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科幻小说>破败末世> 6、正式开始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正式开始准备(1 / 2)

在边吃烧烤的过程中,舒羿把自己前面的计划和四个兄弟说了一遍,舒政四人对其内容也没什么过多的补充。只不过喻浪提出来了搞点武器防具,毕竟也不可能不出庇护所了。

商量了半夜后,几个人确定了总计划需要建立庇护所、储存食物、药品以及一定量的医疗器具、大量的能源、武器防具、交通工具、种子、耕种工具和农药、养殖工具以及药品。

目前总的大类就这些,后续发现有缺漏的再加。

首先就是庇护所,现在加了这么多人,也可以叫成基地了。

基地还是计划建立在六龙镇龙潭,根据总人口对应的食物消耗量,为达到供需平衡而要准备的耕种面积、养殖面积,还有住宅面积。这一项暂时还无法确定详细数据,需要去实地考察、统计人口和物资储备等数据后才能确定数据。

食物储备(按100人十年消耗量计算):五谷类300吨(以稻谷为例,储存未脱壳稻谷,玉米储存为去梗玉米粒),;蔬菜、水果、肉均储存脱水、风干后的,蔬菜水果各10吨,肉类为50吨;各类罐头共计50吨;豆、奶制品不宜长期保存,换成黄豆50吨;食用油10吨;食盐10吨,多余的后续养殖成功后可用于腌肉等,而且食盐以末世条件很难自己生产;各类调味料、香料共计10吨。需要一千立方米左右的储存空间。

(每人每天食物消耗量大致就为以下这个量:

五谷类(大米、面包、谷粉及粉面类食物,每天约300-500克),每年按182.5kg计算。

蔬菜类(每天约400-500克),每年按146kg计算。

水果类(每天约100-200克),每年按73kg计算。

奶类及豆类(奶制品每天100克,豆制品每天50克),两者合二为一每年按55kg计算。

鱼、禽、肉、蛋(每天125-200克),每年按73kg计算。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年吃2kg左右盐。)

药品及医疗器具类:口服、外用药品:感冒、消炎、止疼、止血各类非处方药,包括中药、西药。医疗器具:绷带、针管、手术刀具、消毒用品、医用服装等等。因为这些东西个人无法大量购买,先五人分开购买。

能源:各标号柴油、汽油、少量煤油,以贵省地区常用标号为主,防冻类的储备少量以防万一。

武器防具:身高140-190不等的防爆服防具500套,包含鞋、手套、头盔等。以身高158-180的为主,购买时尽量挑选组装式的,以防大小不合适、破损等原因,可以拆解重新组装。防刺服50套,末世,防人用。武由于华国管制刀具类物品管控特别严格,器类暂时购买各类生存刀具、工艺摆件刀具,加上少量防爆盾牌、防爆叉。另外购买一批弓箭,这个可能需要去想办法弄个俱乐部这类的营业执照啥的,才能批量搞到。

其他类别的物资,再根据确定后的基地存放空间来规划。

还有种植方面,主要计划种植玉米、土豆、南瓜、红薯、大白菜等产量高易种植的农作物。考虑到方县的天气、环境因素,最终决定在基地内建造种植大棚,这样一来只要管理得当,可以实现一年多季。大棚还可以对部分农作物使用水培方式进行种植,能增加不少种植空间。

弄完这些,舒羿五人烧烤也吃得差不多了,但是还是无法做得很详细,很多东西还需要边做边完善。几人也就记录好这些以后,就散场回家,相约明早去基地规划地龙潭实地考察一下。

……

10号一早,舒羿五人八点左右就赶到了六龙镇的街上,一块儿吃了顿羊肉粉后又奔着目的地龙潭赶去。

龙潭距离六龙镇街上也就是车程半个小时左右,不到九点,一行五人就站在了龙潭所处的山脚下。

等在山上逛了一圈下来后,五人都对这个地方十分满意。龙潭在一座高两百米左右、占地面积十来亩的小山山腰上,潭深据村里老人描述只有五六米,面积肉眼看下来只有三四十平米。不过龙潭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龙潭上方十多米处的出水口,一个直径六七十公分左右出水口,常年都是喷涌的状态。出水口和龙潭中间有一条宽大概两米的类似滑梯一样的石沟。

因为贵省多喀斯特地貌,所以龙潭所处的这座小山也全是岩石,看着山上树林很密集,其实只是山表面有一层几米深的土,山体也比较陡峭。这样一来基地水源这座山也就不适合种植了,只能去看看山下盆地和周围一圈山脉了。

大概在盆地中逛了一圈后,舒羿几人发现盆地中地势平整,表面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岩石和较大的树木,都是密密麻麻的乔木、灌木等。这也就说明盆地中光是从地形条件上来说还是很适合种植的,土壤条件方面完全可以通过后期人工肥土。

确定盆地中能进行耕种后,几人又大概测量了一下盆地的面积。

盆里呈一个直径500米左右的不规则圆形,也就是说整个盆地有将近三百亩地,除去中间小山占的十多亩,也还有两百多亩地。哪怕中间有一些地方土层比较薄的地方,也还可以有至少一百多亩可以耕种的面积。(一亩地=666.6平方米)

逛完龙潭和盆地,已经大半天过去了,几人都累得不轻,但是还有盆地四周的山脉没逛过。舒羿也只有带着兄弟几个先回镇上吃了顿午饭,简简单单的一顿六龙镇特色豆干火锅。

几人吃好午饭后又抓紧回到龙潭盆地里,此时也下午两点多了。几人也没法仔细的逛每一座山了,只能一人挑了个方向,奔着那个方向最高的山顶爬了上去。

盆地四周的山大概都在一百二三十米左右,坡度也比较缓,大概在三十多度吧(和普通住宅楼梯坡度差不多)。不过这一圈山脉岩石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