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末日崛起> 第1890章、百花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90章、百花楼(1 / 2)

“……与地球上一样,设置总督府吧!”

《龙雀城》扩建完成后,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摆在了眼前,关于刘危安的称呼,继续叫城主,显然是不合适了,山顶洞人、虎跃山、项祭楚等人纷纷建议刘危安成立帝国,被南宫断崖、傅见鳕等人拦下来了。

原因很简单,刘危安看似统一边荒,疆域辽阔,但是这点面积,放在整个魔兽大陆,不值一提,魔兽大陆这么大,世家豪门无数,有些门派占据地盘比边荒大数倍,却不敢称帝国,因为一旦有人称帝,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称帝只会带来无尽的敌人,不可取也。

最后还是唐叮咚开口,取一个折中的称呼,既名正言顺,又不至于唐突,总督意思为总揽大权,督导一切事物,浑江牛等人很想成立帝国,但是南宫断崖等人讲得也有道理,最后刘危安一锤定音,就叫总督,这一下,算是统一了。

名字的事情确立好了,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论功行赏。这件事,唐叮咚负责,评定每个人的功绩,给予不同的奖励,平安军这些日子打劫来的财物、宝贝甚至有一部分武功秘籍,这些东西,放在仓库也是浪费,发放给平安军,既能激励士气,也能增加平安军的实力。

杨玉儿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垄断矿产、木材和药材这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资源,魔兽这一块,必须全民参与,虽然也是重要的资源,但是想要垄断肯定是不可能的,占据大头即可。

其实还得加上一个,奴隶,不过奴隶的话,可以适当放松,毕竟这个生意名声不好听。土地可以不用操心,没有谁会傻到在刘危安的地盘和他抢土地。

虽然边荒名义上已经被刘危安掌控,但是实际情况,肯定还有不少是阴奉阳违或者怀着其他心思的人,杨玉儿想要把手伸到每一个角落,任道重远。

灵气眼对白金境界的高手的效果有限,前期和中期还多少有些效果,初次感受灵气眼的高手,也是有所感悟的,但是到了后期,就基本上没有效果了,所以,刘危安规定,白金后期的高手就不要去想灵气眼了,被浪费了名额,灵气眼刘危安交给了唐叮咚管理,主要用来培养黄金境界的战士。

黄金境界才是一个军团的核心战力,训练上,刘危安不用担心,唐叮咚继承了教官的优良传统,她年纪虽轻,而且是女流之辈,但是无论经验还是手段都是一流的,再桀骜不驯的人,到了军中,都会被她训得服服帖帖。

为了巩固统治,刘危安又做了一个大动作,他把边荒比作一个巨大的八卦图,他要在每个关键的点上筑造城池,他的目标是以边荒为基础,布置一个超级大阵,这是他在融合

根据他设计的图纸,需要增加25座城池,这是个大工程,不过,刘危安有耐心,一点一点来,同时开工两座城池,他还是能承受得住的。

花钱如流水,从刘义星手上敲诈过来的两个亿的金币早就花完了,只是对《龙雀城》的扩建,平安军这些日子通过各种办法积累的财富,已经花了三分之一了,两座城池同时开工的话,积蓄用不了多久就会见底。

钱的问题,一直是妍儿在管理,她不提醒的话,刘危安还真没想到只是一个扩建,竟然花费这么多。

而这,还是在奴隶免费,食材自足的情况下,看着厚达一百多页的账本,刘危安只是翻看了十几页就一阵头大,看不下去了,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工具修复、材料购买……就没有一样是不用花钱的。

一些看似平平无奇的东西,价格贵得惊人,

胶油是由魔兽脂肪混合植物油熬炼而成的,效果比是水泥的好几倍,水泥硬化之后就没有弹力了,胶油带有弹力和涨力,身兼水泥和柏油两者的优点

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后,用来粘合,效果特别好,另外,为了防火,又添加了一种名为‘水麒麟’的矿石粉末。

刘危安一直认为这东西的原材料都可以得到,配制起来应该不难,谁知道,这玩意的价格贵得吓人,平均每升的价格达到了惊人的18金币,胶油的消耗量极大。

胶油只是诸多材料中的一种,还有很多贵的材料,加在一起,钱就这样花掉了。

“赚钱,赚钱,还得赚钱啊!”刘危安意识到,抢劫只能暴富,但是留不住财富,想要留住财富,还得有生财之路,源源不断地进账才叫富有,抢劫的话,是一锤子买卖,最后的结果是坐吃山空。

钱的事情要找杨玉儿,但是这个时候找她也没用,她现在处于开拓市场的时期,自己都得花钱,短时间内是没有进项的,在刘危安犹豫着要不要向计有余借钱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缓解了平安军的财政压力。

正午,一支庞大的车队来到了《龙雀城》,经过一番询问,《龙雀城》放了这支车队进入,这支车队一入城,立刻引起了整个《龙雀城》的震动,不是因为队伍足有两千多人,也不是因为这支队伍的护卫个个都是黄金级别,还有二十几个白金境界的高手,而是因为一个标志,一朵合欢花。

在魔兽大陆,烟花场所被三大势力垄断,分别是《群芳院》、《潇湘馆》、《百花楼》,合欢花便是排名

对于长期与魔兽厮杀,神经紧绷的血气方刚的男儿来说,突然见到一群美女,心情会是何等的激动?

很快,街道两侧就站满了围观的人群,马车被帘子遮挡的严严实实,压根看不见里面的情况,但是偶尔也有人掀开窗口看外面的情况,那惊鸿一瞥的绝美侧脸,直接让街道沸腾了,马车经过,留下一阵香风,不少精力旺盛的男儿的眼睛都红了。

队伍已经过去了,可是街道上的人还是久久不愿意离开,目光追逐队伍行过的痕迹,依依不舍。

“《百花楼》啊,我游历中原时候有幸去过一次,那里的姑娘是真叫美啊,一个个柔情似水,哪怕不说话,只是看一眼,便让人的骨头从里酥到外,那一晚的滋味,我至今还在梦中怀念。”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陷入了回忆之中,脸上的表情又是陶醉又是怀念,就是嘴角的笑容,显得有些猥琐。

“没想到,《百花楼》竟然进驻边荒了,这说明我们边荒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那些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