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恐怖灵异>麻衣风水师> 第159章 玄武破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 玄武破煞(1 / 2)

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武破煞

我刚才使的这一手,名叫玄武破煞,这是爷爷教我的法子,能够破解煞气挡风。

玄武乃是乌龟和蛇的结合,风水师眼里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乌龟驼蛇。不管是乌龟还蛇,都能够吞天地气息,自然也包括地煞风水形成的煞气。

蛇不好找,但乌龟好找。

只不过,这是万箭穿心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的风水煞气,我无法根治,除非重新将这十字路口改道。

但这显然不可能!

然而风水之术变化万千,就算无法改变固有的环境,但也能偷龙转凤,把万箭穿心形成的风水煞气转移到其他人头上。

只是这种伤天害理之事,谁也不愿意去做,做了只会落下五弊三缺的报应。

要让吴婶儿一家人彻底摆脱风水煞气的影响,最好的办法,一是卖房子,二是将所有朝着太阳升起的窗户和阳台全部封死。

前者很显然不可能,吴婶儿两口子辛辛苦苦打工攒钱,好不容易才买下了这套二手房,要是卖了他们去什么地方居住?

吴婶儿也感受到了屋里凉爽的风,激动的问我:“小陈先生,是不是没事儿了?”

我摇了摇头,说:“吴婶儿,这不过是暂缓之计而已。想要彻底摆脱风水煞气的影响,你要将所有朝着太阳升起的窗户和阳台封死,如此才能永绝后患。”

吴婶儿一听,没有任何疑虑,说她马上联系她的工友,让他们帮忙拉些砖过来,将窗户封死。

吴婶儿没想到事情会这么简单,简单的让她有些不放心,于是试探性的问我:“小陈先生,把窗户和阳台封死就真的没问题了吗?”

“嗯。”我点头笑道:“吴婶儿,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话,半年之后你再给我报酬。”

吴婶儿闻言,不好意思的说道:“小陈先生,你别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真的受够了,每天都是担心受怕。”

我笑着说了一句没关系,吴婶儿连忙把钱拿了出来,还是先前那两万块钱。

我只收了两千块钱,说:“吴婶儿,这是我们陈家的规矩,说多少就多少,绝不会多要一分钱。以后有机会的话,帮我宣传一下。”

“嗯!”吴婶儿重重点点头,说她一定会给我宣传。

见我要起身告辞,吴婶儿又道:“小陈先生,你帮了这么大的忙,吃顿中午饭再走吧。我把那两只乌龟宰了,和老母鸡一起炖了。”

吴婶儿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我差点忘记了那两只吸收了风水煞气的大乌龟。

这两只大乌龟吸收了煞气后,眼睛变的一片血红,乃是不祥之物,要是把它们给吃了,肯定会招霉运,轻则生病一场,重则身体残疾。

我得把它们带走,找个偏僻的地方把它们放了。

这并非是我胡说八道,故弄玄虚。不管是用于风水还是法事的动物,施法者最后都会将它们放生。

它们是无辜的,但它们肯定和受害人有缘分,不然的话,施法者也不会找到它们,帮助受害人消灾破损。

换句话说,施法者找来的动物承担了受害家庭承受的灾难命格。就像吴婶儿家一样,它们一直受到风水煞气的影响,使得家里人频发邪事。

而我让她去买来的两只大乌龟,吸收了困扰吴婶儿家的煞气。真要说起来,那两只乌龟还是吴婶儿的恩人。

但正如我刚才所说,这些被施法者改变了命运的动物,乃是不祥之物,谁碰了谁倒霉,说两个爷爷告诉我的真实列子。

第一个列子,在西南地区某个小山村,村里有两口子在工地上干苦力活,后来不小心机器发生了故障,两口子出了意外,当场死亡。

像这种非正常死亡的类型,叫横死。而在丧事先生眼中,出现横死命运,那就要举行砍八烂的法事,就是为了砍掉横死命格,避免连累到死者的家人。

而在举行这种大型法事,需要动物,通常选用鲤鱼。目的是为了把横死的命格转移到鲤鱼身上,等法事结束后,丧事先生会斩断鲤鱼的尾巴,然后放进河里放生。之所以斩断尾巴,是为了让鲤鱼不能回头,把厄运带走。

这种参与过法事的鲤鱼,眼珠子是红色的,在水中没有天敌。当然,除了人类。

不巧的是,几年后,有一个钓鱼人把这条没有尾巴的鲤鱼钓起来了,还长到了七八斤重。

那人把鲤鱼带回去宰了,请了朋友来吃饭喝酒。结果第三天那钓鱼人就在河边摔断了腿,至于那几个吃了鱼肉的人,最后都生了一场病。

第二个列子,这事儿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个大城市。

那里的人比较相信风水,其中有一户大户人家迁坟出了问题。被卖坟地的人玩了一道,把葬过人的坟地卖给了那大户人家。

迁坟过后,大户人家家里便发生了几件怪事,但都是不好的事情,生意受损,后代夭折,身体也出了问题。

后来这大户人家找了风水高人来帮忙,那风水高人去了一趟坟地,一眼看出坟地有问题,说那坟地以前埋过人,虽说骸骨被人挖走了,但怨气融入了地气。要是没有清理干净,贸然下葬的话,会连累后人。

于是那风水师让大户人家去买了九只乌龟,并且将乌龟放入坟地,足足关了七七四十九天。挖开之后,一只乌龟都没有死。只是那九只乌龟身体颜色发生了变化,通体发黑,眼睛血红。

那风水先生说妥了,便让大户人家重新把人埋下去,并且亲自带走那九只乌龟将其放生。

大概过了两年左右,当地有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