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红色玛利亚> 877.军情六处在挖地道方面,是地道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77.军情六处在挖地道方面,是地道的(1 / 2)

一天前,刚经历过被轰炸的科威特军事基地,立马组织起抢救工作,无数的士兵化作工人四处抢救。

除了极个别已经救无可救的人之外,大部分伤者都被他们有组织有效率地营救出来。

对于苏联的突然轰击,且又是无征兆的远距离打击,英军上下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

英军指挥官立即将这里的情报信息发送给伦敦,尔后便展开会议,将大部分的上级军官都召集到会议室内。

当会议开始时,英军指挥官便开门见山的,将问题的重点摆在所有人面前。

那就是,苏联人的下一次打击,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他们又要如何应对。

他们并不是不想讨论‘苏联人的打击武器是什么’,而是无法讨论,因为他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

就像原时空中的海湾战争一样,萨达姆对电子信息战毫无概念一样。

为了寻找可能隐藏着苏军位置的地区,他们还在四周围,展开了地毯式搜索,可仍旧找不到任何一名苏军。

所以,他们能讨论的就只剩下‘什么时候’和‘如何应对’。

可就这两个问题,会议室内的军官都面面相觑,他们不知该如何作答,如何回应。

唯一能有一点讨论的,就是‘如何应对’。

一名军官给出建议。

“我们应当转移目的地,科威特很大,我们完全能转移到下一个军事要地,重新建立阵地。”

另外一名军官则给出建议。

“我们可以申请航母,以航母为主要指挥所,只要时刻关注天上的动静,我们就可以提前一步躲避。”

又有一名军官给出建议。

“直接进入伊拉克,跟苏联人干了!”

这位军官的建议刚提出就被否决了,他们还真没那么多兵力去跟苏军硬碰硬,留守在科威特的英军不过十万,而苏军可是一整个方面军,打起来正的要命。

可还未等他们商量出什么对策,突然间,强烈的地震感传遍了整个会议室。

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沉闷的声响连空气都在发颤。

会议室内的所有军官脸色大变,指挥官却大喊道:“别害怕,会议室是钢筋混泥土加固的,大炮都很难轰碎的!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他的话,确实起到了一点作用,但也就只有一点了。

有些军官在地震感出现的那一刻,便迅速往外跑去,压根没听到指挥官的呼喊。

这一跑,确实让他们给活下来了,因为这一次,苏军所发射的导弹可不是两枚,而是十枚。

第一次所发射的两枚导弹,最主要的作用并不是破坏,而是试验。

尽管他们有了计算机的高精密计算,同时还有人工验算,但还是与很多外界或者内部数据没有得到考虑。

所以,他们需要一次试错式试射,才能知道有什么地方没考虑到。

根据多次侦察所得来的数据,他们初步判断出对方的指挥楼位置和武器库位置。

是的,朱可夫一开始所瞄准的位置,就是这两个地方。

科罗廖夫等科研团队,也是根据这两个地方进行就算。

通过大量的计算和验算,他们得到了相应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调整,最终在朱可夫的摄录下,两枚导弹起飞了。

然后,这两枚导弹落在了广播台和港口位置,与本应对准的目标,分别出现误差三百米和七百五十米。

这个误差已经算大了,命中广播台,其带来的破坏效果其实并不大,伤亡人数所带来的抚恤金还没有导弹的费用经费高。

但第二枚导弹,还是带来了巨大的战略效益。

效益是达到了,但科研团队并没有半点开心,反而是连夜加班,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也研究。

尔后他们便发现了问题,他们忽略了导弹进行高速飞行时,导弹表面的温度问题。

因为温度过高,导致金属材料出现部分熔化,使得导弹飞行时出现严重偏差。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材料可以抗住这样的高温。

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这样的误差环境下,重新进行计算。

端着大量需要重新纳入进去的数据模型,科罗廖夫再一次启动苏联当前最神秘的机器,第三代计算机。

在经过大量的计算和人工验算后,导弹的弹道数据得到了重新调整。

然后,就在科罗廖夫准备再以两枚导弹为试验时,朱可夫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用十枚导弹吧。”

“十枚?”科罗廖夫有些犹豫,他此次带来了的导弹就二十枚,一下子用了一大半,这是否会造成后续的科研材料不足。

可相较于科罗廖夫的科学家思维,朱可夫的思维则更接近自己的身份,军人。

由火箭推动的导弹,其威力和远距离打击,已经让朱可夫见识到了。

虽说精度无法得到保证,但完全能用数量来弥补精度。

而且朱可夫还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导弹的破坏力。

精度误差再大,只要威力足够,就能覆盖到打击目标。

这个想法被朱可夫埋藏在心里,他很清楚,这些科学家可不愿意做这样的事,只有向最高领导提出建议,才能生效。

对于朱可夫的建议,科罗廖夫确实有所迟疑,但毕竟这里是前线,而前线指挥权是在朱可夫手上。

身为科学家的科罗廖夫,还是会遵守指令。

在他点头过后,十枚导弹便逐一运送到发射场处。

然后,在接连不断的轰隆声下,这二十枚导弹陆续升空。

目标,科威特的英军驻扎地。

十枚导弹接连不断地轰炸在科威特英军驻扎地中。

虽说这十枚导弹还是出现了精度误差,并不能精准打击到目标位置,但这十枚导弹所造成的破坏范围,几乎覆盖住整个阵地。

而最为坚固的指挥所,实实在在地吃了两发导弹。

一枚导弹落在了距离指挥所五百米开外,余波覆盖了指挥所。

另外一枚导弹则直接命中指挥所,将里面人的统统送上了天。

科威特英军指挥所的突然毁灭,让三方势力都感到了震惊。

首先感到惊讶的,是朱可夫这一边。

虽然说,第一次的轰炸目标就是科威特英军指挥所,但第二次轰炸的时候,他们压根就没把对方的指挥所纳入轰炸范围。然而,就是这样,英军指挥所反而被打中了。

这感觉就像是‘指a打b死c’一样,很是微妙。

在得知此事之后,朱可夫甚至在想,如果把火箭对准法国,那是不是会打中英国

想归想,他肯定不敢这样做,不然法国人真要感谢他了。

朱可夫这边主要是惊讶,但更多的是惊喜,因为有火箭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