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红色玛利亚> 721.英德法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联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21.英德法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联手(1 / 2)

英国人已经做出了行动。

无论是征兵还是在装备上的提供,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这一次,英国可谓是用心投入了,他们连最先进的装备都投入进来,就是为了抵挡住苏联的攻势。

当然,他们所谓的最先进装备在德国人眼中多多少少都有点瑕疵。

再说这些坦克数量也不是很多,能够给他们带来的援助实在是有限。

反而是空军支援,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原时空中,德国之所以能够横扫西欧,然后在东欧这边投入大量的武器装备与人员物资,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产能。

那时候入侵苏联的德国,可不是只有他们本土的工业产能,法国的本土的工业产能也给nazi德国的入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尽管在武器设备在短时间内确实不能跟德军进行匹配,然而法国的工业却可以生产大量的货车、汽车、摩托车、无线电设备。

而且,身为西欧一大农产品国家,法国可是给nazi德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

维希法国的贝当更是把卖国这件事干到了极致,宁愿让本国人民饿着肚子,也要让前线的nazi德军吃得饱饱的。

除去维希法国的不断援助之外,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厂更是强悍。

所以那时候的苏联可不是只跟nazi德国一人作战,苏联是跟整个西欧和中欧作战。

如今的德国只完成了‘德奥合并’,在对捷克的入侵失败之后,这个nazi德国便失去了向外扩张的资本。

只依靠本土产能的nazi德国,更不可能生产出足以抵御苏联步伐的军工设备。

因此,在英国扩大产能并给他们带来大量空军投入之后,nazi德军算是回了一波血。

然后就是法国的态度。

毫无疑问,法国的政坛依依然是日常般的混乱。

雷诺还在给别人打着嘴仗,被撤回来的甘末林尽管丢掉了前线总指挥官的职务,但他依旧能怒斥雷诺。

这样混乱不堪的法国政坛,戴高乐血压都拉满了。

他甚至跟自己的参谋吐槽道。

“跟这样的一群虫豸在一起,怎么可能搞得好法国政治!”

吐槽归吐槽,身为国防部长的戴高乐还是很称职地做着自己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马奇诺防线的重新修建。

马奇诺防线确实被他们以‘资金不足’为理由一拖再拖,可事实上这条防线是在建设的,只不过建设得很慢。戴高乐是‘反防线’派的人,但这一次他却赞同了防线的建设。

其原因有很多,但归根到底,只有两个原因最为重要。

第一,他已经不指望这群政府政治家了,一群只会吵架,只会为了自己的业绩的蛀虫。

第二,防线可以减轻法国的防守压力,利用马奇诺防线,可以将主战场转移到比利时。

是的,受伤的人终究还是比利时。

除了对马奇诺防线的重新修建之外,戴高乐还开始整理后勤物资,尽可能地给前线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

因为戴高乐坐镇,法军的后勤确实很稳定。

只不过,刚上任为前线总指挥官的魏刚却显得十分窘迫。

临阵换将之所以是兵家大忌,必然有原因在里面,而众多原因之中有一个尤为突出,那就是军队的调配混乱。

尽管甘末林在作战方面很不积极,但他确实整理了一条用以防守莱茵河的防守战略。

然而,随着魏刚上来后,他的作战风格立即打乱了原本的部署,一下子就让整个作战规划变得混乱起来。

可即使如此,魏刚还是通过英国的空军支援,开始了陆军上的部署。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法军便有了‘欧洲第一陆军’的称号。

这个称号可不是白给的,随着戴高乐这个脑子清醒的人成为国防军部长后,法军的陆军建设就更具规模。

所以,在德国将要失去南部地区后,魏刚便改变策略,开始从‘被动防守’转入‘主动进攻’。

他直接向龙德施泰德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中说道。

“德国人的土地就应该由德国人自己防守,我们来这里并不是为了你们德国人,而是为了对抗苏联人。”

虽然说这番话说起来很没有情商,如果是阿道夫这样的人看到,必然会认为法国人在蔑视他们。

可是,身为老柏林兼老德意志军人的龙德施泰德并不介意,相反他很欣赏这种直来直去的军人作风。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新上任的法国总指挥官的与前任作风完全不同了。

让德国人防守自己的土地,这样一来就等同于放开了对法军的束缚。

因为一开始的法军就是为了防守某些地区,导致其兵力出现严重分散。

很快龙德施泰德便回应了魏刚,德军会配合法军,英国空军也是如此。

得到回应后,法国军队便立即行动了。

法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编制的重新整合,由于是临时整合,所以率先整合起来的是三个装甲师。

第一装甲师是以第一坦克半旅和第三坦克半旅组成。

第一坦克半旅由第28、37重型战斗坦克营组成

第三坦克半旅由第25、26轻型战斗坦克营组成。

坦克旅之外,便是第五摩托化猎兵营,第302摩托化炮兵团,总兵力在两万三千人。

其余两个装甲师的编制都跟第一装甲师一样,唯一区别仅仅是重坦上的数量差距而已。

而且,因为戴高乐的后勤保障,法国本土又给他们前线部队送来了不少重坦。

于是乎,重型战斗坦克营中,不单装备b1bis重坦,还装备了雷诺d2中型坦克。

只不过这款雷诺d2中型坦克跟原时空的有所不同,它所装备上的炮声并不是一开始规划的47毫米sa35炮。

现在的雷诺d2所装备的,是75mm的长管炮,内置三名车组人员,分别是车长(兼炮手和填装手)、驾驶员和无线电操作员。

除此之外,数百辆r35坦克也加入其中。

虽说r35坦克是他们所预定的轻型坦克,但其正面装甲是有40毫米,缺点是火力太弱了,装备的是37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