洗,那水泥凝固在指甲缝的污垢,是无论如何也洗不掉的。

现在这一双手伸出来,一看就是坐办公室的大老板。

白嫩圆润,妥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儿啊!

这人富态了,气度自然不凡。

这往餐桌跟前一坐,膀子甩开,香烟手机往桌子上一放,嚯,气势就上来了。

尤其是那香烟,更添三分经济水平。

姜建仁抽的赫然是黄鹤楼问道。

档子不算奢侈,但逼格水准皆在上选。

话说,他抽“问道”也是有原因的。

常式家族谁不知道,常东最爱1916?

为了跟上常东品味,姜建仁早期没赚到多少钱的时候,都配上了问道。

至于为啥选这一款?

没啥深意,就是不想在

档次上超过常东。

毕竟大当家的才抽1916,你也整个差不多的,这让人咋想?

唠完姜建仁,再说这老二姜建义,混得也不差。

他低调了些,一身黑色休闲装,带上金丝眼镜,坐在餐桌前,看起来还真有几分知识分子的斯文味道。

相较于老大姜建仁在那气势十足的侃天吹地,他话不多,但说起话来,自有几分分量。

大姨夫、二姨夫混得也不差,衣着打扮颇很有档次。

赴宴的时候,还带着公文包,俨然一副成功人士的范儿。

几个兄弟霸一桌,一边吞云吐雾,一边交流着彼此近况。

“老大,洛湖那块赚了二十多万吧?”

“老二,你那辆大奔什么款的,好开不?”

“听说你最近打算买房子,打算买哪啊?”

说来说起,话题离不开事业、房子、车。

几个男人聊这大俗之物,几个女人聚在另一桌,话题绕来绕去,离不开男人、孩子、衣服。

这互相之间看着热闹非凡,实际上,话里话外,免不了攀比。

当然,也有妇人悄悄红了眼,抹了一下眼角。

说是自家男人在外面,好像有了小,但一直抓不到证据,再加上孩子也大了,只能无可奈何的忍着。

那悄悄话,引来不少叹息。还有男人蹙眉呵斥“瞎说什么”。

至于小孩子们,则聚在一起玩手机玩游戏。

仔细看去,这些小孩子衣服档次也不错。

总而言之,这一屋子人聚在一起,任谁都能看出来,生活条件相当优渥。

大家聊着聊着,也不免好奇,常东怎么突然想起来请客吃饭了?

不过

,想着常东回来也有十天半个月了,请客吃顿饭,倒也并不奇怪。

一大家子侃天侃地之时,包间大门突然被推开,迎面的是一位服务员,随后才是常东父母,以及常东。

当然了,常东表哥方宏志也跟在了后面,只是他脸色有些僵硬。

但是在常东一家的吸引下,没人注意到他的脸色。或者说,即便是注意到也来不及多想,多问。

至于常媛媛,她没来,还在上学呢。

伴随着常东一家的到来。

屋子里众人连忙哗啦啦站了起来。

姜建仁更是因为动作太突兀,将屁股后面椅子顶翻。

他顾不得这些细节,满脸笑容的迎了过来,一口一个妹夫,亲热劲儿别提了。

到常东面前,东子不敢叫,侄子更不敢言,东哥这称呼更是乱了辈分,只好直呼全名,常东。

不过,为了体现尊敬,那满脸笑容,配合点头哈腰的姿态,滑稽极了。

但包间里没人觉得滑稽,因为所有人其实都差不多。

常东更不觉得滑稽,一来,他见多了阿谀奉承,更夸张的他都见过;二来,他的心情很糟糕,虽然脸上毫无表现。

坐席的时候,常父被邀请到了最上席,常东被众人恭维着坐到了旁边。

按辈分来说,这并不合适。

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用他们话来说这是“上阵父子兵”。

常东谦虚一句,也就算了。

他今天心中有事,不整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

众人落座之后,酒菜逐一端上来。

常父主持大局,开口道:“东子难得回来,所以叫大家过来聚聚,走动走动,都是

自家人,我也就不说啥客气话,一起走一杯。”

“好好好。”

“对对对,都是自家人。”

“走一杯!”

“我提议,这一杯,祝常东事业越来越红火!”

“说得好!”

众人连忙站起来,纷纷应好,举杯共饮。

这杯酒后,饭局气氛顿时活络开了。

活络开是有原因的。

相较于去年,今年的姜氏一族纷纷崛起,不敢说大富大贵,但也算是见过点世面,兜里有了点钱,再被人一吹捧,自信心自然就膨胀起来。

这言行举止自然也就大方起来。

常东和大家边吃边聊,问起大家近况,一大家子连忙汇报情况。

东家今年包了什么工程,西家开了什么店。闺女又进了哪银行,儿子又去了哪单位。

这与其说是汇报,不如说是表现。

常东家业有多大,这一大家子是越相处,越深有体会。

别的不说,仅仅临江这一块产业就庞大得他们难以想象,更何况汉东、燕京产业?

要知道,临江产业在常东资产构架权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