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0章 修桥补路(1 / 2)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随着温度一天天暖和,官道两边已经长高的垂柳绿叶如丝,嫩叶经过夜雨的冲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江枝领养的孤儿们在学堂外的道路上奔跑打闹,脸上都是纯真的笑容。

徐长明提着狗屎鸳篼又在追佩奇:“死砍脑壳的,那地方不能拱,你要拱就去空地里拱。”

进了村后的佩奇虽然天天有美食,而且还是走一家就吃一家,但也失了很多乐趣,比如随便拱地这一条,还得给它选一处地方练嘴。

佩奇站在原地不动,只翻着白眼看他,等徐长明要追到自己身边才一溜烟跑开,直奔四水堂而去。

前段时间四水堂陌生人太多,佩奇就一直在石家没有回去。

那里的人傻傻的,经常呆呆跟自己对望。

掀开大门,佩奇习惯性的就到院里找人要吃,前堂里没有那个摇纺车的,后门上没有那个劈竹编篼的。

佩奇的脑子里没有生死,它只知道这些人会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就好像江枝二瑞他们经常几天不在家。

或许再等一段时间,那两人又会端着盆子喊“佩奇吃东西啰!”

四水堂这边也没有人,只有谭氏在准备饭食,看见佩奇进来,吓得赶紧丢一把菜叶在地上:“他们都不在,不在,你吃了就快出去。”

这时候除去在楼上关门上班的莲花皮氏,的确其他人都不在。

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就连最小的晖哥儿也在托儿所。

春凤和大柱在肥皂作坊,她干不了重活可以做些手上活,还能指点新进的四个工人做事。

徐家村的人已经没有闲的,春凤有孕后,二瑞就从旁边村子挑选几个人,每天步行十几里来上工。

这些工人都是签了十年契,该说啥不该说啥都清楚。

其实以如今江枝、二瑞和小满在民众中的社会地位,就是不写契书,也没有人敢拿自己全部身家性命开玩笑。

在皇权不下乡的农村,这些基层管理人员就是土皇帝,心狠手辣点,一句话就能让人活不下去。

田桃是负责药坊的,自然需要天天去看着。

江枝跟二瑞此时在县衙,跟新来的县令说修桥的事。

平川县内有几条河流,好几个村出行都需要走石墩子,遇上夏天暴雨时不时就要发生山洪冲走人的事,冬天一不小心又会踩进水里。

现在江枝愿意捐款修桥。

章县令升官后,平川县的新县令是个三十多岁中年人,姓余,他要接手平川县,自然对这里下了功夫调查。

知道面前这个妇人是本县最有盛名的乡绅,不仅把一个破破烂烂的流民村打理成全县楷模,更是大方教授种植技术,让县里棉田产量翻倍,是各村老农民都需要去拜年的存在。

农村人信奉的就是实惠,这是真正能给别人粮食填饱肚子的。

更重要的还有捐献药方,被如今的辅政皇叔都特别嘉奖过,还养大风头正盛的聂将军。

现在又修建学堂,帮扶全县十几户孤儿寡母,还领养孤儿回村。

面对这样一个能直达天听的农妇,余县令说话很是客气有礼,他喊来县衙工房的吏员,拿出县中舆图,把那些需要修桥的村子一一摆出来:“江夫人,这些村都需要修桥,这个村去年淹死三人,这个村差点淹死一人,幸被人救起。”

因为有各处村长来拜年,江枝足不出户对各村的情况也有大致了解,选了一处最困难的村子:“那就先修这一处,所需的石料还麻烦县衙筹备。”

出钱大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修桥补路更是史上留名的事。

具体修建过程江枝并没有亲自出面打理,二瑞和小满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自能担起来这些事。

江枝不再出门,如今四水堂没有了两个老人,她就是长辈。

现在春凤怀孕八个月已经快生了,她需要做些准备,帮离开的小满爷奶照顾好春凤,照顾好家里这些小孩子。

时间很快就过去,小满爷的百期还没有过,家里重孙子就呱呱坠地。

四水堂里重新响起的婴孩啼哭,连同妮妮、彩霞和晖哥的笑闹声,冲去这几个月的沉闷。

草木一岁一枯荣,人也是一茬一茬的生,一茬一茬的死,日子也是这样一天一天的,想必这画面也是两个老人最希望看见的。

四水堂添丁有喜事,春凤娘家得到消息又来了,这一次直接被春凤当面拒绝再来往。

有些事情无法化解,春凤娘只能哭着离开。

春凤这边是自断了娘家路,巧云却是找不到娘家。

现在有条件,江枝和二瑞一直在打听巧云的娘家。

巧云离开娘家已经十年,根据她所知道的娘家地名,在平川县舆图上没有到,只能根据同服徭役能确定是一个县。

在什么都手工抄录,管理混乱的时代,这种当地方言和官话文书记载有差异的很常见,只能托进山收购山货的马帮沿途询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的找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天徐家村突然来了一个二十出头,身上穿着家纺的粗布蓝衣的小伙子,背着一个大包袱。

大夏天里,汗水把衣服打湿又穿干,留下一圈圈白色汗渍。

他站在村外被徐长明拦住问话:“你是什么人,进村干啥?”

小伙子拘谨的扯扯背上包袱,笑道:“老大爷,请问这里是不是徐家村?”

徐长明警惕的打量眼前小伙子:面容憨厚,一看这袖口绣花的衣服,还有腰上别的柴刀和装水竹筒就知道是大山里出来的。

但徐长明还是不放松,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