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开局假太监:女帝命我拿下皇后> 第422章 陛下可是在担忧粮草运输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2章 陛下可是在担忧粮草运输问题?(1 / 2)

“遵旨。”

陈冉、哥舒惊魂、何小洛三人领命后,退出了大殿。

宴会……也随之结束。

“你二人也跟着去北方,助何小洛哥舒惊魂一臂之力。”

“是,大人。”

为了保证行动的顺利,李九道秘密派遣穆封和陈楚默两位圣境高手随行,前往突厥。

所有人不知道的是,大秦与突厥的战争,看似是一场无足轻重的战争,但由此引发的一场革命,却改变了天下的格局。

当然,这是后话。

————

第二天。

李九道依次拜访了太后苏润、贵妃苏菲,未过门的萧婉儿后,来到了赵蕊所在的宫殿。

“臣李玄见过娘娘。”李九道微微躬身行礼道。

赵蕊快步来到李九道身边,亲手将其扶起:“李大人,快快请起,我可不敢受您如此大礼。”

“娘娘说笑了。”

“臣永远是陛下和各位娘娘的臣子。”

李九道轻轻一笑,站起身来,顺手还摸了一把赵蕊的小手。

嗯。

还是那个感觉。

很柔软。

要是晚上好好摸一摸就更好了。

“坐吧。”

赵蕊俏脸一红,调侃道:“你李玄现如今可是大红人呢,宫内的太监、宫女说的都是你的故事。”

“哪个奴才敢乱嚼舌头,看我不打断他的腿。”李九道也假装生气的说道。

“咯咯咯。”赵蕊笑得花枝招展的。

二人闲聊了一会儿后,李九道正色道:“娘娘,您身上的蛊虫……”

“暂时被压制住了。”赵蕊随口道:“短期内,应该不会发作。”

闻言,李九道眉头一皱:“难道连蜀山蛊王都无济于事?”

看样子,这背后之人不简单呐。

赵蕊道:“蛊毒要是那么容易解开就好了,据蛊王所言,我体内的蛊毒十分特殊,他暂时还不能解开。”

“春申子呢?回去了?”李九道问。

“嗯。”赵蕊点头道:“他说要找一件宝物,或许可以引出我体内的蛊虫。”

哎!

李九道无奈的叹了口气。

“我能感觉到,他们近期就会和我联系。”赵蕊突然道。

“为何如此说,难道你们互相之间有联系暗号?”李九道问。

“没有。”

赵蕊摇摇头:“但……我能感觉得到他们已经到了咸阳城。”

“我会派人盯着。”

李九道眼眸一冷:“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安排这一切。”

“晚上在我这里用膳吧。”赵蕊小脸微红,提议道。

李九道嘴角一咧:“娘娘相邀,李玄自然奉命。”

一夜无话。

二人相拥。

————

几天后。

章台宫。

一样的高台之上。

站着一样的人——李九道和秦宁。

秦宁双目无神的望着前方,美眸不时地蹙起,绝美的容颜迟迟没有舒缓。

见状,李九道轻声问道:“陛下可是在为北方战事烦忧?”

“没错。”

秦宁轻轻点头道:“有司马将军和黄金火骑兵在,北方无虞,加上现如今逐渐成长起来的巅峰营、山字营、陌刀军和惊魂营,北方的防御体系基本完成。”

“但……有一事,却一直让朕夜不能寐。”

“敢问陛下担忧之事,可是粮草运输问题?”李九道问道。

“嗯。”

秦宁道:“现如今,有河东王镇守河东,将粮草运往前线问题不大,但,从中原、关中、蜀中、江南四处粮草肥沃之处距离北方前线路途遥远,道路艰险,到达前线时,剩余的粮草不足出发时的六成,若遇到下雨或者其他天灾,可能不足三、四成。除此之外,还要耗费大量的民夫、士兵。”

“陛下所言极是。”

“有一件事情,臣早就想和您说了。”

李九道点头道:“此事若能成,陛下之忧患自然解开。”

“哦?何事?”秦宁挑眉看向李九道。

李九道说道:“东海一战,美索罗的猎鹰号虽然被我们击败,但是,猎鹰号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让我等前线将士胆寒!所以,自从战斗结束之后,臣一直就在想,如何让我大秦走上一条根本强大之路。如何让我大秦成为天下第一强国,无论是军事、军队、武器,还是百姓的生活,各个方面。”

说着,李九道从袖子里取出早就写好的奏折,恭敬的递了上去:“臣以为,我大秦当从农业、商业、工业、教育、福利、物流、交通等七大方面共同发展,使得我大秦走上一条根本强大之路。此为臣所拟之奏章,请陛下御览。”

秦宁接过李九道的奏章,仅仅看了几眼,便神色大喜。

“好,很好。”

“非常好。”

秦宁大笑着拍了拍李九道的手臂,当即宣布道:“来人,宣上官鸿、苏玄策、纳兰德、韩悝,以及六部尚书前来养心殿议事。”

说罢,秦宁还特意加了一个“快”字。

如此重要的国策,她肯定要召众臣一起商讨。

“等等。”

李九道叫住了秦宁,拱手道:“陛下,臣斗胆,可否邀请群臣到我府上议事?”

“你府上?”秦宁眉梢一蹙,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李九道笑着解释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若众位大臣看到臣府上的一些东西的时候,便会打开思路,畅所欲言,这样,才能更好的出谋划策。”

秦宁犹豫了片刻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就依你所言。”

一个时辰后。

大秦最顶尖的高层齐聚中车府令府邸。

能将这么多的大臣凑到一起,不难。毕竟,大秦的相国就有开府议事的权力,群臣去相国司空见惯。

但像这样,皇帝也来的,却是很少见到。

李九道故意没有将众人带入到府邸,而是先在府门口‘凉了’一会儿。

“好热啊,李大人,这么热的天气,将我们叫来有何事啊?就不能等到晚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