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恐怖灵异>血色曜变> 第1章 雪夜惊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雪夜惊雷(1 / 2)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1月27日),腊月廿九。

南宋。都城临安。铁青色的天空中,回荡着北风凄厉的呼啸声,像是有人临死前声嘶力竭的喊叫。霭霭重云叠压在城楼正脊的鸱吻上,空气也收敛了清冽寒气,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

冷,刺骨的冷;寒,透心的寒!

严冬不仅裹胁着临安百姓身体,更凝结在心头。

申时刚过,尽管还没到宵禁时间,但四周城门都已关闭,市场上店铺也关门打烊,行人寥寥,街道空旷,没有半点过年喜庆的氛围。

绍兴十年(1140),那是最危险的一年--金撕毁和约,在完颜宗弼率领下,又一次兵分四路大举南侵。不到一个月,根据和议金“赐”宋土地全部被金夺回去,中原大地再次被金军铁蹄践踏;那也是最激昂的一年--面对宋朝覆灭的危险,宋高宗下令各军全力抗击,被靖康之耻激怒的宋朝官兵奋起反抗,与死敌金军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浴血奋战。

那是希望的春天--五月,刘锜部二万人重创宗弼十万精锐,取得著名的顺昌大捷,大挫金军锋芒,被迫转攻为守。同时,吴璘部也取得保卫川陕胜利。同时,岳飞大举北伐,与宗弼决战于郾城,背嵬军大破金军主力“铁浮屠”“拐子马”,进逼开封汴梁;那是绝望的冬天--宋高宗秦在胜利面前再一次停战求和,一天内连发十二道金牌迫令岳飞撤军,岳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宋金再订和议,引起了南宋百姓的极大愤慨,为了平息舆论,“察事之卒,布满京城,小涉讥议,即捕治,中以深文”,以致“郡国事惟申省,无一至上前者”。

城南。都亭驿--南宋国宾馆。

门前新挂的两盏红灯笼,在寒风中左右摇摆。驿门站立着两个卫兵,一老一少,戴着红缨帽,抱着红缨枪,缩着头不停地跺脚,试图抵抗刺骨的寒冷。

突然,天空中亮起了一道刺目的闪电,如同一双巨手,将阴沉的天幕撕成两半,紧接着,响起一声炸雷,震得入耳发麻,两个卫兵吓得一哆嗦,手中的红缨枪掉落在地。

紧接着,整个天空都是炸雷的响声,锯齿形的电光,不时地冲撞着低垂的天空,击打着远方的山峰:云层都失去了矜持,纷纷松开了紧握的口袋,霎时间,从那灰蒙蒙的云中撒开无数的雪花,渐渐的将天和地给缝合了。

“老兵,怎么冬天还打雷?”年少的卫兵惊惧地望向天空。

“‘冬雪打雷,坟骨成堆。’连岳大帅都被下狱,冤气怨气都太重了!”老兵叹了口气,哀怨地看了院内一眼。驿馆的二楼,正灯火通明,隐约还能听到悠扬的丝竹声和高亢的行酒令声。他朝年少的卫兵招招手,“大人们在暖阁里喝酒听乐,我们也别傻站在门口喝西北风了,跟我到哨棚里,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卫兵刚离开门口,一个戴着竹笠的高大魁伟身影迅速闪进大门,朝着里面的驿馆疾步而去。

驿馆的周边,围绕着一条小河,尽管是寒冬腊月,但河水并未冻住,上面笼罩着一层水汽,发出哗哗的流淌声。河畔,一株株腊梅正争相怒放,散发出阵阵沁人的幽香,借着梅林丛生的梅花掩护,竹笠人顺利地躲过了两波游动哨,找到了通往驿馆的竹桥,迅速贴到驿馆墙前。

借着闪电的亮光,他通过窗棂一间客房一间客房地往内观察,像是搜寻着什么。当他来到楼梯角一扇破旧的格栅窗前时,他终于见到了那张熟悉的被闪电映照得惨白的脸!他一手用力掀开窗户,一手搂住对方的脖子,一纵身跳入房内。

此时,外面还是惊雷滚滚,电光霍霍,冷风凄凄,大雪纷飞。

半柱香的功夫,那间客房的门轻轻打开了,竹笠人手里提了一个包袱里正悄然而出,却与楼下下来的一个披着裘氅的人撞了个满怀。

双方猝不及防,都被对方吓了一跳。

“你是谁?”披着裘氅的人问话刚出口,就被竹笠人猛地撞翻在地。

“快来人,有刺客!”那人一边从雪地里捡起掉落的裘氅,一边跳着脚高喊。

无数的灯笼火把亮了起来,无数的脚步声响了起来,无数的红缨枪汇集过来,将驿馆围得水泄不通。竹笠人见状,从包袱里扯出一本线装书,三把两把撕烂后,连同包袱一并扔如河中。

湍急的河水,立刻将包袱和碎纸片冲得无影无踪。

做完这一切,竹笠人从背后拔出一把柴刀,迎着无数的枪头,向二楼冲杀过去。

在竹笠人凌厉攻势下,红缨枪头往楼梯上节节退缩,他终于冲上了二楼,来到了一间灯火通明房间的门口。

正在抬脚踹门而入之际,突然,他感觉身体猛地一震,一阵麻木般的冰冷瞬间传遍全身。

他低头一看,一支锐利的狼牙箭头,正从他心窝穿透而出!

他艰难地扭转身,楼下,有四、五个金人装扮的弓箭手,正弯弓搭箭向他瞄准!

竹笠人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异,他用手中的柴刀环指着周边端着红缨枪拿着白蜡杆枪不敢上前的宋兵,口中喷涂着血沫,艰难地说道:“你们是朝廷的兵,吃的是百家饭,穿的是千家衣,现在鞑子就在眼前,杀鞑子,雪耻报……”

一阵尖啸声响起,又有几只利箭将竹笠人透胸穿过。

竹笠人身躯晃了晃,依靠了栏杆上,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几杆红缨枪顺势戳了过来,他那高大的身躯,连同断裂的栏杆上,一起栽入楼下的梅花丛中。

无数的梅英,和纷飞的雪花一起,盖在竹笠人尚未冷却的身上……

半柱香后。

二楼的门被缓缓打开了,从里面缓步出来一个尖下巴颏、淡眉细目的中年人。

“秦相!”见到来人,周边的卫兵纷纷放下刀枪,秉手施礼。

下面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