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29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1 / 2)

厂长办公室。

刘勇新带着人直接来到办公室。

“王厂长,这一次我带了三位狙击手过来,狙击枪呢,赶紧拿出来看看。”刘勇新道。

“狙击枪在刘韬同志那边,走,我们一起去他那里。”王铁柱笑道。

王铁柱带着刘勇新几个人,来到了技术部。

刘韬没想到,刘勇新会亲自过来,而且是带了三个狙击手。

大家正在履行着当初的誓言,他们无法上阵杀敌,但是却可以造出武器弹药,给部队去杀敌。

但是这是狙击枪,狙击枪寿命有3000发,已经是很好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了。

现在看来,根本就不可能。

寿命3000发,看似很低,放在步枪上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现在整个厂都知道,大战一触即发,所以工人们纷纷自动请缨,加班加点地生产枪支弹药。

“有这么难?”刘勇新惊讶道。

“刘团长,这就是我研制出来的狙击枪,口径12.7mm,初速853m/秒,我自己测试了一下,最大精确射程1850m,最大射程2500m,按照我的计算,枪管使用寿命应该是3000发。”刘韬介绍着。

“等会就知道了!”王铁柱显得很严肃,身上气势恍如是一个要上战场的老兵。

“厂长,可是有什么紧急的事?”刘韬来到王铁柱身边,压低声音。

他拿过箱子,打开箱子,取出狙击枪。

采购单价,一支3万元,子弹200元/发。

仅仅材料这一关,就过不了,用现有的材料制造的枪管,枪管寿命甚至连100发都没有。

“造价三万?这么贵!”刘勇新吓了一跳:“这枪是用金子造的吗!”

还有光学瞄准镜,之前制造狙击枪的瞄准镜,远远无法满足这款狙击枪的需求。

这款狙击枪,设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材料有很高的要求,对加工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终于,等到人都到齐了,王铁柱宣布道:“根据上级命令,我们厂进入一级战备。”

三个狙击手在测试这款狙击枪,将情况反馈回去,直接震动了整个14军,就在前几天,14军下达了采购。

以往,指挥官都是会在距离对方阵地六七百米左右,因为这个距离,已经出了步枪的射击范围了。

刘韬看着自己制造出来的十五把狙击枪,以及那一箱箱狙击枪子弹,嘴角微微一翘。

“就一支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好一起测试。”刘勇新说道。

正当刘韬要去车间看看的时候,却接到了通知,便前往会议室。

随后,三个狙击手都被留在盘山机械厂,配合着进行着测试。

盘山机械厂是军工厂,和其他国营厂不同,进入一级战备,那么接受的是部队管辖,所有人都必须在岗位上,并停止一切休假、专业、退休。

转眼间,来到了1月下旬,气氛愈加的紧张。

三个狙击手,那更是眼中都是怀疑之色。

“这么大射程?”刘勇新倒吸一口冷气,想想隔着两公里,还可以狙杀对方的指挥官,那就太刺激了。

随时执行部队下达的命令,甚至有需要的话,更是要拿着武器上战场。

刘勇新不由得有些失望,他还想着,顺几把狙击枪回团里,增强119团的战斗力。

甚至于,很多人拿出自己的储蓄捐款给部队,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正如其他武器一样,这些狙击枪同样有着编号,根据编号,可以查找相关的信息。

“这枪的材料要求很严格,都得我亲自进行深度加工,还得不断进行校正。看看这子弹,这狙击枪子弹,可不是我们正常看到的步枪子弹。”刘韬拿出一颗子弹,这子弹比步枪子弹要大得多。

刘韬顿时来精神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代表着,一切准备就绪了,随时有可能开打。

这个时代的人,思想觉悟非常的高,更多考虑的并非是个人,而是民族、国家!

若是为了个人,当初他们不会选择,千里迢迢地,来到这西南大山里面。

防空洞,也正式启用,物资也会搬入防空洞。

说实在的,这狙击枪造出来,部队也只会少量采购,一来确实不便宜,二来就是子弹贵,哪怕训练弹都贵,部队估计都舍不得用。

但是小规模生产,还是可以的。

这部分费用,到时候都可以计入研发费用,只要部队满意,那么这部分研发费用还是可以拿到手的。

可是现在,狙击枪可以轻松狙杀。

“嗯,非常难!”刘韬重重点了点头:“想要大规模生产,没有三四年时间,根本就不可能。”

军工报国!

现在的编号,已经到了16。至于刘韬之前制造出来的狙击枪,编号则是01。

他们接触过的狙击枪,能打个500米都算是很好的了。

刘韬道:“刘团长,这把狙击枪造价,可就要三万元,一发子弹得几百块钱,为了研制这狙击枪,研发费用都砸进去几百万了。”

刘韬也动手着,制造着这款狙击枪。

刘韬在单子上签字,然后便安排人将这些狙击枪、子弹送出去。

大规模生产,那不可能。

大过年的,但是大家没有心情好好过年。

“一分钱一分货,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全国其他军工厂,就造不出这款狙击枪。”刘韬充满着肯定。

这个时候,缺的不是人民币,华夏缺的是外汇!

这些狙击枪,想来到了战场,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