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百二十二章 韩绛:累了,毁灭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二章 韩绛:累了,毁灭吧!(1 / 2)

广西前线开始全面开战的时候。汴京城的紫宸殿上,已满是朱紫大臣。就连在京的元老们,也到了殿上。文彦博、张方平、孙固等元老,单独成班。两宫端坐在帷幕上,赵煦则坐在坐褥上。群臣持芴而进,再拜俯首:“臣等恭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朕万福。”赵煦轻声道。帷幕内的两宫也说道:“老身万福!”群臣于是再拜稽首,左相康国公韩绛,持芴而进,奏道:“启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臣等前时奉诏,廷推执政,今已大体就绪,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允准,当殿廷推。”韩绛最近春风得意。主要是他的孙子韩阶,将完好无损的从成都回来。天子特旨:以韩阶不法,坏国家法度,姑念其乃国家元老,社稷辅臣之孙,着冲替,落成都府路提举常平公事,依旧为宣德郎,着康国公韩绛好生管教。这个旨意,可谓是除了责备一番外,什么惩罚都没有。而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好运了。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公事郭燍,欺君罔上,蒙蔽圣听,除名、勒停,下大理寺,交大理寺严加审讯。成都府路走马承受公事,西头供奉官甘承先,不能及时奏报郭燍不法,落走马承受公事,贬为左班殿直。就连新任的成都府路转运使蒋之奇,也被牵连,罚铜十斤,加磨勘两年。前任成都府路转运使、兵部尚书、集英殿侍讲吕大防也被罚铜十斤。上上下下,卷入的官员、内臣,几乎全部被处理。只有韩绛的孙子,安然无事。所有人都知道,这完全是因为当今,尊重老臣,厚遇元老的缘故。不然,韩阶不死也得脱层皮。除了少数人议论外,朝野上下对此都没有意见。元老大臣,就该有这个特权!不服?不服憋着!这让韩绛深感荣耀,也让他越发的有干劲了。他甚至开始期待,百年之后配享先帝神庙,追封大国国王,青史留名的风光了。若能如此,那韩氏一门就真的能起飞了。赵煦端坐在坐褥上,回头看了看帷幕,自他视政开封府以来,已经很少来坐朝了。所以,自然要将两宫地位捧起来。表现在外,就是尊重两宫意见。帷幕中的两宫,都低声道:“既是如此,官家不妨令髃臣奏举。”赵煦点点头,看向群臣,道:“可!”“便请诸位相公,为朕及太母、母后荐举朝中贤能,朕将亲听而用之。”韩绛持芴再拜,问道:“臣惶恐,乞陛下圣断,所举大臣当合何等资序?”在这个事情上,其实赵煦早就和两宫商议过了。所以,他清了清嗓子,道:“自当循故事,依祖宗法度,选有诸路转运使、经略使资序之大臣。”“若曾历任知州事、常平、提刑者则为佳。”不历州郡,无以为宰执。不经行伍,不可为将帅。在大宋,资序是很重要的。选人-京官-朝官-馆阁贴职-待制-四入头-宰执,有着清晰的升迁路线。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宰执,都有着极好的地方履历。即使是那些清流派,也是一样的。哪怕好多人,其实在地方上是走马观花的走一遭。但,必须有这个履历才行。即使司马光这样身负天下之望的老臣,拜任宰执之前,也必须去地方上走个过场。只是,他在赵煦的上上辈子,是真的去走了过场就被圣旨召回。而如今,却生生在陈州当了几个月的知州。因此大损人望,被朝野所指摘。韩绛恭身拜道:“陛下圣明,臣谨奉德音。”所有大臣集体躬身:“臣等谨奉德音。”对此,自然没有人会有意见。于是,韩绛躬身再拜:“臣备位左相,乞为陛下举之。”“可。”韩绛持芴说道:“臣斗胆,奏举资政殿学士、知杭州蒲宗孟,宗孟先帝老臣,曾为内翰,以翰林学士知制诰,辅佐先帝,后历任州郡,臣以为,若择大臣,宗孟可也!”整个大殿,立刻嗡嗡嗡的响起来。“蒲传正?”所有人都窃窃私语,对韩绛的举荐人选,惊讶万分。原因?这个蒲宗孟,虽然能力很好,文章诗赋也非常厉害。但有一点——好色如命!即使他现在都快六十岁了,但偶尔依旧可以听到这位待制重臣的花边新闻。据传说,蒲宗孟当年曾请教一位地方上养生出名的老人,请教其养生之道。对方告诉,想要益寿延年,最好戒色戒欲。蒲宗孟听完大失所望,回答:假如是这样,那么就算活一千年,又有什么意思?所以,此人是李太白‘人生得意需尽欢’的躬行者。为官所到之处,以奢侈浪费出名。但在同时,他官声居然不错!尤其是治理地方盗匪,特别擅长。但,以上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此人,标准的王安石党徒。当年,吕惠卿搞手实法,天下皆惊,无数人破口大骂。就连新党的很多人都被吓坏了。只有蒲宗孟,强烈支持,他甚至上书先帝:近制,民以手实上其家之物产,而官为注籍,以正百年无用不明之版图,而均齐其力役,此天下之良法也!所以,他还是吕惠卿最主要的政治盟友。让他回京,几乎就等于让吕惠卿回京没有区别!无数人顿时挠头搔耳。偏生,他们没有办法阻止韩绛推荐。既是因为韩绛是左相,是首相,他奉旨推荐大臣是他的本职工作。另外,此人还是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姐夫兼小舅子。当初,濂溪先生丧妻,就是他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濂溪先生为续弦,然后又娶了濂溪先生的妹妹。而濂溪先生周敦颐,有两个不太出名的弟子。一个叫程颢,官家御笔亲题神道碑名曰:明道先生。另外一个叫程颐,官家的经筵官,常常以‘程师’称呼的学者。……赵煦听到韩绛的推荐,在心中就笑了起来,就连脸上的神色都出现了变动。因为啊,这个蒲宗孟还是天字第一号反司马光的大臣。元丰时,蒲宗孟在朝,就曾对赵煦的父皇进言:天下大臣大半为司马光邪说所惑。意思就是,砍了司马光,天下自然太平。这个家伙胆子是很大的。同时,这个家伙还滑不留手。在赵煦的上上辈子,新党骨干,几乎都被旧党收拾过。只有此人,旧党激进派虽然一直找他的毛病。但找来找去,只有好色、奢侈这两个罪名。拿着这两个罪名,天天骂他,到处找机会贬官。但,前头刚贬,后头此人就在被贬的地方,做的风生水起,政绩斐然。只能说,这是一个好色、奢侈,但能力很强,尤其是理财和治安方面的能臣。这样想着,赵煦心里面就知道,此人不可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