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1 / 2)

一路走着,赵宁都在观察两边的店铺。

正阳镇有五乡十八村,人口近五千人。

在这里做生意的,几乎各个村的都有,开的店铺也很多样。

如之前观察到的一样,食品类、杂货、铁匠、木工等店铺,或大或小的都有。

走了一刻钟左右,二人拐上一条来往人较少的长街。

赵宁和赵政一人看一边,筛选着两边的铺面。

不多时,赵政道:“小妹,这里。”

是一件卖碗碟的杂货铺子。

店门口摆了个竹椅,胖胖的中年男人悠闲的躺着,肚子上横放的大蒲扇时不时扇那么一下。

赵宁踏进店里,掌柜的才睁眼。

迷迷蒙蒙的,他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买货的。

他撑着胳膊坐起身:“二位想买些什么物什?小店货品齐得很,尽管看看。”说着就要起身。

赵宁道:“掌柜的歇着,我们自己看就行,看好了再叫你。”

胖掌柜悠闲的性子,听如此说道也乐得自在。

他重新坐下前,顺嘴推销了一下刚进的新货:“二位好生看看,左边的都是新货。”

赵宁应了一声,扫了一眼新货就转开了眼。

新货确实好看,但太过精致,他们要的东西可不是这种的。

店铺里的货品堆堆叠叠的,各式各样的瓦罐陶盆,看的眼花缭乱。

赵政按着赵宁的描述扫着货品。

最终,赵宁在一个角落看到了想要找的东西。

赵宁选中的是一个陶瓷大盆。

一人双臂环抱的大小,但看货品不像是好的。

她的目光在大盆上溜了两圈,发现上面的豁口顿时明了。

店铺里的东西都有很多残次品,留着处理或者返厂再加工,或者遇见财大气粗的店会干脆扔掉。

她索性不忙着买,继续挑选着其他的东西。

小吃摊要用到的东西很多,大盆是一个,各种瓶瓶罐罐更是不好找。

卤煮还有一点比较麻烦,就是木签子和怎么包装。

现代社会什么都有,小袋子、纸碗、塑料碗应有尽有,但这里可是什么都没有。

木签子还好说,找木匠做个试试,哪怕大一点也能用。

但是包装盒怎么办?

想来想去,赵宁决定换个方式。

现场吃,外带的需要用自家碗。

那么她就要多准备一些碗,吃完了就刷,循环利用。

不多时,赵宁拿起一个口径大的浅口碗。

这种碗俗称喇叭碗,多在面店里碰到。给人视觉上的第一印象就是实惠,看着分量大,其实容量也就是平时家用瓷碗一小碗的量。

“掌柜的,这种多少钱?”赵宁问。

胖老板得意道:“这种可是好货!八文钱。”

赵宁左右看了看,一手一个拿了一大一小两种碗。

“掌柜的,这种碗我各要十个,您看能不能给我们算便宜点?”

胖老板一听心里就有谱了,笑呵呵问道:“这种卖着还挺多的,好多面摊食铺都要的这种,二位是准备做生意啊?”

赵宁眉眼一弯。

“您一看就是经常和做生意的打交道的,说的真对,看来我们是来对地方了呢。”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做生意最讲究和气,买东西也是,嘴甜一点,说不定就能省下一笔。

赵宁眉眼跟开了花似的。

“我们确实想做个吃食生意,您看最低按多少,我们刚起步买的少,日后做大了少不得这些东西,到时候还找您家进货呢。”

胖掌柜顿了顿,眼珠子在二人身上溜了一圈。

两人看着不像有钱人,还那么年轻。像这种年轻人想做生意的他见多了,有几个做成的?

也就看那丫头嘴甜了,最后一拍蒲扇,

“那就大的六文,小的四文!不能再少了,这种瓷面儿细腻,做汤面碗最是好。”

其实他心里也没太当回事。

左右不过几个子儿,万一做成了呢。

赵宁见好就收。

她像模像样的转了半圈,最后指着大盆问道:“这个大盆怎么卖?我看着都有豁口了,还能用吗?”

她轻蹙眉头,有些质疑。

胖掌柜瞅了瞅就起身了,还有些欣喜:“能用能用,那豁口不碍着什么事。”

赵政在一旁默默听了半天,此时想接过话头拒绝。

这掌柜的是坑他小妹啊?

赵宁却道:“那就二文钱卖给我吧。”

“行,二文就二文。”

赵政:“……?”

他都等着掌柜的反驳了,没想到这就给了?

随后,赵宁又挑了二十双筷子和四个深一点的巴掌大的碗盅子,又是一番讨价还价。

赵宁付了钱,二人身上多了四个包裹。

-

已经午时,二人找个了面食摊坐下了。

赵宁边吃边和面摊老板闲聊,一顿饭下来大致了解了这里做生意的基本注意事项,心里小算盘打的飞起。

饭后,二人找了家铁匠铺。

这个时代的铁器已经发展不错,各种器皿也比较精细。

赵宁想要的是炉子。

卤煮要想维持味道,火不能断,也就需要一直添柴维持火源。

这里的炉子她看了,比较简单,但足够实用,就是有点小。

她需要定制一个大一点的,能够支撑大陶盆的。

和铁匠师傅说明了要求,铁匠承诺可以三天后来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