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奥(1 / 2)

曹晔从马上翻身下来,跪在了车驾下。他顿首而拜,道:“陛下,那范家早已经和臣家无关……”“臣家早已还了范家的身契……”“定是那范家人,在外面打着臣家的旗号,胡作非为!”赵煦看着他,等他说完,才笑着道:“卿别急……朕又没有怪卿家!”“休说,这范家早已经和卿家无关……便是有关,朕又怎么可能怪罪舅祖?”济阳郡王曹佾,乃是慈圣光献的亲弟弟,赵煦的父皇生前最信得过的外戚。同时曹家还和太皇太后、向太后关系密切。向太后迄今感恩曹家。赵煦当然不会因为这么点小事,就迁怒于曹家。所以,他微笑着说道:“卿且起来说话……”曹晔这才战战兢兢的起身。他心里面很明白,曹家的富贵,其实全系在他和这位陛下的关系上了。原因?很简单!他的祖父,已经七十多!他老人家还能给曹家遮风挡雨几天?一旦,祖父去世,维系着曹家和皇室的纽带,就将不复存在。现在的富贵,也将如过眼云烟。这一点,他的祖父、父亲都已经教训过他了。所以,他不敢不重视自己在御前的每一次表现。别说范家,只是曹家养的一条狗了。就算是曹家自己人,若惹恼了官家,曹晔也会果断和之切割。“陛下……”曹晔低着头,就要辩解。赵煦却微笑着道:“卿不要紧张……”“朕只是让卿来看一看……”“朕这次出巡,不是来问谁的罪的,也不是来找谁的麻烦的……”“朕是带着卿等,来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然后一起集思广益,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曹晔听着,深深吁出一口气:“陛下圣恩……臣……臣……感恩不尽……”他最怕的就是,这个事情,官家抓着不放,然后御史台再扩大打击面,将曹家拖下水。到时候,恐怕他祖父只能厚着颜面入宫,到两宫面前谢罪了。而人情这种东西,用一分就少一分。赵煦微笑着对他道:“卿和朕一起过去看一看吧……”“诺!”曹晔如蒙大赦。赵煦于是在冯景的服侍下,从御车上走下来。然后在燕援带领的御龙直护卫下,到了那个违建的民居面前。其他随行的经筵官、伴读、大臣都跟了过来。赵煦走上前,捡起那根倒在地上的酒旗。酒旗上写着字:羔羊酒范家!文字下,画着一个酒坛子。赵煦微笑着看了看,还点评了一下:“不错,这酒旗比一般人家的酒旗要好看!”左右都是低着头,根本没有人敢接话。赵煦看向在墙垣缺口处,将这个民居团团包围起来的禁军。“燕指挥使!”赵煦问着对面的燕达:“这民居占地几何?”燕达拜道:“奏知陛下,此民居占地前后约有十步长……”赵煦点点头,然后看了看门面,砖石砌成的墙壁上刷着些石灰。大门前有着杈子,门槛两侧放着些空酒坛子,大概有个十几个。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些酒坛子应该就是这一两天卖光的。因为,赵煦闻到了从这些空坛子里飘出来的酒香。你还别说,味道不错。赵煦转过身来,看向自己面前的群臣。“朕闻,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贾为利而来,为利而去,乃是人之常情……”“但是,商贾经商,也当讲仁义,也当讲礼法!”赵煦看向蔡京:“开封府……”“臣在……”蔡京立刻上前来。“卿且先写个条子,贴到这一家的门户上……”“命其限期拆除,恢复环道原样!”“遵旨!”蔡京乖乖的依令而去。很快就就地写下一张纸条,然后盖上开封府的官印,贴到了这一家的门户上。赵煦见着,点了点头,然后对蔡京道:“此行路上,环道之中,一切违建之宅,卿皆依法而从!”“臣谨遵旨意!”蔡京当即纳头就拜,在心中发誓,一定将此事办的妥妥帖帖。让官家颜面大增!他已经知道,该如何操作了。约谈相关人家,让他们主动拆毁,主动恢复。然后就可以歌颂官家圣德!只要操作的好,此事就几乎可以与唐太宗当年释死囚归家,然后诸死囚依约回京,甘愿就死相提并论。这叫什么?政治正确!更是君王与百姓之间的佳话!天下士大夫们,都会喜欢这样的故事的。蔡京想着,就深深的瞥了一眼,在他面前的这位年幼的官家。小小年纪,就已经深得帝王权术之妙了。“那卿等,且与朕继续前行……”“今日且先绕汴京内环一周……”于是御驾继续前行,沿着旧宋门,向西到了旧郑门。这一段路,违建建筑就更多了。不过千步的道路,就足足有十几个违建建筑。敢在内环上违建的,自然,都不是什么小人物。背后不是某家外戚,就是某位勋臣。赵煦只是静静看着,蔡京一家家的贴纸条。然后,他在旧宋门前停下来。赵煦命冯景,将所有随行的经筵官、伴读还有开封府的大臣都叫了过来。群臣到了御驾前,自是行礼问安。赵煦却坐在御车中,对着众人道:“今日,卿等随朕,巡视汴京也有一二个时辰了!”“也都该累了、乏了……”“且随朕出城去琼林宴中赏花、游玩……”今天巡城也差不多了。也确实需要去休息一下,放松一下,顺便吃些东西。正好,赵煦自从在庆宁宫醒来以来,还没有去过琼林苑。趁着这个机会,带着群臣到琼林苑游玩一番,也属赵官家们的正常操作。于是,群臣纷纷拜道:“臣等谨遵旨意!”……从旧郑门出去,就是汴京新城了。出了城门,赵煦就看到了一条同样有着墙垣的宽敞环道。这就是汴京的二环……不对,三环!因为,一环在皇城脚下!不过,赵煦没有理会,只让车驾继续前行。好鼓不用重锤!有了今天的事情,赵煦相信,环道上的侵街情况,应该能改善个几个月?当然了,要治本,还是得上政策。百姓侵街,是因为汴京内城拥挤、狭窄,寸土寸金。抢到就是赚到。“慢慢来吧……”赵煦看着车外的景色。从旧郑门到新郑门这一段路上,沿途的街道,同样到处是违建。皇帝可以用强权,强行拆毁。但只能管一时,三五个月都算是汴京老少爷们,给赵官家面子了。今天拆,明天建,才是汴京百姓们会做的事情。而赵煦不可能和整个汴京城对着干。更何况,赵煦清楚,真正侵街的主力是权贵。小老百姓的胆子是很小的。他们总算侵街,也只敢在角落里,悄悄摸摸的做。只有那些权贵豢养的商贾,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