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86章 送上门的财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送上门的财路(1 / 2)

“兄弟,不怕告诉你,高

老板在身后招呼。

李建昆领着四人离开了环球音乐,没谈妥。

这中年老板心眼挺贼,没那么好忽悠。

所幸收获也有,至少确认小型磁带刻录机已经问世,那么盗版磁带就有了核心根基。

没错,盗版。

搁后世说出来确实不好听,但这年头它也不犯法呀,像是《甜蜜蜜》这种歌,不盗版国人还真听不到。

岂不遗憾?

这些歌未必营养,但在许多人的青春岁月里,曾留下过美好的记忆啊,多年后再听见它的旋律时,往往能勾起少年时的轻狂,和某段懵懂的爱念,随后会心一笑,或者怅然一叹。

这便够了。

“建昆,你真要搞磁带啊?”小王仍心心念念想着饭盒机,觉得那才是能赚大钱的宝贝疙瘩。

“不然开玩笑啊。”

“这回我就不同意伱的观点了,搞磁带能有什么赚头,你看那小磁带机,批发价才一百五六,老板说了,零售妥妥的卖到两百,一台能赚四五十呢。”

鲁娜附和道:“是啊昆哥,咱们可以搞小磁带机,顺带卖磁带呀。”

李建昆扫了他二人一眼,怎么有点夫唱妇随的赶脚呢,遂望着鲁娜笑道:“我没说小磁带机不能搞,这不在逛市场嘛,先做个保留选项。”

鲁娜心头一喜。

等店里进货,她立马买一台,给妹妹学英语用。有员工价,刚才那店,单台不走批发。

李建昆又看向小王,本想喷他一脸,带了这么久还没弄透薄利多销的道理,但考虑到小王并不清楚未来局势,也便作罢。

五人继续往前逛。

可以说,这是一个倒爷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的年代。

但在李建昆眼中,这些玩意都比不上磁带。或者说,倒货终究比不上自己做庄。

盗版磁带,真的挺简单,想想看,家庭录音机都能录制磁带。

批量生产的话,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有生产设备,也就是小型磁带刻录机。

这玩意许多人大概没见过,他是玩过的,当年在旧货市场上三十块钱淘到一台,顶一个半双喇叭三洋那么大,有九个放磁带的开合槽。

能同时录制九盘磁带。

时间要半个小时,慢是挺慢,但这不重要,一台机子半小时能生产九盘磁带,一百台机子呢?

半小时九百盘,一小时一千八百盘,一天下来,即便按未来正常工作制八个小时算,也能生产出一万四千四百盘。

厂家直销,一盘磁带不赚多,赚个五毛吧,这是啥概念?

日进大几千!

空白磁带的生产,搁这年头还算高新科技,比如内地就明令禁止私人捣腾磁条。

李建昆搞不出来,也不想搞,只是想吃口热乎饭,没必要造口锅。

它的来路,无非两处:港城和内地的国营磁带厂。

最后一个条件,母带。

虽然拿市场上的普通磁带也能刻,但想想看,用盗版刻盗版,那效果肯定是一言难尽的,咱不能拿消费者当傻子,那你就是个傻逼。

想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质量必须把好关。即便用正版磁带刻,仍然不是最好选择。

唯有母带。

这玩意只有一个出处,专业的磁带制作公司,搁后世叫作唱片公司。

但凡解决这三个条件,在哪里搭个棚子,也就可以开干了。

李建昆正心猿意马的时候,小王咋呼一嗓子道:“诶!这不是那个万勇吗?”

李建昆的思绪被拽回,循着他的视线望去,可不是。

随着高

一眼就认清来人,实在是李建昆给他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

他这辈子做买卖,唯有的一次把货源渠道都卖出去的不堪往事,正是犯在这个姓李的手上。

“哟,你几位来了。”

万勇心里其实并不舒爽,上回那个姓陈的过来,火急火燎带走一些小饰品,说是回去选款,结果呢,到现在都没个信儿。

忒不讲究!

他后来才意识到,自己或许又被利用了一把。你让他怎么爽?

不过终究是老主顾,开门做生意的,总不至于摆张臭脸。

李建昆踱步走进铺子,瞅着墙壁上挂着的服装样品,一脸稀奇,半墙喇叭裤,特眼熟!

跟徐庆有出给他的那批喇叭裤,不能说毫不相干吧,只能说多半款式一毛一样。

“万老板,你是不是有个北方客户,姓徐?”

万勇怔了怔,心说你咋知道的,可不就有嘛。表兄弟二人,另一个姓刘。算是他的头号大客户,上回一次性进走五万块的货。

“咋了,李生认识?”

李建昆呵呵一笑,没再多说。这事说巧也巧,却又在情理之中,万勇是高

徐刘表兄弟摸到羊城,这年头能上哪去进货?

正常能打听到的,只有高

找上万勇,不算意外。

铺子里除万勇,还有一个小伙店员,这会正在接待客户,李建昆晃荡一圈后,路过一面柜台时,顿住脚,眼神落在柜台里侧一角,那旮旯搁着两副吃灰的玩意。

万勇凑过来,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皮笑肉不笑道:“李生喜欢?你这次要是找我上点货,我送你,北方不是总下雪吗,戴着不刺眼。”

李建昆侧头,笑眯眯问:“卖不动?”

万勇无奈耸肩,“挺好的玩意啊,港城那边好卖的很,我说拿来试试水吧,谁知道咱内地人不稀罕。”

这是两副墨镜,国际通俗称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