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白茶传说> 二百三十一 盘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三十一 盘瓠(1 / 2)

在一次外敌入侵凤凰山时,盘瓠王不幸被毒箭射中身亡。三公主遵循之前的忠告,带领族人逃至公鸡鸣叫之地,并在该地开荒种地,继续生活。

盘瓠王生前还曾被派往会稽山为王,号称盘王。他与三公主生有六男六女,高辛帝赐予他们不同的姓氏,成为瑶族最早的十二姓。尽管已经成为王,盘瓠王依然保持着勤劳朴实的生活方式,教育子女狩猎和劳动。

原来这畲族人也是和他们一样,从远古而来。

白茶一行从瑞云寺回来途中,内心对那畲族人就生出了诸多亲切感。

山高路远,畲族人喜欢居住在山里,因而也自称“山哈”。

从瑞云寺下来,不由慨叹,或者山高路远,怪不得畲族人要自称“山哈”,的确是居住在山里的人。

……

因为白毫银针成为新一届的茶王,陆羽也因此有了新的身份:长溪县茶商会会长。

在陆会长的带领下,长溪县的茶业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

陆羽上任之初,便召集了所有茶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茶文化研讨会。他邀请了来自各地的茶学大家、制茶高手,甚至是诗词名家,共同探讨茶文化的精髓和未来发展之路。在会上,陆羽挥毫泼墨,以诗意盎然的语言阐述了他的愿景:“吾等不仅要种茶、卖茶,更要弘扬茶文化,让天下之人共品茶之韵味。”

为提升茶叶的品质,陆羽倡导茶农们采用更加精细的制茶工艺,并且亲自编写《白茶经》一书,详细记载了长溪白茶的种植、采摘、制作等各个环节的技巧。这本书迅速在长溪县茶农中传播开来,成为他们种茶的“圣经”。

在陆羽的带领下,长溪县的茶商们开始尝试跨界合作。他们与当地的文人墨客、艺术家联手,共同创作了一系列以茶为主题的诗词、画作和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茶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茶艺。

陆羽还非常注重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他经常在各种场合举办茶艺表演,向人们普及茶知识和茶道技艺。他还组织了一些茶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在陆羽的带领下,长溪县的茶业蓬勃发展,茶叶品质大幅提升,销量也节节攀升。他的举措不仅让长溪县的茶商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让传统的茶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长溪白茶因着陆羽会长的关系,迅速发展壮大,而长溪曾经主打、走俏的红茶、绿茶类茶商颇有怨言。

在长溪县,陆羽会长对白茶的推广不遗余力,其名声和影响力也随着白茶的传播而日渐扩大。然而,这股新风潮却引起了那些以经营红茶、绿茶为生的商家们的不满。他们在茶市的角落里,私下抱怨着陆羽的举措,认为他的改革打破了长溪茶业的平衡,使得他们的生计受到了威胁。

“陆羽此举,实在是偏颇至极!”一位名叫裴宏的红茶商人愤愤不平地说道,“他一味地推崇白茶,难道忘了我们红茶、绿茶才是长溪的根基吗?”

“不错,他只顾自己的喜好,将白茶捧上天际,却不顾我们的利益。”另一位绿茶商人沈翔接口道,“我们这些年来苦心经营,才有了长溪茶的名声,现在却要被他所颠覆。”

“哼,陆羽不过是仗着自己是会长,便可以为所欲为。”裴宏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个法子,让他知道长溪茶业非他一人说了算。”

沈翔沉吟片刻,低声道:“我听闻陆羽近日又要举办一场茶会,邀请四方宾客品鉴新制的白茶。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让他的白茶颜面扫地。”

“哦?你有何妙计?”裴宏好奇地问。

“我们可以在茶会上暗中替换掉他的白茶,让宾客品尝到劣质的茶叶。”沈翔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这样一来,陆羽的白茶名声必定大受影响。”

“好计策!”裴宏大笑,“不过,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人选,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这计划。”

“此事不难。”沈翔自信地说,“我有几位心腹,擅长此道,定能成功。”

两人商议已定,便开始暗中布置起来。他们找到了几位可靠的手下,让他们在茶会上负责端茶递水,趁机将白茶换成了普通的茶叶。

茶会之日,陆羽毫不知情,依然热情地招待着各位宾客。当轮到白茶登场时,他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宾客们品尝后,脸上的表情似乎并不如预期般满意。

陆羽心中一惊,急忙亲自品尝了一下,果然发现这并非自己精心制作的白茶。他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而在场的宾客也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这时,裴宏和沈翔相视一笑,心中暗自得意。

茶会结束后,陆羽立刻召集了所有的仆人,严查此事。在白茶娘子的提醒下,那几位暗中使坏的手下被揪了出来,而他们的幕后主使裴宏和沈翔也很快暴露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对众人的指责,裴宏和沈翔无言以对,只得承认了自己的不轨行为。陆羽深深地叹了口气,对他们说道:“你们如此行事,不仅损害了我的声誉,更是对长溪茶业的一种伤害。我们应当团结一致,共同维护长溪茶的名声,而不是相互倾轧。你们以为我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长溪白茶吗?”

陆羽之所以夜以继日研制白茶制作技艺,还不是因为长溪县的茶种在制作绿茶、红茶等品类时,与李朝的其他绿茶、红茶品类代表茶不具有竞争性。

在李朝,长溪县以茶为名,其茶叶品种繁多,各具特色。然而,在制作绿茶、红茶等主流茶品时,长溪所产之茶却难以与当时赫赫有名的他郡茶种媲美。比如,若论及红茶,蜀郡的川红香郁浓烈,洞庭山的湖红色泽鲜艳透亮;谈及绿茶,碧螺春清香幽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