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恐怖灵异>血色曜变> 第10章 提供线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提供线索(1 / 2)

“李队长,赵警官,你们让我好找!”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两人争执。

两人抬头一看,不远处的樟树下,站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手里提着一只公文包,旁边,还有一名俏丽的年轻女子,推着一只硕大的旅行箱,把手上,还缠绕着航空托运标签。

“陶师傅,是您啊!”两位老头像触电般赶紧扔掉手中棋子,马上站起身来,那副神情仿佛是学生逃课突然遇到老师似的,表情显得既紧张又尴尬。

执“红”棋子的老头,正是原“96.88”大案组组长、灵安公安局刑侦大队队长李光尧;执“黑”棋子的老头,则是原“96.88”大案组副组长、灵安公安局刑侦大队副队长赵喜云。

“陶师傅什么时候到灵安的?怎么不事先来个电话?”赵喜云陪着笑脸说道,“前年老李退休了,去年年底,我也退休了,两个人闲了没事,就下下棋消遣消遣。”

杉浦蕙子看看李光尧,又望望赵喜云,眼中一片迷茫,她想不出,两位退休警官,为何会对陶竹青如此谦恭。更想不出,陶竹青火急火燎地要来灵安的目的。难道这两位中国小城退休警官,会有能力阻止远在日本京都的佳富得拍卖会?

“除非他们有龙珠。”杉浦蕙子感觉到,自己在旅途中所有美好幻想,都化作了一堆正在破碎的泡沫……

“陶师傅,真对不住,这么多年,没有给你一个交代。”李光尧语气诚恳地说道,“前些日子,新任刑警队长王逸英,也就是当年的小王,给我拜年,我问起过‘96.88’案,到现在,还一点头绪都没有。像这种没有犯罪动机的陈年积案……”

“我知道犯罪动机!”陶竹青打断了李光尧的道歉,急切地说道,“两位警官,我这次不是来问案情进展情况的,而是发现了重要线索--一是知道了我伯父遇害原因,二是发现了重要证物!”

“嗯?!”闻听此言,刚才还在为下棋争吵不休的两个小老头立刻精神一振,眼中迸射出锐利的精光,“说说看!”

“我伯父是为了保护国宝‘曜变天目’茶盏,被凶手斩断手掌的。”陶竹青语气斩钉截铁。

“受害人是因为保护国宝遇害?”李光尧和赵喜云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赵喜云问道,“陶师傅,你的依据是什么?”

“我在日本京都见到了那只‘曜变天目’茶盏,注意到茶盏上有血痕。”

李光尧和赵喜云再次对视,眼神中充满了迷茫。赵喜云脸上明显流露出几分不悦:“陶师傅,你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但警方破案,更重视证据。”

“我亲眼看到了证物,那还不算证据吗?”陶竹青情绪激动起来,“今天我来找两位警官,不仅仅是为我伯父的案子,更重要的是为了那件‘曜变天目’茶盏,这是南宋时期官窑杰作,已经失传近千年,三件完好茶盏都被日本当做国宝收藏,第四件‘曜变天目’茶盏现在又出现,不能再流落到国外啊!赵警官,李队长!”

“可是……”赵喜云正要反驳,却被李光尧制止了,“老赵,你马上电话通知‘96.88’专案组全体成员,半小时后,到刑警队会议室集合,通报新的发现;陶师傅,你现在就随我一起去公安局。”

“那我怎么办?”看着李光尧和陶竹青匆匆而去的背影,杉浦蕙子急切地喊道。

陶竹青回头吩咐道:“你先找好宾馆,把行李带过去,好好睡一觉。完事了我再打电话去找你。”

“陶师父,你答应过我的,要帮我挽回那一亿日元!”杉浦蕙子拖着行李箱紧走几步跟了上来,“你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寸步不离。”

李光尧瞟了杉浦蕙子一眼:“陶师傅,她是谁?”

“她……”陶竹青后面的话还未说出口,杉浦蕙子连忙说道:“我是陶大师新收的日本徒弟,也是‘曜变天目’茶盏的目击证人。”

“既然是证人,那就一起参加案情分析会吧。”李光尧说道。

刑警队会议室位于新落成的公安大楼第五层,比原先陶竹青见过的老会议室要宽敞明亮了很多,但管理也严格了很多:进入会议室之前,每个人都必须交出手机,并接受电子检测和身份识别。杉浦蕙子因为是日本护照,没被允许进入会议室,只能带着行李箱坐到邻近的接待室。

陶竹青扫视了一下参会人员,除了退休的李光尧和赵喜云,还有两位老面孔--刑警队长王逸英和主任法医师赵玉雯。其他的警官,全部都是年轻的新面孔。

时间过得真快啊!陶竹青心中暗暗感叹。一开始,每到伯父忌日,陶竹青都会来灵安公安局,找专案组打探案情进展情况,十多年过去了,还一无所获,陶竹青来灵安公安局变为两年一次、三年一次……最近一次,应该是四年前吧?

“陶师傅,专案组人员都到齐了,你将新发现给大家说说。”李光尧的声音打断了陶竹青的遐思。他站起身来,神情肃穆,对着在场警官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说道:“各位警官,感谢大家二十四年来,坚持不懈地查找杀害我伯父的凶手。也许是各位警官的诚心,感动了我伯父在天之灵,一个极为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去日本京都参加一件建窑茶盏的鉴定,结果发现,这只茶盏竟然是失传千年的‘曜变天目茶盏’!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凶手就是为了夺取这件国宝,残忍地杀害了我伯父,这件茶盏,就是我伯父遇难重要物证!”

下面立刻传来一阵骚动。王逸英站起身来:“陶师傅,您希望早日破案抓住凶手为亲人复仇的心情,我们完全理解。不过,仅凭一个茶盏,就能断定二十四年前凶案的动机,还是草率了些。我们要的是证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铁证。”

“当然是铁证!”陶竹青语气极为肯定,“在证明这是铁证之前,我要事先说明两个案件无关的问题:首先,是我陶氏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