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都市言情>何时杖尔看南雪> 三十七章 死亡也许并非离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七章 死亡也许并非离开(1 / 7)

塞上气候不似都城内,入境便是一股肃杀之气袭来,如刀似铁的烈风裹挟着粗糙的黄沙发出呜咽低鸣。

一行人快马加鞭至军营前,正是晌午日头最烈的时候,灼日当空,四面而来的风却丝毫不减气势。

随行的将士与把守营关的士兵交谈一番后,便由一小卒领路往军中主帐行去。

路中养病的战士来来往往,臂间淌着的鲜血与缠绕的裹帘交织成混沌,他们或倚靠于布帐前,或贪眠于软草上,密密麻麻如平原里匍匐的蚁。

而岁岁与江休言衣裳清洁,舔舐惯了血与锈的边塞似乎拒绝着它的到来,道路两旁的战士们只是沉默。

于是一切都默不作声,宁静得如同割裂。

周遭的泥泞愈是沉重,愈显得这样的洁净是如此轻浮。

至主帐,将领吴破盐来迎,随行的其余将士与士兵便自行侯于帐外。

吴破盐倒了两杯清水递给岁岁与江休言,道:“殿下千里迢迢来此,末将有失远迎,未备热茶,恳殿下恕罪。”

“军中辛劳,无罪之有。”江休言浅抿一口杯中水,涩得仿佛有沙粒在喉间滚过。

“我进营的一路上,瞧见士兵多数携伤带残,乃是近日战事频发?”江休言正目凝视吴破盐。

吴破盐不避目光:“劳殿下关心,边塞既接壤邻国国土,干戈难免不断,这些年来,争执小战常有,殿下日理万机,实在不必为此特意奔劳。”

狂风呼啸而起,破开帐帘的阻隔,袭了一地尘土飞扬入内,守帐的将士忙忙拉住帘子。

江休言不理话里弯绕,如那掀乱白衣的狂风亦无需理会,他只是直直道:“把军中账记交于我查看。”

军账往往记录着每日的物料损耗与每一次战事的人员伤亡,近来战事频繁得古怪,他想以此为着手点。

吴破盐沉下眉,不知心底思索了什么,很快便起身从屉中抽出一本帐子。

帐子很厚,封皮腐旧不堪,似是落过血迹故而透着一团一团的殷红,边边角角都翻卷着,倒是符合军中这五大三粗的习性。

江休言拿过军账,手指搭在封皮上将翻未翻,余光若有似无地瞥着吴破盐面上情绪,只观其眉毛僵横如架烤在燎火上的蚁。

江休言收回目光,漫不经心道:“吴将军,此行与我一道的还有大鄢的怀初郡主。”

一时被提及,岁岁正了正色,听着江休言继续往下说:“郡主乃我国贵客,亦是为解边境之难而来,倘若两军间当真存在长年累积的龃龉与怨气,吴将军大可说与郡主听。”

“吴将军,我仍是希望两国交好的。”她站起身致以一笑。

吴破盐微微露出难色,又看一眼江休言手中军账,唇齿欲张,到底无言。

岁岁心思通明,于是道:“将军,不若带我去赏赏塞上风光吧,路上边赏边讲也无妨。”

话说至这般分上,吴破盐再欲回绝便显无礼了,他点点头,掀开帐帘领着岁岁朝外行去。

若撇开战火干戈不谈,边塞的风光确实恢宏。其虽不及京都般繁华绚烂,但也不同于江南一带的缱绻湿润。

它只是实实在在地屹立于两端分界处,一座又一座黄沙堆积而成的山脉亘古横立。

有时风吹来,那山尖上的黄沙便四处散落;有时风吹过去,带来更多的黄沙堆在山头。

那绵延的山啊便时高时低,仿佛是为记录岁月更迭而缓缓移流的浪。

而塞上的风也最是不知疲倦,坚硬的沙粒顺着风势擦过岁岁面颊,她抬起手微微遮面,问道:“吴将军,你为何从军?”

吴破盐愣了一瞬,在出帐时,他以为这位大鄢来的郡主定是要拿问自己近日战情一事,他几乎准备好了以怎样冷硬如铁的态度来应付对方。

可这如同故知叙旧般的问语抛出,吴破盐反而失了遁甲,来不及戒备,嘴巴已坦然在答:“是因为家母。”

“是令母为你定下的志吗?”岁岁颔首。

“不,”吴破盐张了张唇,喉间干涩,舌头竟也发起麻来,“家母已经谢世十二载了。”

不是十载,也不是十余载,他如此确切而具体地说出那个年数来。

刹那间雨雾中纸伞下的和蔼眉眼、满室清悠的茶香、还有江左夜林里的血光一齐涌入岁岁脑海,这些碎片似的记忆一下又一下割划着胸口下拳头大小的血肉,她渐渐放缓了呼吸,才令出口的声音依然清泠平淡。

“是我冒犯了……节哀。”

吴破盐摇摇头:“无碍。”

也许是此刻的风太过激荡,吴破盐索性低头去看脚下的土地,可这土地也不曾放过他。

沉而硬的土壤搅和着灼热的暑气席卷他所有感官,吴破盐吸了吸鼻,恍若无事般接着说:“我生于边塞之地,长于边塞之地,阿娘亦……死于边塞之地。”

“那是靖和十七年再寻常不过的一个黄昏,阿娘上山择菜久久未归,我一直等,等到定昏,阿娘都没有归家。”

岁岁分明没有再问此中细则了,吴破盐却还在自顾自地唇齿张合着,就像是一口蓄满烂泥的塘,不慎破开条小缝,于是所有的陈腐和哀愁俱都喷薄而出。

“我找了阿娘整整四个日夜,四个日夜里我只合眼睡了三个时辰,最远找出了国界,然而,你猜我最后是在何处找到了阿娘?”

岁岁没有接话,只是抬目看向吴破盐,看见他粗粝的双眸隐隐泛起猩红,血丝如树根般自眼角蔓延开来。

“就在离家一里地的地方,就是那样近的地方,阿娘的尸体在野草丛中躺了四天,我竟不曾发觉。那些杂草人为地铺盖在阿娘身上,我初初只能看到衣摆一角,以为是阿娘困了睡在那儿,便唤她一声,可她不应。”

“两声,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