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恐怖灵异>血色曜变> 第13章 提取证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提取证据(1 / 2)

赵玉雯马上站起身,将头凑了过去,她闭上眼睛,长长地吸了一口气,那些被幽闭在水晶球内的气体分子,争先恐后地钻入她的鼻腔,她鼻腔粘膜上敏锐的嗅觉细胞,立刻捕捉到一种淡淡的铁腥气!那是血红蛋白独有的气味,也是常年从事一线法医检测才能感知到的气味!一丝微笑,像昙花般悄然在她嘴角绽放。

一直目不转睛盯着赵玉雯的王逸英,悄悄地吁了口气,提到嗓子眼的那颗心终于放下了。

“谢谢河野先生,接下来是警方取证阶段,请无关人员回避。”加藤正夫说道。

等河野洋平一行走出樱花厅,加藤正夫朝赵玉雯做了个“请”的手势,赵玉雯打开随身的检验箱,王逸英则从勘察箱中拿出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安装在支架上,调试好笔记本电脑,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拍照录像。

赵玉雯拿出一大张柔软白棉布,仔细铺在桌子上,然后戴上乳胶手套,双手小心翼翼地从水晶球中捧出茶盏,放在摄像机镜头前,双手持碗绕其轴线缓慢地作360度不断旋转,在霞光映照下,赵玉雯手中的茶盏内壁釉面竟然向外反射出七彩的光晕!时而明艳,像雨后天空出现的七彩霞虹;时而幽冥,像夏天在海边看见夜空中璀璨银河,如梦似幻,灵动玄妙,美不胜收!

加藤警官发出一声惊呼,眼神就像被强磁铁吸住了一样,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天目曜变”茶盏。

赵玉雯也被茶盏釉面变换的色彩惊得目瞪口呆,王逸英见状,拿过游标卡尺,小心度量后,对着摄像机大声说道:“茶盏直径12厘米,高度6.5厘米,外表尺寸与收藏的‘天目曜变’茶盏相同。”

赵玉雯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一边观察一边讲述:“茶盏外观完好,束口,深腹,浅挖足,施黑釉绀黑,施釉不及底,略带芒口;口沿、底座都未出现裂口,釉色呈蓝黑色,内部有大小不一的圆圈花纹。完全符合‘曜变天目’茶盏外观特征。”

来日本前,赵玉雯和王逸英就“天目曜变”茶盏需检测内容,带上日本收藏的“天目曜变”茶盏图片,上门请教了陶竹青。陶大师对照图片,对检查要点进行了细细指点--

“现在检查茶盏修补痕迹。”王逸英默契地拿出强光手电,从茶盏内部往外照,顿时,茶盏外面出现了几道淡淡光线,王逸英调整摄像机镜头,通过造放大镜头望过去,果然茶盏里面有一条条细细的金色条痕,靠近盏底部分,金色条痕则变成暗红色,“茶盏存在拼接痕迹,透过强光可见,五条金色细小拼接缝……”

闪光灯不停地闪动着,伴随着一连串的“咔嚓”声,证据被定格在数据卡中。

“物证外观取证完毕!”王逸英对着摄像机镜头,做了一个“OK”手势。

“现在开始第一项理化检测,用宁海得林(Ninhydrin)法显现指纹。”赵玉雯边说,边从鉴定箱中拿出一瓶喷雾剂,对着茶盏,里里外外仔细地喷了一遍。

一会儿工夫,奇迹出现了:茶盏的左侧内部,四个紫色指纹清晰可辨,右侧内部则有两个两个清晰指纹,相应的外部,分别有一个明显的指纹。初步判定为大拇指。”

赵玉雯拿出一团棉花,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茶盏内外四周,一边说道:“现在开始第二项工作,用酒精棉球提取残留的DNA。”

每擦拭一个位置,赵玉雯将棉花小心地放入标好的试管中,一直将检验箱中20只试管全部装满。

“现在进行最后一项检测:鲁米诺试剂对血迹检测。”赵玉雯拿出一盏荧光灯和一瓶喷雾剂,对着水晶球里的茶盏喷了一遍,然后过去拉上厚重的天鹅绒窗帘,会议室立刻陷入昏暗之中。

在荧光灯的照射下,茶盏内壁外壁都有大块的荧光,茶盏底部和内壁,几乎被浓密的荧光覆盖!这表明茶盏内壁外壁都曾沾染了血迹,而且茶盏里可能盛满过鲜血!

这件“曜变天目”茶盏,是凶案物证已确定无疑!

赵玉雯向王逸英做了个“OK”手势,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曜变天目”茶盏放回水晶球中,转身向王亚宁立正敬礼:

“报告王副局长:经初步检测,发现瓷器存在拼接痕迹,拼接缝平整精细,与证人陶竹青提供的证词相吻合;瓷器内外曾有大片血迹,并提取到几枚指纹。初步判定,此件茶盏与‘96.88’大案有关联,要获得进一步证据,需要交公安部物证中心进行更深入检查。报告完毕。”

“辛苦了!收工吧。”王副局长沉静如水的脸上,绽放出了一丝微笑,他从皮包里拿出一张折叠好的A4纸和zhi,拿起笔迅速递给一旁正两眼直勾勾盯着“曜变天目”茶盏的加藤正夫,说道:“加藤先生,我们需要将证物带回中国,请办理一下移交手续。加藤先生?!”

加藤正夫像是从梦中惊觉了一般,浑身一激灵,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水晶球中的“曜变天目”茶盏上收回,然后接过王副局长递过来的A4纸,展开一看:那是有着“国际刑警组织”笺头和“ICPO”水印,并以中、日、英三种文字打印的“物证交接函”:

国际刑警组织日本分部:

因涉及中国公安机关侦办的一起案件,贵国京都2020年亚洲艺术品拍卖会第813号拍品需运回中国,进行进一步提取物证。请予以配合为盼。

落款则盖着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分部的鲜红公章。

“看来王桑是有备而来啊!”加藤正夫看着“物证交接函”很久,最后坚定地摇摇头:“王桑,我不能签字!”

正在收拾器材的王逸英和赵玉雯都愣着了,立刻停下手头工作,眼睛齐刷刷聚焦在加藤正夫身上。

王副局长站起身来,正色道:“加藤先生,您刚才目睹了中方的勘查全过程,鲁米诺反应表明,这件茶盏内外都有大量血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