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1 / 2)

赵家厨房侧边。

赵政和老牛交替着拉磨盘,赵宁端着小盆在一边,没豆子了就往里面塞点,瞅准时机就点一些水。

“哥,我们买个牲口吧。这样一次还行,多了人可受不了。”赵宁提议道。

赵政哼哧哼哧拉着磨盘,擦着汗点头同意。

这真是谁拉谁知道,确实不是长久之计。

石磨盘也是上了年纪的,咯吱咯吱转着,一圈一圈。

豆沫香味淡,过了一两刻钟后,赵宁才感觉味道浓郁了些。

磨盘缝隙,浅黄的汁液混着碎豆渣慢慢流入舀子里,带出豆沫的清新味道,一分分给小院增添上了香味。

赵妙意闻到味道从屋里跑出来,惊喜地凑上前。

她小手点了点流出来的汁液,放在嘴里砸吧了几下嘴。

“姑姑,不好吃,不香。”

赵宁点点赵妙意小鼻尖。

“小馋猫,这还没做好呢,当然没味道了。”

-

日头越升越高,临近午时,石磨边的三个盆里装满了。

赵宁喊赵政歇歇,自己把盆端去了厨房。

磨好的豆子里有很多渣滓需要过滤,赵宁又在里面忙活了大半个时辰。

因为赵家没有特别细致的纱布,赵宁把大致过滤掉豆渣的豆沫放置在了一边静置。

午饭时。

赵宁舀出了一些豆沫,加了糖后才让赵妙意尝。

“甜的!”

赵妙意开心了,扒着赵宁手里的碗还想喝。

赵政和陈氏喝过后,纷纷惊叹豆子还能这么做吃食。

“那这样看来,我们可以买个牲口,小妹卖豆浆的计划也是可以的!”陈氏激动说道。

真是惊喜不断,磨个豆子都能想出来这么个点子。

“小妹,那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卖这些豆浆了?”赵政问。

“不是,”赵宁莞尔,“我们可以做腐竹了!”

-

午饭后,赵宁休息了一会就回厨房起了大灶。

陈氏近两日身体好些了,也比较好奇腐竹怎么做,就跟着来看看。

她看着赵宁把三盆豆浆全都倒进了大锅里,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小妹,这腐竹……也是你刚想到的?”

陈氏近段时间和赵政聊过几次,赵宁这几年什么都做过,就是没做过饭,怎么就一朝学会了做菜?不仅那么好吃,还有了那么多稀奇古怪又令人不可思议的想法。

但是赵政说赵宁就是小妹,这么大变化说不定就是因为闹这一场懂事了。

至于做菜,兄妹俩的阿娘亲也喜欢做菜,应该是血脉相承。

赵宁听到陈氏问话后手一顿,不动声色观察陈氏反应。

赵政和陈氏对于赵宁这个人可以说是最了解的,她转变这么大怀疑也是正常的。

之前赵政已经不止一次试探过她,都被她化解了。

她本来也可以慢慢来,突然那么大转变确实很冒险,但为了尽早挣钱,就只能展现她的能力。

好在她穿越而来拥有原身的记忆,不然还真不好混过去。

“对啊嫂嫂,为了赚钱我想了好几日了呢。”

赵宁手忙不停,没有什么多余的反应。

说罢也不去看陈氏,又添了把柴。

赵家人不管怎么怀疑,她就是赵宁,其他的转变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说长大懂事了而已。

赵宁烧开锅后,锅里的豆沫开始沸腾。

咕嘟咕嘟的冒泡后,接连出现了很多泡沫。

这些泡沫影响制作过程,不利于豆浆成膜,需要清理掉。

赵宁用勺子舀起升起的泡沫倒掉,如此反复几次,豆浆表面才没有再鼓起泡沫。

她就让帮忙添柴的陈氏转小火慢熬。

煮沸的豆浆慢慢平息,最上面也渐渐浮起一层光亮。

成膜了。

一层褶皱薄膜浮现,赵宁兴奋的快速拿起筷子。

她从中间下筷子,往对面一抄就挑起了一张淡黄色的薄膜。

“嫂嫂你看,成了!”

陈氏看了好几眼,越看越神奇,“这就是腐竹?”

赵宁挑着薄膜走出厨房,晾在了提前接好的绳子上。

“嫂嫂,就是这东西。等晾干后,我们就能做好吃的。”赵宁道。

赵宁和陈氏忙活了半下午,终于把院中晾满了豆皮。

清风一吹,满院飘香。

-

赵家今天的晚饭吃得早。

几个人忙了一天都饿得紧,早早就开始做晚饭。

赵宁看着剩下的一盆豆渣,在炒豆渣和豆渣饼之间选择了做饼子。

赵家的油已经不多了,炒豆渣有些费油。

煎饼子实用,顶饿。

赵宁在豆渣里加入盐、葱花、碾碎的花椒粉,又在四个鸡蛋里挑了两个小的打进了盆里。

她还扒拉出了一小袋黑芝麻,抓了一小撮出来用蒜舀子碾碎也加进了里面。

搅拌均匀后,起锅煎饼。

豆渣子干涩,赵宁就多加了盐,多刷了一层油。

咸香可口的很。

一家人吃过饭后,太阳才将将要落山。

赵宁和夫妻俩商量:“哥,嫂嫂,我把剩下的做了去给李婶送过去。”

李婶平日里没少帮赵家的忙,他们吃的几个鸡蛋还是前日陈氏吐血后李婶送来的。

赵政和陈氏毫无疑义,还欣慰赵宁居然能想到给李婶送吃的。

-

李婶家就在赵家的南面。

赵宁拎着篮子刚拐上李家的小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