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大宋泼皮> 第446章 【大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6章 【大槊】(2 / 3)

温声道:“柔嘉真乖,今日不做生意了,爹爹带你逛瓦市子可好?”

“爹爹真好!”

柔嘉帝姬高兴的拍起小手。

关上书坊大门,赵桓牵着女儿的小手走在街道上。

沐浴着阳光,赵桓只觉从未有过的轻松。

先前看似惬意,实则提心吊胆,生怕被韩桢或三弟找到,半夜时常被惊醒。

今日,得了韩桢的保证后,悬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

老九赶着马车,欲言又止。

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陛下,就这么放过他?”

这就是亲卫的好处。

有些话旁人不敢问,他能问。

马车内传出韩桢的声音:“我已经得到想要的了,其他的无所谓。况且,有些人活着比死了更好用。”

“哦。”

老九挠挠头,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

想不明白,他索性不去想,问道:“陛下,咱们现在去哪?”

“去临淄!”

韩桢吩咐道。

“得令!”

老九应道,驾驶马车朝城外驶去。

如今,从益都到临淄愈发方便了。

水泥路从东门一直修到码头,再转乘客船,只需半日。

下午。

一艘客船缓缓停靠在码头,宽厚的木板从船头甲板铺在码头上。

数十名玄甲军率先登上码头,驱散围观百姓,负责警戒。

一辆马车下了船,在玄甲军的护送下,直奔县城外的军营而去。

相比起以往,如今的军营冷清了不少,却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寨墙之上,守备森严。

一队队身穿重甲的士兵,回来巡视。

军营深处的山中,江四娘握着笔,眉头紧锁,正在苦思冥想。

“四娘。”

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一连喊了好几声,江四娘才从沉思中回过神,面无表情的抬起头。

愣了片刻,她的脸上才浮现一层浅浅的笑意:“县长回来啦。”

“做算学题呢?”

韩桢瞥了眼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

“嗯。”

江四娘点点头。

许久不见,江四娘的性子愈发孤僻了,对他都惜字如金,韩桢也不知道当初这个决定,是好还是坏。

韩桢递过去一个木盒:“这些是国子监算学大师的手稿,特意讨来送与你。”

闻言,江四娘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多谢县长!”

韩桢沉吟道:“四娘可愿去京师?国子监有诸多算学大师,以你的资质,在那里定能进步神速。”

江四娘柔声道:“说起来,四娘本是一介丫鬟奴仆,本该端茶递水,铺床迭被,承蒙县长厚爱,才能有如今的好日子,四娘心里感激的很。”

“来火药工坊,也是四娘自愿的,县长不必自责,我性子孤僻,现今的日子反而自在惬意。”

韩桢轻笑道:“如此也好。”

“嗯。”

江四娘点点头。

见她没有谈性,韩桢说道:“你且看着罢,我自己逛一逛。”

火药工坊还是老样子,这个地方和有趣不搭边,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枯燥,乏味。

好在吃喝不愁,且俸禄丰厚,匠人们也都能忍受。

巡视一番后,韩桢出了军营,转头去往小王镇。

小王镇愈发繁华了,但碍于人口和地理位置,发展也逐渐进入瓶颈期。

毕竟是个山坳,远离官道和渡口码头,潜力有限。

与朱正则闲聊了一阵,他来到半山腰处的铁匠铺。

他记得当初,铁匠铺还很简陋,学徒也只有寥寥两三个。

而今,铁匠铺也盖上了大院子,十几号学徒光着膀子,挥舞着铁锤,砸在烧红的熟铁上。

一时间,火星四溅。

其中一人个头不高,却极为壮硕,浑身上下的肌肉被汗水浸湿,仿佛抹上了一层油光。

就在这时,一名抱着头巾的小妇人端着碗水走来。

小妇人柔声道:“石头哥,歇一歇罢。”

“好。”

石头憨厚一笑,接过碗三两口喝光水。

趁着这个时候,小妇人拿起湿帕子,动作轻柔的擦拭着石头脸上的汗水。

小妇人姿色平平,甚至看久了还有些丑,但一双目光中,却满是柔情蜜意。

石头静静站在那里,咧着个嘴傻乐。

擦拭完汗珠,小妇人叮嘱道:“石头哥,俺蒸了些炊饼,在锅里热着,饿了就去吃些。”

“俺晓得。”

石头点点头。

韩桢就这么静静站在门外看着,一直等到小妇人离去后,才开口唤道:“石头。”

石头四下张望,当看到韩桢后,双眼一亮,立刻迈开步伐冲了出来。

“韩二哥!”

石头高呼一声,伸手想要抱住他。

只是下一刻,他整个人又顿住了,讪讪地收回手。

见状,韩桢问道:“怎地了?”

石头挠挠头,一本正经道:“二娘说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