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番外篇(八) 慈烺当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篇(八) 慈烺当官(1 / 3)

“总算结束了……”

四月初五,当白茫茫的沙漠里出现一道熟悉的声音,作为声音主人的朱由检也合上了手上的情报。

在他面前,除了白茫茫的沙漠,还有一个个存在于沙漠沙丘之间的湖泊。

湖泊干净湛蓝,但湖底却有一些黑色的藻类。

这样沙漠、湖泊、藻类的场景,存在于齐国文登府,而这样的奇景,也被朱由检赐名为千湖沙漠。

“殿下,欧洲的战事虽然结束了,但他们也因为战事而进步发展了许多。”

“现在他们又在北利未亚动兵,不出意外的话,日后会和瑞国碰上……”

华盖伞下,除了躺在躺椅上的朱由检,还有站在其身后的黄龙和孙应元。

开口之人是孙应元,此刻的他已经六十有二了,旁边的黄龙也五十有九了。

至于满桂,他今年已经七十有五,目前已经不再操劳军务,而是在西京城养病。

故人陆续衰老,朱由检自己也不再年轻。

四十五岁的他,尽管样子看上去只有三十几,但下降的体力和精力却一直在提醒他,他也老了……

“瑞王毕竟是我的五叔,如果尼罗河流域真的被欧洲人拿下,那确实会威胁到他,不过……”

朱由检扶着扶手站了起来,他眺望眼前的千湖沙漠,随后才开口道:

“尼罗河流域必须掌握在国朝的手里!”

尼罗河流域其实对大明来说不重要,可问题在于尼罗河三角洲可开发的苏伊士运河直接掌握了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沟通。

况且,拿下这里,联合南昆仑监察使司,大明才能对利未亚诸藩进行南北控制。

想到运河的问题,朱由检也对身后的黄龙询问:“海军和工部沟通过了没有,中都运河的挖掘标准出来没有?”

中都运河,即历史上的巴拿马运河,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

不管是为了齐国的利益,还是为了大明宗藩体系的利益,这条运河都得挖通,而朱由检已经对此准备了五年。

“都沟通好了,就是百万劳改工还有三成缺口。”

黄龙作揖,同时也说出问题:“当年的瀛洲劳改工大多都已经去世,留下来的也是老弱病残。”

“现在国朝拥有的劳改工,都是各府被镇压抓捕的叛军,数量不过六十余万罢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哪怕相比较齐国到来前,齐洲土民现在已经过的很好了,但部分土民依旧不领情。

在他们看来,齐国应该免费给他们粮食和布匹,而不是让他们去种地。

他们是天生的猎人,他们不应该种地,应该去狩猎才对。

这种观念从萌发到形成对抗齐国的反叛意识,所用不过五六年罢了。

几乎每年都有几个部落会叛乱,而他们的结局也基本被尽数镇压。

刑部根据他们反叛波及的程度给他们定罪劳改,罪行多的判刑终身,罪行少的也有十几年。

齐国律中,对百姓和官员是两套律法,百姓除拐卖、行凶、强奸等特别严重的罪行是判处死刑外,其它罪行基本以劳改为主,劳改期限从三个月到终身不等。

至于官员,劳改期限是最少三年起步,涉及贪污基本上是劳改二十年起步到诛三族。

如果有招供其它人的行为,那罪行则着酌情降低一等。

由此可见,朱由检个人到底对贪官痛恨到何种程度。

当然,朱由检也不是要求官员个个节俭,在对齐国官员的俸禄上,他还是比较慷慨的。

在任官员,除了正俸外,还有年俸二成左右的年终银。

以一个从九品的基层官员来说,正俸加年终银,一年的收入是十八两银子。

截止天启三十五年,齐国的粮价是两文一斤,而一亩田地在施加各种化肥过后的出产基本也就是三百五十斤左右。

再扣除化肥的成本,种一亩地的利润也不过六百文罢了。

齐国的分地情况则是国民人均十亩,土民人均三亩。

也就是说,一户五口之家的国民收入不过三十两,一户土民收入不过九两罢了。

这种情况下,一个普通从九品基层官员的收入等于二十亩田地的产出。

加上齐国许多商品价格便宜,因此经过朱由检自己的走访,从九品的基层官员可以轻而易举的养活六口人。

不能说顿顿大鱼大肉,但饭桌之上总是少不了肉类的。

目前就齐国来说,仅有土民是没有办法顿顿吃肉的。

不过对于肉资源丰富的齐洲大陆土民来说,肉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奢侈的食物。

与肉相比,反而是齐国带来耕种的小麦、水稻才是他们比较想吃的东西。

他们的饮食和国民不一样,但当他们有了各种谷物和调料后,他们也发明出了适合自家口味的食物和菜肴。

对于部落时代的大部分土民来说,他们根本没有民族之分。

在国民到来前,他们只有部落之分。

朱由检对于齐国的治理政策,主要还是以分配生产资料为主,但同时所有生产资料名义上都是属于国家的。

齐国的教材和大明的教材虽然大体相近,但细分下来却不是一种。

齐国讲究国家、集体,究其原因是比较简单的。

现在齐国的耕地,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朝廷用劳改工配合拖拉机开垦出来的,今后也会如此。

劳改工用劳动来减少刑期,国家获得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然后把生产资料交给百姓。

换而言之,这过程中百姓是不需要做什么的,只要老实等着分地就行。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分地过后,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来使用拖拉机,进行耕种的同时将粮食售卖给村官所。

村官所发放货币,再在同时进行收税,将农业税收走。

以现有的劳改工数量来说,这个政策在未来二十几年是不会有变化的。

只有等到劳改工的数量骤降,那齐国才会改变基础政策。

官员需要了解、清楚的是,是国家和百姓养活了他们,给了他们俸禄,而不是他们给了百姓活路。

“近来犯事的官员逐渐增多,夏允彝那边有消息传回来没有?”

朱由检和孙应元他们走在细腻的沙滩上,边走边说。

“传回来了一些,国内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不满足的贪官污吏,基本都按照《齐律》判刑了。”

黄龙回应着,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道:

“殿下,我还是认为对这些贪官及其家人应该直接杀了。”

“话虽这么说,但要真的这么做就很难了……”孙应元听后接过话题,他很清楚齐国那么做,那可就真成诸藩之中的众矢之的了。

和孙应元想的一样,朱由检没有回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