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四百七十二章 齐国五年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二章 齐国五年计划(2 / 3)

道、县道的建设用银是四千万两,大概会分成十年建设周期,由南向北,每年户部会投入四百万两银子。”

朱由检一开口,大明每年的财政支出又去了四百万两。

“这一战的升迁,有的等我回去后和万岁商量,但是临时的调动如下。”

说着,朱由检深呼吸一口气道:“任郭桑岱为东海总兵,尤世功为北山总兵,贺世贤为漠东总兵。”

“任熊廷弼为漠东布政使,倪元璐为东海布政使,范景文为北山布政使。”

朱由检忽的提拔了两个东林党官员为布政使,尽管这两省眼下不行,但没有人会小瞧两省布政使司权力。

熊廷弼情商不行,但他能大概知道,这是朱由检在为朱由校亲政做准备。

范景文和倪元璐这两人他清楚,是东林之中那种十分愚忠的人,如果他们两个担任北山、东海布政使,而这两省日后又发展了起来,那朱由校就有了这两省作为财政保障。

“看来殿下是真的想去就藩了……”

熊廷弼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而朱由检也继续说道:

“百姓迁移北上的事情,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等到秋收之后,南方各省粮食北运,届时就可以让百姓带着粮票北上移民了。”

“现有的熟地按照每人十亩发放,没有熟地的就发耕牛和骡马,这次缴获了建虏二十几万匹骡马耕牛,三省有这实力。”

朱由检这么说,但他心里清楚,只要等工业区全面建设好,那么接下来就是应该以村为集体进行迁移,发放拖拉机来取代部分畜力了。

不过就眼下来说,想要满足日后关外三省近两千万人口的胃口,大明那年产六千台拖拉机的产量还远远不够。

哪怕之后不断地投产,恐怕也需要十几二十几年的时间。

大明想要全面进入工业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点上,齐国和诸多藩国或许会先大明一步进入全面工业化。

不过大明的体量在这里,花费几十年的时间让半数国土进入工业化并不困难。

想到这里,朱由检想起了齐国的建设。

在杨炳文没有回来之前,他无法着手齐国建设。

倒是军备院的工业区里,眼下已经堆放了三千多台蒸汽拖拉机,一旦杨炳文他们回来,那朱由检就可以着手准备先遣队了。

朱由检甚至已经想好了先遣队的阵容,那就是黄龙加金铉。

黄龙管军,金铉管政,煤炭的事情不用担心,西海岸有几大煤矿产区,完全没有欧洲人染指。

三千多台蒸汽机可以在一年时间里开垦三四万亩熟地,配合瀛洲劳改工在西海岸北部地区开采煤炭,齐国的建设会很快。

朱由检准备按照每年三分之一的数量,把三种蒸汽机送往齐国,帮助齐国扎根北亚墨利加。

至于派遣的兵马,朱由检准备派遣两营兵马和黄龙、金铉一起过去。

这点兵马数量,对于大明的压力不会太大。

等到第二年,随着蒸汽机数量增长,当地耕地会突破十万亩,因此第三年开始就可以迁移百姓过去了。

从军中选一些愿意去齐国的人,带着他们的家眷一起过去,分发熟地,按照每人五十到一百亩来分发耕地。

按照朱由检的预计,差不多差不多在天启二十年以前,大明会彻底统治南北亚墨利加,人口会达到两百万左右,耕地达到八百万亩,内循环后的经济岁入能达到五十万两银子,算上外贸能达到一百万两左右的程度。

那时候的朱由检三十岁,只要他愿意的话,他已经可以就藩齐国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让熊廷弼计算一下这次战死将士们的抚恤银河抚恤田,还有赏银和伤残退役的情况。

他要在四月十五前往燕山县,因此留在吉林县的时间只有七八天了。

闻言的熊廷弼等人也保证了会很快禀报,而朱由检听到这话便下去休息去了。

只是在他走后,熊廷弼他们又针对步枪的事情讨论了起来,显然兴趣都很大。

这样的平静持续了几天,京城那边没有谁再搞事,燕山那边也显得很平静,朱由检所处的东北更不用说。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直到四月十五,朱由检才坐上了马车,在骁骑卫的护送下前往燕山县。

同样的,身处辽东的袁应泰早在建虏覆灭之后开始了号召百姓前往关外耕种,而许多早就卖田观望的百姓纷纷拖家带口的踏上了闯北道路。

这样的闯北队伍不在少数,以至于朱由检在南下时可以看到从广宁、大宁、沈阳、辽阳等府百姓不断北上。

“噔……”

李定国关上了车窗,转过头来看向车内的朱由检:“殿下,这建虏覆灭之后,辽东果然热闹了许多。”

“怎么?今天的百姓还是很多吗?”

今日是前往燕山县的第三日,四月十八。

随着朱由检他们来到了大宁府北部的官道,沿途是正在修建的铁路路基和劳作工人,以及不断迁移北上的百姓。

“嗯!还是很多。”李定国回应着,并进一步对朱由检问道:

“殿下,接下来应该要发放拖拉机给百姓了吧?听说拖拉机的年产已经到三千台了。”

李定国看了不少来往御马监和军备院的奏疏,自然知道六大工业区的产量。

“还不行,得再等两年……”朱由检一边处理着奏疏,一边头也不抬的回应,但李定国还是自顾自问着:“殿下,您真的不收拾虎墩兔吗?”

“丧家之犬,等泰宁府安定些,点一部兵马就能扫平,不用上心……”

朱由检说的轻描淡写,估计林丹汗听了能吐血。

他把朱由检当做最大对手,朱由检把他当成了随处可见的小瘪三……

“驾!驾……吁……”

当朱由检和李定国轻描淡写怎么对付林丹汗的时候,马车外靠近了一队策马而来的塘骑。

刘效祖听到这声音,当即打开了车窗,而车外的塘骑也连忙下马,一路小跑跟上马车,将军情递上。

刘效祖看了一眼,便关上车窗,双手转递军情道:“殿下,是杨布政使从瀛洲令人八百里加急的军情。”

“嗯?”听到是杨文岳的让人送来的军情,朱由检带着期待接过,而军情打开的一瞬间,里面的内容就让朱由检的脸上挂上了笑意。

“杨炳文返回瀛洲了,这是他的手书,你可以看看。”

朱由检把手书递给李定国,李定国却狐疑道:“殿下您不看吗?”

“我看不看都差不多,你念给我听吧。”朱由检心里比谁都清楚北亚墨利加的优点和缺点,看不看都不影响他就藩此地。

“是……”听到朱由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