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科幻小说>仁宗养子:皇帝上岗也得看KPI> 第248章 司马君实知汾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8章 司马君实知汾州(1 / 2)

贝州平叛可以如此顺利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起码不会有人诟病到他和明镐身上去。

围而不打本是个不错的招儿,但是城里的无辜百姓势必会有损伤,届时不知道还要殃及多少人的生死。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当时的大王就敢那么做,还让他做成了。

司马君实之前不是没有找过他,都让他搪塞过去了。

咱的官途跟大王捆绑了,你们在朝堂之上公然叫嚣的时候就没想到过会有今时今日?

虽然此次赵允弼谋逆大案并没有牵扯到司马君实身上,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司马君实在其中扮演的什么角色。

所以官家直接就把吕从简给晋升为司业的位置上,赵宗晟直接成为国子监祭酒了。

而司马君实空出来的国子直讲则颁给了吕务简这位算学博士。

苏洵在东京城里名声大噪,一篇《六国论》更是被无数人追捧。

大家都知道苏洵这篇写得更好,但是没人会去找不自在的,因为赵曙赢比苏洵赢更具有价值。

这些日子,苏轼两兄弟被亲爹拉着又开始学习了。

“真羡慕阿姐,又进宫了。”

“真羡慕阿姐,不用读书。”

兄弟俩托着下巴,嘴里咬着毛笔,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姐夫何时回京啊?”

“某也想知道。”

“别发呆,最近爹爹很少管你们的读书问题,都懈怠了!”

听到两兄弟的对话,苏洵额头都见汗了,你等管大王叫姐夫?

之前他是宗室子,如今是大宋储君,地位不一样了啊!

“启禀阿郎,这是从蜀地送来的家信!”

“蜀地?”

苏洵起身从管家手上接过书信,“你先下去吧!”

这些家仆都是赵祯赏赐给他苏洵的,光是一篇出彩的《六国论》,赐下皇庄都不为过。

“爹爹,何人寄来的?”

“继续读你等的书,大人的事情少掺和!程家的信,怎么会是家信呢?”

程濬的信里口气很生硬,大致意思就是让他们出门在外不要轻易得罪那些不能得罪的人。

大概就是将程之才被绑票的事情算在了他们夫妻头上了。

将信纸塞回信封,苏洵去找到程氏,将书信交给她手上,“这是你大兄送来的家信,你看看吧!”

“之才被释放了?居然受到了如此大的刺激?官人...我们该如何帮帮他?”

“你自己继续往下看吧!我那里还有事儿,先走了。”

见苏洵如此冷漠,程氏有些不认识他了。

但是越往下看越是心惊,这大兄的话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真的是自己得罪了什么人不自知,导致了程之才被人报复?

她思来想去,最后想到了赵曙身上。

如今苏洵算是在东京城里站住脚跟了,但是与大宋储君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当初苏八娘被召见进宫的时候,程氏不是没有幻想过苏家的将来,但是被苏洵一口回绝了。

直到苏涣送来程家的家书,程氏才知道自己的愚昧到底是得罪了什么人?

每天活在提心吊胆里一段时间,得知外甥程之才被释放回家,一颗心才算是落了地。

但是看到大兄那巨大篇幅的诘难,她终究明白自家官人当初那番话的意思了。

什么强强联姻,不过是程家要想捆绑住苏家的手段而已,但是一旦出现不可控的情况,程家会毫不犹豫的抛开苏家。

这就是苏洵一直瞧不上他们程家的根本原因。

程濬的书信石沉大海,文彦博的书信也是泥牛入海没有回应。

此刻在太原府待命的司马君实有些不耐烦起来了,再不回京,自己的仕途可就要堪忧了。

难不成继续留在太原府当个私塾先生不成?

京城才是他的舞台。

“司马直讲,这是刚刚从吏部送来的公函,请过目。”

“什么?为何会如此?”

值房里传出司马君实不可置信的声音,不光是吏部免去他国子直讲的任命,还有赵允弼谋逆失败的消息。

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以此在告诫他,小心做事。

官家什么都清楚,什么都知道。

之所以没有继续扩大化,只有他自己清楚什么原因。

一次不忠,终身不用。

“司马直讲,你在这里啊!”

“有何事找某?”

“知州找你过去,应该是好事儿,听闻汾州爆发民乱,虽然已经镇压下去,但是文宽夫这次是踢到了铁板。”

“到底发生了何事?”

“司马直讲去了就知道了。”

先是免去了他在京城的工作,接着让他去汾州救火?

起码也该让他知道有什么坑可以避一下啊?

堂堂文彦博都栽了的汾州,自己去就一定没问题吗?

至于文彦博已经收到了吏部的任免公函,让他即刻启程前往莫州,也就是任丘一带赴任。

自从得罪了赵曙后,文彦博的官声越来越差,官越做越小,如今更是直接派往了边境一带。

若是辽人南下牧马,莫州必定首当其冲。

莫州是进京的交通要道。

原本以为宋庠与赵曙的赌约完成后,宋庠会被官家厌弃,加上夏竦的事情败露,枢密使悬而未决的时候,他文彦博只要活动活动,还是很有机会回京述职的。

但是随着王贻永和梁适的名字传出来后,文彦博越发的急躁起来。

“启禀官家,贾相公老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