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恐怖灵异>午夜杂货铺> 第264章 不该出现的考古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 不该出现的考古队(1 / 2)

靠近大船,船身锈迹斑斑的样子更加明显了,巴着一层水生螺类的贝壳。

强子操纵小铁船到大船边上,熟练地固定住。

“两位老板,小心呐!”

“放心吧!”

登上大船,李文康差点滑倒,我赶紧伸手扶住他。

“这么滑啊!”

他举着手电往脚下一照,不禁吓一跳,天呐!脚下船板上满是水草,一股刺鼻的腥味扑入鼻中。

“这船还真是从水底浮上来的?”看得出,这一刻李文康心中的疑惑也到达了顶点。

“看样子是!”

“这也太邪门了吧!”

脚下黏糊糊的,俩人相互扶着朝船舱走去。

越靠近船舱,腥味越浓,我俩都忍不住捂住了嘴鼻。

通往船舱的金属扶手已经严重生锈,李文康想扶一下,立刻掰下一块。

脚下也传出“吱哟吱哟”物体碎裂的声响。

我俩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俩人进入到了船舱内,腥味已经强烈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我俩都死死捂住鼻子。

船舱分里外两间,外侧船舱的面积不大,李文康举着手机照了一圈,视力所见皆是一片狼藉。

看到并无特别的发现,俩人正想转身离开,忽听又是一声女人的冷笑。

我转身回头就看到一个浑身湿漉漉的女人蹲在墙角,双眼直勾勾地看着我,眼瞳是蓝色的,隐隐冒着光。

与其说是个人,倒是更像个人形怪物。

我赶紧掏出湛卢古剑横在身前。

谁知一眨眼,人形怪物又消失不见了。

“怎么了?”

身侧的李文康已经迈出一步,见我停住,又收回了脚。

长时间在这种黑暗环境中看实物,眼睛有些不舒服,我伸出左手揉了揉。

“没事!走吧!”

俩人又回到甲板上。

“糟糕!”

我满脑子都是刚才看到的一幕,被李文康这么一喊吓一跳。

“咋了,李哥?”

“强子这小子地道啊!刚才口口声声说等着咱们,可这才几分钟啊,就开船跑啦!”

我忙望向刚才小船所在的位置,果然小船不见了。

“这船好像变啦!”李文康又是一声惊呼。

顺着他手指,我就看到船甲上的水草全都不见了,而且船板明显新了不少,还是干燥的。

再仔细看四周,整艘船也不再是刚才锈迹斑斑的破败样子。

而是一艘比较干净的半成新的船。

我大脑一刹那的空白后,似乎猜到了怎么回事。

顾不上对李文康解释,我赶紧返回到船舱。

果然,船舱内的一切也变了。

小床、小铁桌子、小板凳,以及几样简单的家具和用品,另外还有一大堆被防水布盖住的东西。

一眼便可见生活的痕迹。

这显然不是刚才我们刚刚登上的那艘船,或者说还是同一艘船,只是时间变了。

应该是类似结界或者异度空间的现象。

“兄弟,这到底怎么回事?船怎么忽然变了!”

“别急!这还是那艘船,只是现在回到了船没有沉到水底之前的样子。”

“啊!这是穿越了?就像是电视剧里演过的一样?”

我也不知道该具体怎么解释,便点点头:“应该差不多吧!”

“怎么会这样!”

“我也有点懵——难怪刚才强子不让咱们登船,还说这是一艘鬼船!”

李文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道冯哥他们也遇到了类似的经历?难怪电话一直打不通,所有人都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听他这么一说,倒还真能解释这一切。

这么说,此时的冯红林遇到了我和李文康一样的经历,可能在另一个时间。

也就是说,想找到冯红林他们,必须弄清楚眼前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然后解开谜团。

不管怎样,眼下也算是找到了线索,有了突破口。

想明白这些,我也随之冷静下来,并把想法和李文康说了说。

“那怎么办啊?”

“问题应该就在这艘船上!”

“对!”

俩人开始对大船进行地毯式搜素。

船上并没有渔网、鱼叉之类的捕鱼工具,说明并非是一条渔船。

船板上放着几个小板凳,还有烟缸,看来船上不止一两个人。

船舱内的橱子里有足够十个人用的碗筷和杯子,还有便捷式牙膏牙刷。

里侧船舱内更是挤满了小床。

看样子,人还不少,应该在5到10人之间。

桌子上放着一张报纸,我拿起瞅了一眼,这是一份国内挺有名气的科技周报,上面的时间是1998年。

难道这也一艘20多年前的船?

那么我和李文康此时所处的时间应该是1998年后的不久,看船内外陈旧程度,船被闲置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长。

“兄弟,你看这是什么!”

李文康掀起了船北侧的那张大防水布,下面露出七八个黑色和褐色的箱子。

箱子是长方形的,长度约50厘米,宽30厘米,厚度不超过25厘米。

摸了一下,箱子都是皮革的,再考虑到用了一层防水布盖着,说明这箱子内的物品怕水,应该也很重要。

这么一想,我赶紧说道:“知道箱子里是什么,应该就知道这是一艘什么船了!”

李文康点点头:“好!”

他弯腰伸手很熟练地打开了靠近自己的深褐色箱子,箱子被打开,看到里面的东西后,我略感失望。

竟然只是几样看似很普通的工具。

放大镜、测量仪、铅笔……

除了其中的两样我不认识外,其它工具都是常见的。

“这好像是做研究用的!”

李文康瞅了几眼,喃喃地说道。

我点点头,又一口气打开了另外几个箱子,都是差不多的工具。

“看来这是一艘科研船!”俩人几乎同时直起身体,李文康再次说道。

“这里是黄河入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