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1 / 2)

“绝对不能带他回家!”赵政冷声道。

陈氏顾不得咽下嘴里的枣子,急切道:“阿宁,你为什么要带他回来?他可是要被……”

赵宁温声道:“嫂嫂别急,你们听我说。”

她就知道这个想法一说出来肯定会遭到二人反对。

小乞丐现在在他们眼里就是人命官司,是个炸弹,哪有把炸弹往家揣的道理。

“小乞丐因为知道是谁在暗算我们才被灭口的,那人肯定不会放过他,我们赵家的吃食那人也是不会放过的。”赵宁将眼前的情况摊开了说道,“既然怎么样都不会放过我们,那我们何必要自己担惊受怕的躲起来?”

“那我们怎么办?”赵政冷着面色,语气生硬,“你知道那些人我们是惹不起的!”

赵宁沉静地说道:“我们会被如此针对,无非就是我们现今摊子小,没有让人顾虑的实力,也没有让人忌惮的人脉。”

不管任何地方,实力和人脉永远是立足之本。

如果赵家是高门大户,即使摆个小摊子,穿着朴素些,那些人想动他们也要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受得住。

可赵家不是,而且还很穷。

但她可以争取。

赵政和陈氏心怀忐忑的听了赵宁的打算后,各自沉默了好半晌。

东方日头挂起时,赵家四口一同出了门。

一路上三个大人各怀心事,心不在焉。好在有赵妙意无忧无虑的笑闹声,才不显得气氛憋闷。

骡车晃晃悠悠进了镇主街。

还没来到摊子处,张奶奶就探着身子欣喜地喊道:“宁丫头!囡囡!”

赵宁侧坐在车板边,扬起手臂摆了摆,“唉!”了一声算是打招呼。

赵妙意原本趴在车板边上,听到喊她连忙应着声扭身看,“奶奶!”

张奶奶是真喜欢赵妙意的,手里面团子一扔,双手在身上擦了又擦才去抱她。

“快让奶奶看看,长肉肉了没有。”张奶奶笑呵呵地捏了捏赵妙意的小脸,“今儿怎么一起来了?”

赵宁笑道:“好些时候没有出来转转了,正好今儿天气好。也想着收摊了去买些过冬的衣物。”

张奶奶点点头,“是该买了。这两日天气还暖的,过几天寒了早上都该结冰碴了。”

陈氏上次来还是送赵宁去杨府的时候,和张家二老说话不多,下了板车后拘谨的朝二老招呼了一番,就和赵政一起收拾摊子。

赵宁收拾了炉火后,将一板子糖枣从板车上搬了下来。

“张奶奶,张爷爷,你们看!”

二老停了手头的活,朝赵宁怀里一看。

“呦!这这不是枣子吗?”张奶奶问道,“这外头裹了层什么东西?”

说着她伸手捏起一根木签。

有点粘手,“这是……糖稀?”

大小街上都有一两家卖糖人的,蔗糖熬制好,再经过匠人的巧手捏成各种不同的形象,特别受小孩子和年轻男女的喜爱。

赵妙意早上看到糖枣整个人都蹦了几蹦,捏了一根后一直舍不得吃。直到在路上时才忍不住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了,正好到了城门口吃完。

此时看赵宁又拿出来糖枣,踮着脚又凑上去,“姑姑…囡囡还可以吃吗?”

陈氏一听就不同意,“不能吃了,吃多了肚子痛。”

赵宁刚要启唇答应的嘴闭上了。

还是听她嫂嫂的吧,吃多了确实拉肚子。

她对赵妙意说道:“囡囡明日再吃,姑姑明日还做。”

说罢递了两串给张奶奶,“奶奶,你和爷爷尝尝。”

张奶奶笑着接过一串,“我们牙口不好,也吃不了太多,一串就够了。”随后牵起赵妙意的小手,“来,和奶奶玩。”

一边说,一边晃了晃手里的糖枣,就像引诱小红帽的狼外婆,一点没想着给张爷爷尝尝。

赵宁抿唇笑了笑,就知道张奶奶会逗赵妙意。

摊子支好后,赵宁将糖枣盘摆在了卤煮的旁边。

赵家的卤煮每天已经有了许多固定的回头客,就如面前的这个妇人,就是常客。

妇人面色姣好,微胖,衣着干净,钗环坠饰皆是品色莹润,看着就不是普通人家的。

她稀奇的弯腰,凑近去看突然出现的新鲜吃食,“这是……枣子?看着挺像的。”

赵宁捏起一串,笑道:“香姐,这是糖枣。里面是去了核的枣子,外面裹着的是蔗糖化成的糖水,都是甜的,你尝尝。”

面前的这个妇人是宋氏三姐妹的老大,宋香。听说是郡城佐使宋家的分支媳妇。

佐使,在这里就是分管盐和调料的总官,地位堪比一方父母官。

赵宁以前只想着做生意挣些过日子的银钱,没想着要多富有。所以不管是杨府,还是这些知道身份的人也好,平日里她也都只是随意聊聊天,没有刻意去攀关系。

如今不同了。

“还能这么做呢?!”宋香吃惊赞道,“赵姑娘真是好手艺呀!正好我爱甜食,来一串吃。”

赵宁道:“三文钱一串。”

宋香捏了一串直接往嘴里塞,一手去摸银钱,掏了半晌只摸出了半块碎银。

她嚼着糖枣直说好吃,又去看卤煮,“再来十串菜,五块肉和五个鸡爪。”

说完,将手里的碎银递给赵宁,“剩下的不用找了,我也装不住。”

赵宁笑着给她装东西,顺口夸了句“香姐的新衣服真好看!迎春花好漂亮!”

她已经见过宋香穿过几次带迎春花的衣服,不仅刺绣精致,还都是在胸口和肩部这种显眼的地方。

果不其然,宋香眉眼立即如沐春风般绽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