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九十五章 赵煦:韩绛怎生了这么笨的孙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五章 赵煦:韩绛怎生了这么笨的孙子(1 / 2)

这天晚上,赵煦在入睡前,通见司的人终于从崇文院找到了正月时,御史弹劾韩阶的奏折。这封奏疏是吕陶所写,所描述的事情也很简单。从贴黄就能看出来:臣闻成都府路及近川州县,有苦盐贵茶贱之议,提举成都府路监司,或有倍克之事。乞朝廷下指挥。而在这弹章后面,有着太皇太后的批示:以成都府路刑狱公事郭燍体量上报。就是派遣郭燍调查这个事情。赵煦看完奏疏,若有所思。于是,问道:“郭爱卿,近日御史弹劾韩阶、郭燍的奏疏可取来了?”郭忠孝于是将一封奏疏敬呈赵煦。赵煦接过来,放在手上,一看写弹章的人的名字就笑了。监察御史苏辙!这很合理,苏辙是蜀人,他现在当了监察御史,当然要给家乡发声了。这在大宋,属于天经地义的事情。你像王子京在福建乱搞,最恨他的不是旧党,而是新党里的福建人。只是因为王子京会搞钱,所以深得赵煦的父皇宠幸。所以,元丰时代大家对他无可奈何。而等到赵煦的父皇一重病,御史台那边首先就开始弹劾他了。到赵煦即位后,新党控制的御史台就开始对王子京、蹇周辅等人穷追猛打。也就是李定捅出了吴居厚的案子,才盖过了风头。不然,被处理的就不是吴居厚,而是王子京、蹇周辅父子。但也正因为如此,吴居厚可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王子京却坐蜡了。蔡确南下,到了福建履任后,第一个事情就是对王子京发起猛烈弹劾。指责他‘败坏法度’、‘阻断商路’致使‘良善之商不得营生,而忠贞之士难得伸张’又‘倍克残民,使无辜者破家,蒙冤者无数’。总之,福建的事情,千错万错,都是王子京的错。王子京不除,福建不安。面对蔡确的弹劾,王子京惊慌失措,不断上书自辩。但终究抵不住整个福建的士大夫集团的怒火。于是,在今年的正月,朝奉大夫、天章阁待制王子京,坏先帝法度,败国家之制,落天章阁待制,贬为台州团练副使,回乡居住。算是了结了这个公案。然后,江西的案子,也定下了结论。蹇周辅追夺宝文阁待制,但依旧许其以朝奉大夫致仕。这是因为,蹇周辅的儿子,蹇序辰用他的官阶,给他爹买了平安。宣德郎、司封员外郎蹇序辰,降为朝议郎,黜知黄州。当然了,这些处理结果,都有赵煦干预的原因。不然,他们没这么容易过关。王子京别想回家养老,蹇周辅父子也别想这么轻松过关。没办法!吴居厚、王子京、蹇周辅,都是先帝搞钱的白手套。严肃处理他们的话,就是打先帝的脸了。先帝的名声,就很难保住。毕竟,后人也不是傻子,你这边大吹特吹大宋神宗皇帝如何如何爱民勤政,回头一看——哦!您是这样爱民的啊?懂了。所以,淡化这三个人的痕迹,特别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必然的选择。同时,对他们的处理,也可以激励其他人——以后给朕办事,放心好了!只要忠心王事,办砸了,朕也给卿等兜底!吴居厚、王子京、蹇周辅就是榜样!这样一来,自然会有胆子大的人,会在将来肯冒天下之大不讳给赵煦去做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人肯做的事情。扯远了!赵煦拿着苏辙的弹章,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他眯起眼睛来。“看着不像是有人指使的啊!”赵煦轻声说着。苏辙的弹劾奏疏,可比吕陶的内容详实的多,虽然只是文字,但他列举好几个关键性的证据。比如说,苏辙在奏疏里,言称:西州数县,卖蒲江井官盐,每斤一百二十文。而近年咸泉减耗,多夹泥沙,而梓州等路客盐及民间小井白盐,贩入各州,其价止七八十文,而官中须致抑配,深为民害……百姓吃盐,卖官监的蒲井井盐,一斤一百二十文。隔壁的梓州路等地的官盐,千里迢迢贩到成都以西的州县,却才要七八十文一斤。本地民间合法的小井产的盐,在加了无数税后,也只要这个价钱。但官府为了垄断,给这些盐都上了配额限制,不许他们多卖。逼迫百姓买高价的劣质盐。赵煦揉了揉太阳穴,忍不住说道:“混账东西!”搞钱都不会搞!赵煦对这个韩阶的智商,感到绝望。本地的盐,价格高,质量低,卖不掉你就想用公权力垄断,强迫百姓吃伱的高价低质盐。百姓是傻子吗?赵煦都不需要去调查,他就可以知道,当地肯定私盐泛滥。而以韩阶现在表现出来的智商,赵煦大抵也能猜到他的应对之法——加码禁止外地盐,并严查私盐,同时提高官盐售价。这注定会失败!于是,赵煦叹道:“左相怎生了个这么蠢笨的孙子?”真的是韩绛的手腕一点没有学到,笨的和猪一样。但可悲的是,赵煦心里面明白,这才是现在大宋官场上的官员们的正常水平。又笨又蠢,偏还自以为聪明。郭忠孝在旁边听着,冷汗淋漓。韩阶他是认识的。看着也挺机灵的啊!也不像蠢笨的样子。在这个事情上,郭忠孝是打定了主意当哑巴的。但赵煦却不肯放过他,问道:“郭舍人,这韩阶,卿可知道?”郭忠孝只能硬着头皮回答:“旧在洛阳,曾有所往来。”“他过去也这么蠢笨吗?”赵煦问道。郭忠孝不敢正面回答,只能委婉的说道:“以臣所知,韩阶学识渊博,旧在洛阳,素以能言善辩闻名。”赵煦笑了,这也正是当代士大夫们给后人留下的刻板印象。嘴上说的条条是道,大义凛然,一到具体理政的时候,就一通王八拳乱打一气,惹出祸事来,就想方设法的给自己遮掩。实在遮掩不下去,就将头往沙子里一埋,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等风声过去,再次生龙活虎的出现在官场上,继续去祸害下一个地方。直到朝廷忍无可忍,也直到再也没有人敢提拔、保举他。这也正是,赵煦之所以要和尽可能祢和新旧两党,甚至刻意去和司马光拉近关系的原因。因为类似这样的人,不仅仅是旧党有,新党同样有,而且恐怕还要多一些。能做事的能吏太少了!偏生旧党那边有一堆!郭忠孝却被赵煦笑的有些发慌,他只能低着头,掩饰着自己的惶恐——他是武臣,可不敢卷入这种极有可能有着文臣士大夫重臣斗法的漩涡中去。武臣卷进去,死路一条!赵煦也没有继续为难他,只是挥挥手,道:“卿下去休息吧。”“诺!”郭忠孝恭身再拜退下去。赵煦则拿着苏辙的弹章,继续看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