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百一十五章 谋国(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五章 谋国(求订阅)(1 / 2)

赵煦在阁中休息了一会,冯景就在帘外报告:“大家,中书舍人刑恕在内东门下,递了劄子乞见。”赵煦回过神来,点点头:“传!”他的心情也终于灿烂起来。大宋内部的这些烂事,让他糟心,可只要想到辽国比大宋还烂,他就又开心了起来。尤其是,看着辽人在他设计下,一步步走向不归路。他的心情就无比愉悦。一刻钟后,刑恕就被带了福宁殿上。“臣恕恭问陛下圣躬万福!”隔着帷幕,刑恕恭身一拜。赵煦答道:“朕万福。”然后他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刑舍人,辽使如何回复的?”“奏知陛下,辽使言,第一次只敢买三五十万斤,且还需向辽主上书,得到批准。”刑恕老老实实的回答。赵煦抿了抿嘴唇:“三五十万斤?少是少了点,但聊胜于无吧。”“最起码,成都府路诸州积压的陈茶、次茶有了去处了。”陈茶、次茶,是现在大宋茶叶生产链条里,价值最低,偏偏数量最多的。每年都有几百万斤的积压。这些积压的茶叶,最后的下场,都是在发霉、腐烂后被焚毁。园户欲哭无泪,官府也同样很头疼,茶商更是对此痛恨不已。因为,官府为了保证园户继续种茶,同时也为了捞好处,经常性的强迫茶商收购,甚至捆绑搭配销售。刑恕低着头,站在殿上,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臣愚钝,不知陛下深意,愿请陛下指点。”他可是明年就要当翰林学士的人了。翰林学士,四入头之一,将来的执政候选。自然,他就得尽一切可能,接近天子,靠拢天子。而这就是一个好机会。赵煦隔着帷幕,看着刑恕的模样,微笑着说道:“卿想知道什么?”“臣不大懂,陛下为何要将陈茶、次茶的价格定的如此低?”以现在的茶价,陈茶二十钱一饼,次茶十五到二十五钱一饼。大宋官府在这个过程中什么都赚不到!在给了园户的收购钱外,剩下的利润,恐怕就够运费了。赵煦笑了,对于刑恕的求知欲望,赵煦很欣赏,于是耐着性子问道:“卿听说市场吗?”“市场?”刑恕似懂非懂。赵煦看着他,道:“朕在培育市场呢!”“卿想看看,北虏人口有多少?”“其所辐射和影响范围内的阻卜、渤海、女直又有多少人?”“特别是那渤海、女真,过去可是没有喝茶的习惯的。”刑恕有些不懂了:“陛下,这对我朝有何好处?”这就是刑恕的时代局限性了。当代官员,其实都只关心收益。这也和他们依赖的环境有关。政绩要求他们,必须赚钱,才能升官,一切不能赚钱的事情,都被人视作无用。赵煦笑了:“好处多了去了!”“园户的陈茶、次茶,能被卖掉,他们获利就多了,种茶的积极性就有了,如此就能有更多人种茶。”“其次,运茶雇佣的民夫,也能有工作,可以养家糊口。”“若每年积压的陈茶、次茶都能卖出去,这就是数百万斤的茶叶,需要两三万青壮运输。”“每一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这样就是两三万户百姓有了工作,可以温饱。”今天赵煦心情很好,所以他很有兴致,耐心的和刑恕解释起来:“此外,当北虏治下的契丹人、奚人、渤海人、女直人还有阻卜人都习惯了喝茶后,他们也肯定想喝更好的茶。”“这样,将来大宋的好茶也就有了销路!”如今大宋制茶所用的技术是很适合草原饮用的。一直到现代,草原上的少数民族都依旧是使用茶砖、茶饼。“此外,他们既然喝茶,岂能不用茶具?”“如此将来大宋的瓷器,也有销路了。”“我朝瓷器卖的多了,瓷窑窑主赚到钱,就可以雇佣更多窑工……”刑恕听着,舔了舔舌头。这是他从未想到过的可能。他脑瓜子嗡嗡嗡的,只感觉一扇新的门户,正在被打开。官家描述的事情,让他有些呼吸急促。他仔细想了一下,发现官家所言,非常有道理。但问题是……刑恕低头拜道:“陛下圣明,明见万里,臣拜服!”“只是,臣惶恐……”他抬起头:“北虏哪来这许多钱?”现在的宋辽新约,用岁币换交子,一年才三百万贯。而北虏喜欢大宋的奢侈之物。一个建盏几千贯,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匹上好的蜀锦上百贯,人家直接上百匹上百匹的买,而且还不带还价的。十贯钱一瓶用定窑的白瓷瓶的包装的美酒,人家一口气就要上千瓶。其他三碗不过岗,玉液酒一类的坛装酒,人家是几千坛的采购。根本就没把钱当钱看待。照他们这样铺张下去,三百万贯的交子,刑恕感觉今年上半年就能造完。一旦花完了钱,北虏会做什么?这让刑恕有些不敢想象。赵煦却笑了:“这就是朕,要将大批陈茶、次茶,卖去北虏的缘故。”“不仅仅是茶叶,将来的很多东西,也是如此。”奢侈品才能赚几个钱?每年三百万贯的交子贸易,落到大宋手里,最后实际利润能有多少?除掉回扣,能赚五十万贯吗?这五十万贯,落到赵煦手里才多少?再说了,赵煦费劲心思的搞了这么多事情,难道就是为了卖点奢侈品,让辽国人继续醉生梦死,腐朽堕落?或许一开始是这样想的。但,现在赵煦在看到了辽国贵族们的贪婪后,他改主意了。赵煦说着,就咧嘴笑了起来。“卿想想看,我朝将大量陈茶、次茶,卖与北虏后,北虏会做什么?”“他们会不赚钱吗?”刑恕摇摇头。辽国贵族和士大夫们,只比大宋这边更贪婪,也更奢侈。所以,他们肯定会赚钱,肯定会将到手的茶叶加价卖出去。加个一倍两倍,都算是他们良心。特别是对渤海、女直这两个辽国控制下的部族。刑恕和耶律琚等人这些日子已经混熟了,自然也知道,契丹人对其境内治下各族的态度。奚人贵族是契丹人的盟友,地位相对高一些。幽燕汉人士大夫,则是契丹主团结的对象。自辽圣宗之后,越发如此!但渤海人、女直人、阻卜人?即使是贵族,在契丹人眼中,也是防备和警惕的对象,甚至是敌人!所以……刑恕咽了咽口水,他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的意思是?”“皇考曾和朕说过,当年,仁庙之时,元昊反叛,到庆历三年议和,元昊忽然和辽主翻脸。”“当时朝中皆不知何故,后来仁庙方知,是元昊招引阻卜人,引得辽主大怒!”“只是,北虏和西贼,对外以‘元昊虐杀公主’掩人耳目而已。”东北亚现在的国际局势,是有史以来最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