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大宋泼皮> 第99章 【难怪人家能当县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章 【难怪人家能当县长】(2 / 3)

中闪过一丝笑意,朗声道:“今晚先委屈伱们在军营过了一夜,等明日便给你等搭建住所。大伙儿先坐着,稍后给你们放饭。”

这些战俘饿了一天,听到等会有饭吃,一个个立刻老老实实坐在地上,翘首以盼。

将近三千号人,光靠军中的厨子和几个帮工根本忙不过来,韩桢又命人去小王村唤来一些村民帮忙。

闻到米粥的清香,战俘们顿时开始躁动。

见状,韩桢大吼一声:“不要急,人人都有,分批次来。”

人太多,碗不够用,哪怕临时劈砍竹筒做碗,也只凑够了三百多个,只能分批次吃。

指望这些人能有纪律性,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韩桢提着马槊,成功震慑住了他们,随后指挥士兵将战俘们分成八批。

一人一碗,吃完立刻换下一批。

晚饭是野菜粥,粥不算特别浓,但也比他们平日在家中吃的要稠。

领到粥的战俘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稀里哗啦的吃了起来。

一名战俘吃完米粥,砸吧砸吧嘴,说道:“这韩二郎倒是讲信誉,说给俺们一口饭吃,还真给。”

“没吃饱,若是能再来一碗就好了。”

“你他娘的还想吃饱,做梦去罢。”

“就是,韩二郎算仗义了,这野菜粥比俺在家里吃的还稠上几分呢。”

吃饱,对于如今的贫苦百姓来说,是一件奢望。

哪怕是丰年,平日里配上野菜野果,也只能吃到五分饱。

若是年景不好,遇到旱灾水涝,能有一口粮食吃,不至于饿死,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忙活了近两个时辰,一直到戌正二刻,才总算让战俘们全部吃完了饭。

一碗野菜粥下肚,腹中有了些存货,总算不像先前那么难受了。

吃完饭,熬了一天的战俘们一个个困意上涌,干脆直接躺在地上睡了。

士兵们同样一天一夜没睡,但他们此刻却一点不困,反而无比兴奋。

只因发赏钱了!

韩桢站在库房外,手中握着一沓军功名单,两名村中书吏拎着一杆大秤。

战功今早便统计好了,割耳为功,加之互相监察,做不得假。

每念到一个人,两名书吏便拎着大秤开始秤钱。

于军站在人群中,翘首以盼。

也不知等了多久,终于听到韩桢念道:“于军,斩首四级,赏钱十六贯!”

“哗啦!”

两名书吏称重过后,将铜钱倒进一个箩筐里。

“多谢村长。”

于军拖着箩筐的手都在发抖。

十六贯啊!

这才参军几天而已,若是种田,得种多久才能攒下恁多钱?

一个时辰后,赏钱发完了。

多则如聂东,斩首加先登再加上职位赏赐,足有五六十贯。

少的也有十来贯。

眼见士兵们啃哧啃哧拖动着上百斤的铜钱,韩桢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铜钱实在是不方便,二十贯便有一百多斤,满满一大箩筐,既不好存放,搬动起来也费力。

他心里隐约有些想法,不过暂时事实不了。

领到赏钱后,士兵们兴高采烈,交头接耳的开始盘算该怎么花。

“聂东!”

“末将在。”

听到韩桢的呼唤,聂东赶忙抱拳应道。

韩桢沉吟道:“我打算扩军,明日从那些战俘中,挑选出三百青壮充入军中。”

扩军?

聂东迟疑道:“这……是否急切了些?”

韩桢解释道:“没法子,这群农民不全是被裹挟的,其中一小部分青壮手上沾过血,有过人命。放任他们做工,始终是个隐患。”

比如昨夜攻打县衙的那批青壮,就明显与其他起义农民不同。

这些人体验过烧杀抢劫的快感后,心已经野了。

眼下畏惧韩桢,可能会老实本分一段时日,等到时间一长,指不定就会干出什么事儿。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入军中。

同时,借着扩军的机会,让一部分军功出挑的老兵升任队正、都头。

毕竟升官这种事儿,不能总是一句口号,得让士兵们实质性的感受到。

聂东沉思了片刻,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点头道:“县长心思缜密,是某家考虑不周了。”

嗯?

韩桢挑了挑眉,略显诧异。

这厮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开始拍马屁了?

不过他也没在意,叮嘱道:“你辛苦些,今夜盯着点,若是这帮战俘闹事,不必手软。”

聂东保证道:“县长宽心,某家省的。”

交代完事宜,韩桢骑着战马回到小王村。

前院里,杨父等人还没睡,拿着把扇子坐在院里纳凉。

“二郎回来啦?”

“嗯。叔伯婶婶住的还习惯罢?”

“哈哈,怎地不习惯。托二郎的福,俺们也住了一回儿青砖红瓦的宅子。”

笑着与他们寒暄几句,韩桢穿过垂花门,来到二院。

大厅里,油灯散发出昏黄的光线。

韩张氏与安娘几名女子,正围坐桌上写课业。

课业是韩桢先前就布置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