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红色玛利亚> 790.印度哪有什么民族,都是散装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90.印度哪有什么民族,都是散装的(1 / 2)

尼赫鲁和甘地之所以会产生怀疑,这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格里芬公司在对外宣称上面,是以‘捷克公司’来自我称呼。

可事实上,他们的做法却很不资本主义。

无论是优待员工,亦或是对待印度最最最底层的百姓人民,都是做得比印度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个政党要好。

由于他们的优待政策,这使得他们所在的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响应。

不仅是底层人民,就连知识分子,学校内的师生,都开始为一家外来企业说好话。

当然,他们还是得做一些资本家该做的事情,那就是招聘员工。

在招聘员工上面,格里芬做到了‘不分贫穷富贱,一律平等’。

格里芬公司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要你能过来工作,提供自己的劳动力,格里芬公司就会保障该员工的三餐,还有不是很足但起码有效的医疗保障。

如果说,医疗保障是属于锦上添花,那么保障三餐则是底层百姓最迫切的需求。

他们就是为此而来,只要能吃上饭,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一开始,玛利亚对格里芬在印度这里的任务,是打入内部,为里面的革命同志提供一个灵活的补给点。

为了将格里芬的势力扩大到印度各个角落,玛利亚已经做好了经济入侵的打算。

由于考虑到,将来的某一天,格里芬会直接跟国大党对峙。

如果要让国大党无法威胁到格里芬,那就必须将格里芬的力量渗透到印度的各个邦,最好是离国大党政治区域远的地方。

就是想到这一点,玛利亚才会将格里芬安排到偏远地区。

这样去做,那肯定是不考虑直接收入了。

如若是正常的资本企业,不可能像玛利亚这种不计成本地投入。

但玛利亚本身就不是资本家,她要做的,就是经济渗透,以此来摧毁国大党。

然而,让玛利亚没想到的是,印度的情况比她想象中的更加拉胯。

她一开始的构想,就是将国大党设为最难缠的敌人,而非英国殖民者。

对国大党的假想敌构设中,玛利亚更是把他们当成了震旦的某果。

如此一来,即使格里芬去到了偏远地区,国大党的势力爪牙也应该会触碰到格里芬才对。

但没想到,国大党太拉胯了。

一旦走出他们的控制区域,即使相隔不到一公里,国大党的影响力都无法渗透过去。

例如北方邦,那是国大党势力之外,当格里芬的工作人员来到此处之后,便立即发现,这里根本不存在什么国大党势力。

在这里,没有政治党派,只有邦长、村长和一些极其落后的民族部落。

当格里芬到来时,他们甚至认为来到了原始非洲,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路。

若非得到北方邦邦长的热烈欢迎,恐怕格里芬的工作人员会错误认为,他们走错路了。

除了北方邦之外,其他地方也同样如此。

例如奥利萨邦、比哈尔邦、中央邦这三个邦。

然而,只举立这三个邦并不代表只有这三个邦是穷的,事实上,格里芬的力量只是刚触及到这三个邦。

如若要扩展开来,恐怕只有果阿邦、德里、和锡金邦比较富有,其余的邦都很穷。

中央邦格里芬分局负责人就在汇报中写道。

“这里没有任何现代化,在这里,只有最原始的生态环境。”

北方邦更是颇有文采地描绘道。

“贫困和穷苦如交响曲一般,在这个北部地区奏响着乐章。”

除了报告这里的贫穷之外,各地的负责人还写了一份企业估算。

这些估算,都是按照当地的贫穷程度,还有他们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他们将会严重亏本。

严重到什么程度?

让克虏伯这样的大企业过来,都会亏得去街上乞讨。

当这些报告落在玛利亚手上时,她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格里芬的本意确实不是赚钱,但如何入不敷出的进行投入,玛利亚就必须向彼得格勒那边申请资金调动了。

也就是说,对印度的解放不再是表面上的战斗那么简单,这将会是一场近乎无底洞的投入。

看着手中的各种报告,再看向盖印着英国殖民征服印章的大地图,玛利亚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当她看完报告时,玛利亚立即明白,她需要解决三个重点。

只有当这三个重点被彻底解决,印度的问题才会好办,而他们的投入才会得到回报。

第一个重要,格里芬的发展方向。

第二个重要,经济渗透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个重要,印巴的民族解放资金投入。

第一个,格里芬的发展方向不能只停留在拖拉机了。

一开始的构想里面,确实是以拖拉机为主,这是很适合农业国家的设备。

然而,单单从这些地区的贫穷程度去看,拖拉机能有作用,但并不足够。

如果要实现经济渗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符合当地民生民情。

所以,玛利亚在自己的构想中,打算给格里芬拓展一下新的发展方向。

例如农业,又例如土木工程。

这些事情自然是要大投入,钱的问题不可能少。

幸亏,苏联现在的经济稳步发展,又因为没再进行战争,高端科技产品蓬勃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很多专利成就。

单单是吃专利费用就已经是很大一笔钱。

如此一来,给玛利亚提供的活动资金,自然能多很多。

更何况,这些投入看似无底洞,可是跟战争时的经济消耗一比较,那就是一根毛。

所以,当玛利亚向彼得格勒提出资金调动时,约瑟夫看都没看直接就批准了。

得到更多资金投入后,玛利亚便开始给格里芬拓展业务。

农业方面,招募了大量的农业人才,他们将会支援到印度,给予他们农业上的技术支持。

土木工程方面也是如此,为了让土木工程发展起来,他们更是从苏联那边带来了大量的设备和器材。

这些方面的拓展,就是为了让格里芬公司,可以在印度这里扎根。当然,第一个重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