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猫界游侠传> 第457章 铁川城太皓借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7章 铁川城太皓借粮(1 / 2)

太皓与符勇踏入正厅,只见一位气宇轩昂的男子端坐于高堂之上,他身着织金长袍,眉宇间透着几分英气与豁达,正是铁川城城主秦言。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陆离地洒在他的肩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太皓行至堂中,拱手一礼,言辞恳切,却不失城主风范:“北峰城主太皓,特来拜会铁川城城主大人,望城主海涵突兀之访。”

秦言站起身,面带微笑,回礼道:“闻名不如一见,太皓城主风采果然出众。今日光临铁川,必有要事相商,还请直言不讳。”

太皓坦诚以对,言语中透露出北峰城的困境与他作为一城之主的担当:“铁川城富甲一方,名不虚传,而北峰城却是另一番景象。战祸连连,加之天灾频仍,城中百姓苦不堪言,粮草殆尽,生计维艰。此行冒昧,实乃为解救北峰城万千生灵于水火,特来恳请秦城主伸出援手,借粮以济北峰之急。”

秦言闻言,面色凝重,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他缓步下阶,来到太皓面前,以一种近乎友好的姿态,轻拍太皓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为难:“太皓城主,你的请求,我秦言岂能无动于衷?铁川城与北峰城,同属一片天地,百姓疾苦,我自当感同身受。然而,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

他微微一顿,环视周围,似在寻找合适的言辞:“近年来,铁川城虽看似繁华,实则亦有难言之隐。去年大旱,粮产受损,加之周边盗匪猖獗,频繁侵扰商旅,导致粮价飞涨,城中粮储实已不丰。更有,铁川城亦有众多百姓,需防备不测之需,一旦开仓借粮,恐引起市场动荡,民心不稳,后果难以预料。”

秦言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考量,他继续说道:“我并非无情,只是需顾全大局。但你我同为一方父母官,我愿意另辟蹊径,或可助北峰城一臂之力。比如,开放铁川城的市场,允许北峰城的百姓来此自由贸易,或是提供技术与种子,助北峰恢复农业生产。长远来看,这或比单纯的借粮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太皓城主闻言,面容上并无愠色,反倒是浮现出一抹理解与敬佩的微笑。他深深一鞠躬,态度依旧不卑不亢,言语中流露出对秦言立场的理解与对未来的乐观展望:“秦城主之言,情真意切,考虑周全,太皓感佩于心。世道维艰,各城有各城的难处,我怎能不知?秦城主提出之策,实为长远之计,可见用心良苦,高瞻远瞩。”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继续言道:“北峰城虽一时困顿,但我相信,只要百姓齐心,加上铁川城的支持与合作,必能共渡难关。贸易互通,技术共享,此乃双赢之策,我北峰城百姓定会珍惜此机会,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今日虽未能直接借得粮草,但收获了铁川城的友谊与合作的橄榄枝,此行已不虚。太皓先行谢过秦城主,待北峰城稍有起色,必将铭记此恩,共谋发展,惠及两城百姓。”言毕,太皓再次行礼,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合作的期待与坚定。

太皓缓缓起身,衣袂轻扬,仿佛即便是离席,亦是江湖中的一道从容风景。符勇见状,连忙贴近,压低了嗓音,满是不解地低语:“城主,我们长途跋涉至此,未及深谈,怎可轻易言退?”

太皓目光深邃,望向窗外那一抹斜阳,语带释然:“符勇参军,秦言城主言之有理,且心意已明。强求无益,反失君子之风。今日虽未得粮,却获贸易之机,此乃暗中相助,不显山露水,更显铁川城主之智与仁。我辈行侠,需识时务,知进退,此番离去,非败也,乃谋略之始。”

言罢,太皓步伐坚定,迈向门外,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仿佛他所走的不是离开的道路,而是通往希望与新生的桥梁。符勇紧随其后,心中虽有不甘,但也被太皓的气魄所感染,明白真正的智者,懂得在逆境中寻找机遇,而非在一棵树上吊死。

步出正厅,阳光正烈,太皓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名于院中执着练剑的少年身上。少年汗水淋漓,却依然坚持不懈,那份对剑的热爱与追求,让太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共鸣。他缓缓踱步至少年身旁,目光中闪烁着对过往剑影生涯的追忆与感慨。

“少年,剑道之路,非一日之功,更在于心性与悟性。”太皓轻声言道,话语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味,仿佛能穿透尘埃,直抵心灵深处。

少年闻言,愕然抬头,目光中既有惊喜也有疑惑。太皓并未等他回应,便已轻展身形,融入了少年的剑影之中。他随手摘下一根细竹,化为剑指,轻描淡写地在空中划出几道优雅的弧线,每一式都恰到好处地修正了少年剑法中的瑕疵,既保留了原有的灵动,又增添了剑法的韵味与威力。

“剑如其人,刚中带柔,方能收放自如。记住,剑招之外,更重要的是剑意与气韵的融合。”太皓边演示边讲解,每一字一句,都仿佛在少年心中种下了一颗武学的种子。

少年恍然大悟,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连贯起招式,竟隐隐有了脱胎换骨之感。他停下剑式,对着太皓深深一鞠躬:“多谢前辈指点,晚辈受益匪浅。”

太皓微微一笑,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剑道漫漫,勤勉不辍,他日你必能成就一番事业。北峰城有难,我等须速归,今日之缘,望你珍惜,剑下生辉。”

这一幕,恰巧落入了缓步而出的秦言眼帘,他目光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加快步伐,轻声唤住即将离去的太皓:“且慢,太皓城主,适才所见,您的剑指之法,颇有大家风范,难道城主也精于剑术?”

太皓转身,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那笑容里藏着过往的风雨与剑下江湖的沧桑,他徐徐言道:“诚然,此身虽寄于庙堂,却未忘江湖之志。我的剑术启蒙,得益于一位武林传奇大侠,他便是被誉为‘剑神’的玖丘前辈。在其门下,我虽只窥得剑道皮毛,却也足以让我在江湖风雨中,持剑而行,不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