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大宋泼皮> 第384章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2 / 3)

演一遍旧事,将我等推去送死,他自个儿跑路。北方也去不得,金人随时都会南下,兵灾不断。西北乃是苦寒之地,更加去不得,你们身子弱,去了西北只怕熬不了几年。”

“思来想去,唯有山东了。韩桢此人很有手段,将山东之地治理的不错,气候也适宜。”

他看过青州日报,还不止一份,对山东有些了解。

尽管朝廷刻意将山东妖魔化,可若真是人间炼狱,为何无数商人上杆子去山东去做生意,无数流民跑山东讨生活呢?

他带的金银财宝虽不多,但足够他们一家人过上一辈子富裕日子。

赵桓甚至都想好了,到时候开一家书坊,闲来读读书,养养鱼,别提有多惬意了。

“好罢。”

听了赵桓的解释,朱琏稍稍安心了些。

一家四口饿坏了,一锅烧糊的粟米饭,基本被吃了个精光。

赵桓与朱琏累坏了,平日里一天恨不得沐浴三次,今日却连脸都懒得洗,便进屋歇息了。

翌日。

天一亮,赵桓一家便起床了。

留待朱琏在家做饭,赵桓怀里揣上一锭银子,出门踩点了。

溜达到鹩儿市,他发现竟有一些小贩出摊了。

欣喜之下,立马坐到摊位上,叫了一碗汤饼。

一碗汤饼,吃的赵桓差点流下眼泪,吃完之后,他说道:“掌柜,劳烦再来三十个炊饼。”

有了炊饼,谁还吃那粟米粥。

小贩笑呵呵的说道:“客官稍待,俺这一笼炊饼,还没蒸好。”

“嗯。”

赵桓点点头,坐在摊位上。

四下看了看,他假装随意的问道:“掌柜,如今可能出城?”

小贩答道:“能是能,不过需开封府开具的凭由。”

凭由?

赵桓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糟了,忘了这一茬!

没有凭由,纵然逃出东京城,也去不得山东,进不了郡县。

赵恒装模作样道:“京师这般多百姓,府衙能忙得过来?”

小贩忙里抽闲的说道:“自然忙不过来,据说太学的太学生都被请去帮忙了。”

赵桓心急如焚时,面上却佯装镇定,继续问道:“去城外探亲也需凭由?”

“只要不出开封府,就不需凭由。”

小贩摆摆手,解释道。

另一桌的食客说道:“你们可知道,官家逃走了。”

闻言,赵桓心中一惊。

小贩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道:“逃走了?”

那食客答道:“没错,据说皇宫里有密道,二郎爷爷杀进外城的时候,官家顺着密道逃出了城。”

小贩调侃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哈哈哈!”

这番俏皮话,顿时引得一众食客哈哈大笑。

赵桓听的是又惊又惧,待炊饼蒸好后,付了钱便匆匆离去了。

回到小院,朱琏正与两个孩子吃早饭。

朱琏招呼道:“夫君快来吃些罢。”

“我吃过了,给你们带了炊饼。”

赵桓说着,将抱着炊饼的布包放在桌上。

听到有炊饼吃,两个孩子立马放下筷子,解开布包,拿起一个便咬。

见他眉头不展,朱琏关心道:“夫君,怎地了?”

赵桓将凭由之事说了一遍。

朱琏当即慌了神:“那……那怎么办?要不还是去南方罢。”

“我不去,要去你去。”

赵桓板着一张脸。

沉默了片刻,赵桓说道:“不管如何,得先逃出东京城,皇宫密道之事已经暴露,一旦韩桢发现密道所在,定然会顺着密道找到我们。”

“夫君,奴都听你的。”

朱琏到底是个女子,此刻完全没了主见。

“现在就走!”

赵桓拍板道。

他到底不傻,将金银分开藏在四个人的身上,又把剩下的炊饼带上后,一家四口出了鸡儿巷,直奔陈桥门而去。

隔着老远,便看到城门处把守着重兵,进出城门的百姓,排起长长的队伍。

朱琏眼中闪过一丝惊慌,赵桓也好不到哪去,腿肚子开始发颤。

排了小半个时辰,总算轮到他们了。

一名青州军拦住他们,上下打量了赵桓一家,问道:“去往何地?”

赵桓战战兢兢地答道:“回军爷,俺们回祥符探亲。”

那士兵指了指他的身后的包裹:“背上的包打开。”

赵桓咽了口唾沫,取下包袱打开。

见里面都是炊饼,士兵摆摆手:“走罢!”

“啊?”

赵桓一愣。

青州军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啊什么啊,赶紧走,别挡着后面的人。”

“多谢军爷。”

赵桓心头涌出一阵狂喜,重新绑好包袱后,快步走出城门。

一路出了城门,他们脚步不停,生怕会有追兵。

一连走了将近一里地,才停下来歇息。

看了眼身后京师的方向,赵桓有些不可置信,竟如此轻松的就出城了。

事实上,韩桢压根懒得理会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