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女神征服系统> 第341章 众志成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1章 众志成城(1 / 1)

大使一愣,随后大笑着离去。

看到他离去后,仓慈、张就等人才走了出来,说道:“真有把握?”

王允点了点头,“如果我估计的没错,西域联军的实力是比不了吕布军的。而马腾的武威军只是装备了咱们的武器,使用了咱们的后勤补给系统,就已经可以碾压吕布军了,何况咱们敦煌国防军?”

仓慈、张就互相看了看,说道:“先生,如果败了,咱们多年的努力就全部付诸东流了啊!”

王允道:“如果这都败了,只能说咱们这么多年根本没有怎么努力!好了,太守,动员全军吧!”

************

东汉时期受生产力的限制,难以供养一支常备军。一旦天下大乱,我们常常看的是几个豪强花些钱,招募一些无业游民、本乡农民,发给他们武器,然后冲向战场。这些士兵缺乏后勤、没有受过训练,没有配合,至于理想信念就更谈不上了。所以才会一触即溃。

而王允在敦煌建立的国防军则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封建军队。这是一只按他的理念打造的现代化军队,不像其他诸侯搞得一边种田一边打仗的屯田部队,更不是那些突然召集起来的散兵游勇。

他们不务农,不经商,什么也不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从事的就是训练,无休止的训练、演戏,学习、提高。高强度的训练使他们飞快地成长。

敦煌开垦的农田被直接分给了敦煌的百姓,还有从中原涌来的灾民。分到农田的家庭出一到两人参加国防军,积累军功,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因为土地的关系,因为这些军人背后就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因此往往更够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也更忠诚。

这支军队不分民族、不分地域,有羌族人,有匈奴,有汉人,粟特,也不分地位,里面既有马超、马岱这样的豪强官二代,也有鄯善之前释放的奴隶。只要愿意进来,敦煌的大门就向所有人敞开着。只要承认大汉,愿意遵守大汉、敦煌的律令,遵纪守法,愿意做出自己的贡献,都可以加入这支军队。

敦煌府收税,然后将一部分钱投入军队建设,这支军队的待遇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好,有些从中原逃难过来的人都说在敦煌当兵比在中原当官还好。

上好的棉衣、棉被,精良的武器,美味营养的食物,还有不断完善的医疗,令他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不过,国防军的要求也是最严格的。其选技训练标准甚至超过了著名的魏武卒。国防军的士兵的底线是披重甲、手执长戟,腰悬利剑,后负犀木大盾,带着50支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起码要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

而骑兵的要求更严格,甚至吃喝拉撒都要在马背上,能不眠不休连续行军三百里,才算合格。当然,敦煌马管够,一人三骑士标准,一人四骑士常态。

除此之外,敦煌还打造了一支高度畜力化的工兵队伍专门来负责运输粮草、组装攻城武器,搭建要塞,修复军需。

龟兹的大使听说王允只有两万人,自然不看在眼里。其他人也觉得太少了。

但培养一支这样的军队实在太过昂贵了。如果将一个国防军放到中原,最少也要消耗十户家庭才能供养。即便在敦煌,也消耗着三到五户家庭。两万人的常备军,一万人的后备部队,外加经常参加训练的民兵就组成了敦煌全部的国防力量。

“看,国防军真的要打仗了!”

“你看他们,长得真壮啊。”

“是啊是啊,你看小徐那肌肉,以前就是个一吹就到的小屁孩,怎么现在成了这幅样子。”

国防军的队伍正在城外集结,魁梧有力的士兵走过街道,引来人们的注目,尤其是敦煌的姑娘们,对着他们大呼小叫,争相围观,也不知道踩掉了多少绣鞋。

“不过,咱们能赢么?商队说这一次西域联军有二十万人呢。”

“唉,是啊,如果输了,咱们可怎么办啊?”

“是啊,听说咱们要出征,主动进攻呢,这太危险了啊。”

“如果军队输了,还能怎么办,拿起武器和他们硬干呗,我可不想过过去的鬼日子,谁敢打敦煌,老子就和他们拼命!”

“没错,和他们拼命!”

“要进敦煌,得看他们有没有命。”

“娃娃们,要是打不过,你们就回来。还有我们呢。”

敦煌的百姓嚷着喊着,这些都是他们的子弟,他们上阵,而且是劳师远征,当然感到担心。

听到他们的声音,几个士兵停了下来,对着百姓说道:“我们受敦煌府大恩,受百姓供养,如果还会打输,是我们没有本事。但我们不会输,我们会带着胜利回来。”

“要么带着胜利回来,要么不回来。”另一个年轻人笑着说道。

“总不能白吃你们的饭不是,放心吧,老人家,我们是敦煌国防军,我们保护你们。”

“有国防军而让百姓担惊受怕是我们的耻辱,这次老子不好好教训教训那些西域小国,还真当我敦煌男儿提不动刀了!”

“区区二十万人,全军出动,真的合适么?”

“是啊,我也感觉不合适,有点欺负人的嫌疑。”

“哈哈,没错。”

百姓们担心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国防军经历了怎样的训练,国防军这么轻松是因为他们早就见识过了西域和中原的军队。

长安的战斗他们已经化整为零地参与过,随着商队他们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西域国的军团。

他们的自信从来都不是盲目的,而是滴滴汗水铸造的,是不断的思考、比较、提升才有的结果。

这一战他们有信心。

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天天吃闲饭,早就让他们急不可耐地要证明自己了。现在就是机会。他们中的不少人早就想着扩大自己家的农田,早就想着当上将军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早就想着多赚些钱,让父母颐养天年了。

二十万大军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二十万个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