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恐怖灵异>地下密藏1949> 第13章 奸夫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奸夫来了(1 / 2)

书生从外面进来了,搂着我的肩膀看着院子里的母女俩说:“这俩家伙干啥来了?”

“来退婚的。”

书生哦了一声说:“这杨小姐是搞对象了吧。”

“书生,你和我想一起去了,我也这么想的。”

书生看着我笑笑:“守仁,你可以啊。我突然觉得你离开了一年时间,变了不少。”

我能不变吗?我差点就被杨家人给祸祸死啊!

书生问我:“你咋打算的?”

“我肯定不急,我才十七。”

书生说:“既然她想退婚就退了算了,免得麻烦。”

“我其实第一反应也是这样想的。”我问:“对了,你们找到大瓦房了吗?”

书生一听顿时示意我不要出声了,然后出去看看后,关上了外面的房门,又关上了屋门。他这才说:“这么大声干啥?这种事要绝对保密。”

我小声说:“到底找到没找到嘛!”

书生叹口气说:“前后进山了三次,每一次三个月,打听了很多村子里的老人,没有一点线索。我们开始怀疑这大瓦房村是不是在北平,你说会不会在太行山内呢。在山西那边还真的有一个大瓦房村。我们正计划着去山西呢,你就回来了。”

我想了想说:“我的祖先贩马,从金陵到北平,出北平进山,过居庸关到匈奴,这路线应该不会变吧。而且说得很清楚,离开北平一天,经人指点到了大瓦房村。你说会不会是这样,经人指点,前面有一座大瓦房,那边有个村子。并不是这个村子叫大瓦房村。那么这个大瓦房也许是一座仓库,或者是一座军械库。”

书生点头说:“是啊,那年头盖得起大瓦房的非富即贵,山里一般都住草房呢。要是军械库就不一样了,要是装鸟铳的枪械库就必须搞得好一些,不然火药受潮了,还怎么抵抗匈奴啊!”

我点头说:“是啊,也许我家祖先误会了,是见到一座大瓦房之后,有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里有一户姓牛的人家。他到了之后,开始吃肉喝酒,哪里还顾得上去问这个村子叫啥嘛!于是在他的记忆里,这里就成了大瓦房村。”

书生点头说:“守仁,我觉得你分析的很有道理,接下来我们倒是可以沿着这个思路找一下,这山里以前肯定有明朝的军械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年朱元璋和朱棣应该没少在北边山里修军事设施才对。走走走,我们去找萧安说一下,看看她的意见。”

书生和我一起去了前院,进了萧安房间的时候,萧安手里拿着一把二胡,在拉《二泉映月》。

她拉这曲子很投入,头都不抬一下。

书生和我进来之后,干脆就坐在椅子里,一直听她拉完。

不得不说,萧安的二胡水准还是很高的,把一曲《二泉映月》拉出了卖儿卖女的画面,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拉完了,我立即鼓掌说:“好,拉的太好听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我看书生没有动作,我一有点尴尬了。我把手放了下来。

我发现这时候萧安在擦眼泪,很凄惨的样子。

我说:“安姐,你是不是想起什么悲惨的事情了。”

萧安说:“我想起小时候学二胡被我爸爸打的事情,一想起来我就生气,我学二胡到底能做啥子嘛!难道要我去卖艺不卖身?”

书生说:“萧安,刚才我和守仁研究了一下大瓦房村的事情,守仁有不同的看法。”

我把我的想法一说,书生最先点头,他用手里的扇子一敲桌子说:“我觉得守仁说的有道理,我们其实是被一个名字给限制住了,这大瓦房村,说不准是一个在大瓦房旁边的村子。”

我说:“不管咋说,我的祖先不可能去山西,更不可能去太行山。那边可没有马给他贩卖。”

萧安也点头说:“这么说的话,我们接下来进山主要找大瓦房,还有就是村里姓牛的人家。姓牛的人家,曾经是猎户,大瓦房,只要找到这三点,基本就能判定是当年的大瓦房村。然后再依据村子的位置,找出道观的位置。”

我说:“我有些怀疑这就是个传说,这故事传了几百年了,可信度有那么高吗?”

书生立即说:“传说也不会是凭空捏造,我觉得大瓦房是真的,牛家也是真的,道观也是真的,虎皮是真的,这应该是你的祖先根据自己的事迹改编出来的故事。”

我们开始准备再一次进山,并且在地图上做了出去和回来的线路。这一路要做的事情很多,主要就是走访和调查。我们必须有一个让人听起来像样的身份,前几次他们说自己是地质勘探队了,是给国家找石油和金矿的人。

不过这几次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当地的村委会找他们要介绍信,拿不出介绍信,还被当特务抓了一次。

这看来勘探队的身份不能用了,干脆,我们自己成立了一个组织,中国历史古迹考察队。

至于为啥要考察历史古迹呢,当然是为了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种事应该不会有人拒绝吧。

本来约好的三天后杨宁来找我退婚,想不到第二天,家里来了不速之客。

我早上起来正在洗脸呢,书生给我拿来了一块猪胰子,用猪胰子洗完了手和脸,小皮肤别提多细嫩了。我擦完了脸,正在用手指摸自己手背的时候,三小儿来了,说有人找我。

找我的人不认识,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像是留过洋的先生。

他看起来温文尔雅,一看就是有大学问的人。

我说:“先生,你找我有事?”

他一笑,点点头说:“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陆英俊,刚从英国回来不久。我平时做一些古董生意和外贸生意,在北平有一家外贸商行,主要就是把我们北平的好东西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