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大宋泼皮> 第266章 【李卿真乃朕之子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6章 【李卿真乃朕之子房!】(2 / 3)

之前,李邦彦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个开心果。

今天这席话,却是让宋徽宗刮目相看。

李邦彦躬身一礼,语气真挚道:“为陛下分忧,乃是微臣分内之事。臣出身卑微,声名狼藉,承蒙陛下厚爱,赐予高官厚爵,臣无以为报,如今时局动荡,陛下寝食难安,臣自然要为陛下排忧解难!”

自打上次借着传话的机会,坑了王黼一次后。

官家果然对王黼疏远了许多,虽未贬官处置,但任谁都看的出来,王黼已失了恩宠。

李邦彦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花重金聘请众多闲赋在京,等候实缺的进士,群策群力,这才想出了这条计策。

果然,这番话把宋徽宗感动坏了,只觉自己没看错人。

“爱卿忠心可嘉!”

赞赏了一句后,宋徽宗迫不及待的问道:“只是这和谈招安,是个甚么章程,爱卿可有对策?”

李邦彦早有腹稿,答道:“如韩桢这般反贼,手握重兵,山东之地几乎尽入其手,普通招安之法,怕是用不上了。”

“爱卿言之有理。”

宋徽宗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招安,能给什么官职?

顶天了也就是封王。

说句难听点的,人家现在都有称帝的资本了,还能看得上你赵宋封的一个王爷?

逗呢?

李邦彦说的口干舌燥,上前端起案几的茶杯,一饮而尽。

宋徽宗也不恼,主要是这厮干的混账事太多了,他早就习以为常。

当着后宫嫔妃与帝姬的面,宽衣解带都干得出来,喝杯茶怎么了。

抬手擦了擦嘴角的茶水,李邦彦继续说道:“此次和谈,重点有二。一则是罢兵止戈,二则是不得称帝!”

罢兵止戈,是重中之重。

不得称帝,也同样重要,一旦韩桢称帝,那赵宋的脸面可就彻底丢光了,威严尽失。

当初方腊造反之初,宋徽宗其实没那么在意。

直到方腊称帝之后,才彻底愤怒,直接征调十万西军平叛,以雷霆手段,迅速将其镇压。

因为,这个先河不能开,一旦开了,只怕又会重演五代十国的旧事。

“不错!”

宋徽宗附和一句,而后话音一转:“可我大宋,又该付出甚么代价?”

李邦彦答道:“不外乎赔些钱粮罢了。”

赔款这种事,赵宋可太熟了。

而且,不管是赵佶还是朝堂之上的群臣,都认为赔款止戈,是稳赚不赔。

因为以青州贼展现出的战力,一旦继续打下去,短时间内是分不出胜负的。

如果拖上个三五年,损耗的军费,以及折损的士兵,都远超赔款数倍,甚至是数十倍。

当初正是出于这个考量,当年宋真宗才签下了檀渊之盟。

从成本上来说,确实没问题。

宋徽宗担忧道:“就怕那韩桢狮子大开口啊!”

李邦彦答道:“臣打听到,那韩桢年岁不足二十,尚未婚配。若陛下能赐婚一位帝姬,既能彰显诚意,又能结为亲家。届时,他韩桢成了陛下的女婿,再怎么闹,那都是陛下的家事了。”

“着哇!”

宋徽宗一拍大腿,面露惊喜。

一旦赐婚成功,那韩桢就是他女婿了,一句家事便可解释。

哪怕山东之地已经改姓韩了,但却保住了赵宋的脸面。

是的,面子很重要。

一如檀渊之盟,为了保住面子,让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岁币从五万两白银,十万匹绢,足足翻了一倍。

李邦彦添柴加火道:“山东之地,给他又何妨,就当养了一支雄兵,往后未必不能为陛下所用。说不得,还可替陛下开疆拓土!”

“唔!”

宋徽宗越听越喜,脑中已经开始幻想韩桢替自己卖命的场景。

片刻之后,他问道:“该选哪一位帝姬,爱卿可有推荐?”

闻言,李邦彦脑中不由回想起方才在大殿之外,遇见的洵德帝姬,于是提议道:“臣觉得洵德帝姬正合适。”

“洵德啊!”

宋徽宗面露难色。

对于这个女儿,他是真心疼爱,根本舍不得。

犹豫了片刻,宋徽宗为难道:“爱卿可否换一个?”

见状,李邦彦解释道:“陛下疼爱洵德帝姬,天下皆知。正是如此,才能彰显诚意。并且,洵德帝姬温良贤淑,容貌品性皆是上上之选,那韩桢定然喜爱,对陛下也会更加敬重。若是换一个刁蛮些的,引得韩桢不快,反而得不偿失。”

“罢了罢了,为了我大宋江山,只能委屈洵德了。”

宋徽宗叹息一声,忍痛应下。

李邦彦心下得意,今日这番奏对,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只怕会更重。

哼!

王黼这狗贼,也敢跟爷爷斗,真是找死!

就在这时,却听宋徽宗吩咐道:“和谈之事,便全权交由爱卿操办。爱卿准备一番,尽快北上山东。”

“蛤?”

李邦彦傻眼了。

没想到绕来绕去,竟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北上山东?

只是想一想,李邦彦就觉得腿肚子一阵发颤。

李邦彦打了个哆嗦,赶忙婉拒道:“这……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