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极品皇太子> 第745章 战争状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5章 战争状态(1 / 2)

当天,李开就带着三千昱城军离开了昱城,开赴天行峡谷。

失去了作战的机会,他不但没有沮丧,反而非常兴奋。

离开前,顺风耳已经将他此次的任务交代明确了。

名为建造军营,迎接朝廷的援军,实际则是为了给殿下的秘密基地输送粮食打造一个掩人耳目的中转站。

能够被委派这件任务,说明殿下已经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这比任何战功都让他兴奋。

正好,他赶上了之前的那支运粮队,护送着苏云仙和余樱一起走。

傍晚时分,秦正到达了沧溟江大营。

今天太晚了,秦正没有去视察,隔天一早,他就带着人前往码头。

原本光秃秃的码头,现在已经被一圈石墙围住了,船只靠岸之后就会直接面临这些石墙。

这是码头的第一道防御机制。

而沧溟江其他地方水太浅了,要么就是崖壁,不适合大船靠岸,用小船登陆作战的话基本上就是在找死,现在的船都是人工动力的,岸上只要埋伏一队弓箭手,基本上多少人来,多少人死。

除非你的人数远远多余对手,并且不计伤亡,那倒是有可能登陆成功。

“殿下,这石墙很宽,可以站人,而且,上面有投石机,要是敌人真的敢进攻,投

石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噩梦的!”

何兴沉声说道。

“上去看看!”

秦正点点头。

何兴急忙带着秦正走上了石墙。

这石墙足有三米高,上面也有三米宽,确实摆放着十几架投石机,而且上面能走人,甚至能跑马。

“主要是时间太短了,否则,我们能将这里建造成一个要塞。”

何兴沉声说道。

“确实是,这里确要是建造成一个要塞,多少人都打不过来,等这仗打过之后再说吧!”

秦正点点头。

沧溟江水势汹涌,小船难渡,而大船能靠岸的地方属实不多,因此,每一个码头都是极其重要的,要是他有能力将每一个码头都建造成一个要塞,那么,齐国休想再进攻江南一步。

不过,防守,可不是他的风格,要是可以的话,一座要塞不用建才是最好的。

投石车能够投射一百多米,按照现在人工动力的船速,那种大船只要进入到射程当中,就等于走进了噩梦之地。

一百多米的距离,那些人工动力的大船,又不是顺流,恐怕需要数分钟才能走完,这数分钟,投石机能用火油坛子,将其变成火海。

随后秦正又巡视了一圈周围,确定没有更好的地方登陆,并且暗中都有人在监视,他也

就放心了。

“殿下,消息已经通过那些齐国的商人传开了!想必那吕新很快就会知道您在沧溟江大营!”

顺风耳说道。

“好,现在就看那吕新会不会直接冲我来了!”

秦正呵呵笑道。

现如今,齐军即将来犯的消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毕竟,就算他们不说,那些齐商也会将消息传出去的。

江南的百姓们难以避免的陷入了恐慌之中。

但是除了少量的百姓,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想过要离开江南。

能离开的,都是暗中家有余财的人。

普通百姓迁徙到哪里其实都是一样的,好不容易在江南盼到了好日子,他们自然不会想要离开。

“有靖王殿下在,有什么好怕的?上次齐军来了十万,还不是被靖王殿下打得落花流水?”

“就是,靖王殿下现在秦正坐镇沧溟江渡口,齐军根本就打不过来!有什么好怕的?”

“现在整个炎国谁不羡慕我们江南百姓的生活,真要是齐军打过来了,我愿意去参军,江南是我们的,我们不守护,谁来守护?”

“就是,我都多少年没有吃过饱饭了,如今日子刚刚好过,齐人就要来侵吞我们江南,我绝不答应!”

“只要殿下一声令下,我立即去参军,绝

不退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开始出现了这样的声音。

虽然大多数人还在惶惶不可终日,但是已经有无数的热血青年站了出来,只要秦正一声令下,他们立即就能投身军旅,为守卫江南做贡献。

刚刚过上好日子的江南百姓可再不想回到之前猪狗不如的日子里去了。

要是秦正败了,或者是走了,江南会不会立即就变成原来的样子了?

所以,为了保住他们的美好生活,他们是绝对不会退缩的。

哪怕对面的是齐军的十万大军。

有了这个群众基础,军粮的转运变得非常方便,到处都能见到帮忙的百姓。

并且这些人全都拒绝收工钱,完全就是义务帮忙。

不收工钱,那就管饭,反正秦正就一个目的,不能让百姓们吃亏。

整个江南在短短的几天时间中进入了战争状态。

运输队,担架队,砍伐队,火头军,打草队,乱七八糟的民间自发组成的队伍随处可见,军队过处,所需要的物资全都已经准备好了,完全不需要军队的人操心。

而且,没有人收银子。

战争还没开始,他们就有了充足的辅兵和物资。

甚至还有人知道了秦正他们需要火油,便使用古老的法子,大量的捕鱼

来熬煮鱼油。

总之,秦正他们的物资肉眼可见的充足了起来。

“殿下,民心可用啊!”

顺风耳感慨道。

“是啊,殿下,我虽不曾参与过战争,但是每逢大战,百姓大多想方设法的逃生,像江南这样,百姓不但不逃生,反而竭尽全力帮忙的场面,我从未听说过,就连史书上,都没有这样的事迹提及。”

李贤沉声说道。

“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你对他们好,他们就对你好,你们记住,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以民为本,没有了百姓,什么贵族,什么高官?什么皇帝王爷?全都是狗屁。”

秦正沉声说道。

“是!”

顺风耳等人全都点头应是。

以民为本的好处,他们已经看到了。

事实证明,秦正在江南一年的时间,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他已经赢得了江南的民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