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叶玉晚来春>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十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十年(1 / 2)



景瑞二年,春。

瑞雪凝梅,预兆丰年。

合家欢庆,国泰民安。

京郊红螺寺的别苑里,因着女主人才生产不久,不宜外出,上元节至,那男主人便将各式花灯挂满了整个别苑。

热泉涌动,雾里看灯。

然后花间一席酒,他与她对坐月下。

雪酿一盏接着一盏,他本是不贪杯的,酒量也浅,今夜却盏盏饮尽,不多时,便醉醺醺。

她抱着孩儿,他抱着她。

脸埋在她的胸口,靠在那奶娃旁,他低低笑着,有些痴。

当着下人的面,朱璃芷有些别扭这般没个形状。

可今夜沐怀卿却不依她。

有灯,有酒,有她在怀。

“芷儿,我们就这样……往后就这样好不好?”

她抱着孩子靠在他的胸口,远望薄雾弥漫间的重重树影。

树下明灯盏盏,夜色渺渺飘飘。

许久之后,朱璃芷垂下眼,低低地“嗯”了一声。

……

景瑞九年,夏。

瑞帝已年满十四,在众托孤大臣的辅佐下,已逐渐能处理国事。

每日瑞帝最盼望的,便是沐监国来御书房讲政。

虽有人说,那沐监国乃阉宦出身,权倾朝野又拥兵自重,是个心性虎狼之人。

但在瑞帝的心里却十分敬仰这位监国大人。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风姿卓然,玉树风流。

更是因为他处理朝事的手腕高超,似乎再困难的事情到了他的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而且,沐监国所教授的为君之道,和寻常那些啰嗦的八股老头截然不同。

那些胸怀广博,仁义施政的大道理他从小听到大。

但只有沐监国会教他,遇事断事,或罚或赏,或杀或放,当如何制衡驭下。

只有驭下有方,朝堂才能安稳,各项政令才能有效推行。

瑞帝常想,若沐监国能再辅政十年,大启必将荣昌。

可这一年夏天,沐监国带了他的夫人前来辞行,这也是朱猷月最后一次看见自己的皇姐朱璃芷。

这些年来,他名义上已死去的三皇姐成了沐怀卿的夫人,而她每个月都会抽出几日来宫中探望他。

他自幼无父无母,宫中亦无兄弟姊妹,只有三皇姐陪伴他。

伴他读书写字,关心他的起居生活,亦姐亦母,可姊妹缘分终有尽时。

他是君,他们是臣,他们可以辞官归隐,笑傲江湖,而他只能孤坐在金銮宝座上。

……

景瑞九年,秋。

这几日,位于京郊红螺寺的监国府有一番不同寻常的忙碌,大半家丁在半个月前被遣散,剩下的人正在收拾行装。

部分辎重已提前先行,余下的零碎之物也已收拾的差不多。

午后,宫中来人,运来数个木箱,由福宴亲自护送,抬到了朱璃芷的面前。

“夫人,督主命小的传话,今夜有宴,恐不能归,督主让夫人先歇着,不必等。”

此时朱璃芷正在清理自己的藏书,听了福宴的话,点了点头,她的目光落在房间里的几个樟木箱上,有些疑惑道:“这些是?”

闻言,福宴低下头恭敬道:“督主说这些东西由夫人处理,可留也可去。”

不多时,福宴退下,朱璃芷带着疑惑让人打开木箱。

片刻后,她有些愣愣地命人退下。

当房间里只剩下她一人时,她走到木箱前,弯下腰身。

一本《秉烛清谈》赫然手中。

翻卷的页脚,褶皱的纸页,掀开了多少前尘往事。

字画、书册、荷包、香囊,还有一件绣了数个猫脚印,却不曾送出的青袍。

被尘封的过去跃然眼前。

这一件件旧日之物,承载着她的过去。

她的过去,德安的过去,那段生而荣宠的岁月。

曾经的悲欢爱恨都已成为唏嘘过往。

转眼十年,她早已释然。

朱璃芷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秉烛清谈》,将几个木箱逐一看去,片刻后她的脚步停在了末尾的箱子前。

那木箱里放着她幼时的玩具,几个泥摩罗,两支空竹,一只布老虎,角落还有一个不起眼的木匣。

这陌生而古旧的木匣让朱璃芷有些奇异,她拿出匣子打开,只见一页泛黄的纸签静静躺在里面。

许诺书。

三个歪歪扭扭的大字跃然纸上,朱璃芷疑惑地拿起纸签,只见上面龙飞凤舞,泼墨成书。

【本宫诺蓝佑霖,若沙场归来无处安顿,可许驸马之位荫庇。

一纸千金,二书成诺。

宏德十六年,六月十六,德安亲笔】

末尾还盖了她的私章,可此时朱璃芷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自己何时写过这份许诺书。

一纸千金,二书成诺。

那年的她不过十一二岁,数十载后,已然难以回想当初因何而诺。

同样,蓝佑霖也从不曾向她索要过这份承诺。

转眼十年匆匆,故人已成黄土。

旧日时光掀开一隙,最后,一支褪色的长钗放在了许诺书上。

关上木匣,合上木箱。

或许有一日,她祭奠故人时,会将这份许诺书还给他。

也或许,就带着这份无法兑现的承诺,过完此生。

……

景瑞十一年,秋。

青州濮阳旧宅。

近日朱璃芷愁眉苦脸,有些烦躁不安。

沐怀卿刚料理了前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