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红色玛利亚> 524.重现法兰西用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24.重现法兰西用荣光,我辈义不容辞(1 / 3)

在科学界流传着一句话。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

这是一句调侃,毕竟那群天才们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与众不同。

例如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又例如经常性疯言疯语的特斯拉。

但事实上,在哲学中也有这一句类似的话。

‘理想和野心,也在一步之遥。’

而这一步,则是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理想可以十分伟大,不局限于个人和团体,更能够以民族、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为方向去思考。

可是当一个人的理想发生变质之后,他原本的雄心壮志便会演变成野心。

但这份野心并不一定是坏,又或者说,野心本身就是灰色的。

弗拉基米尔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所构想出来的gc主义社会,是公平公正。

而他的理想,正是考虑到全世界人类。

拿破仑·波拿巴就不一样了,他是典型的野心家,但他又不是纯粹的野心家,在个人理想中,远在一般野心家之上。

那是一种复杂且无法用三言两语所能表达出来的人物。

他曾经说过:“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

庞大的野心,让他精通如何使用利剑,如何将利剑成为自己的力量。

但很少人知道,他的这句话还有下半句。

“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因此,他着重于现在的利剑,而着眼于未来的思想。

这是他的野心,同时也存在这他的理想。

而这句完整的话,此时此刻出现在议会大厅里面。

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前任总统雷蒙·普恩加莱。

以拿破仑的名言来鼓励现在的颓废法国,却没有人察觉到,雷蒙·普恩加莱的野心和重现法兰西辉煌的理想。

议会结束了,尽管现在的法国总理是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但取得更多支持的人则是雷蒙。

走出议会室之后,雷蒙便开始拜访一些有头有脸的政治人物,并且开始展现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近代的工业力量必然会催生出下一场世界大战,法国不能再颓废,必须重现昔日的法兰西荣光。

这番话确实很鼓励人心,毕竟现在的法国依旧保留着应有的血性。

他们向往那强大的法兰西,想念那位伟大的拿破仑。

而这番话,同样也鼓励了一位军官,他的名字叫做夏尔·戴高乐。

雷蒙不会就这样放弃自己如今的优势。

由于他的鼓动,加上这场世界大战的胜利与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雷蒙的智囊团队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稳固自己的战争统帅形象,竞选下一届国家总理。”

这个提案,雷蒙欣然接受。

于是乎,法国内部的政治体系开始发生变化。

一直都是吵吵闹闹的议会大厅中,雷蒙成为了最响亮的一个人。

就如同之前那样,雷蒙继续鼓吹着危险论。

他大声说道:“战争并没有结束,我们必须放下所有争吵,将国家带上高速发展的轨道上。”

如此激烈的言论,很快就让雷蒙获得了巨大支持。

然而,社会党人提出了反对,他们认为,雷蒙所表达出来的态度也因为太过于激进。

现在的法国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非如此的激进。

如此一来,便使得雷蒙的支持率突然间又降了不少。

对于此事,身边的智囊团表示放心,他们向雷蒙说道。

“塑造而成的形象不能崩溃,继续保持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立场,让他们认为,一旦陷入危机,你才是最后的希望。”

雷蒙接受了智囊团的建议,最终在总理选举中,雷蒙又一次陷入巨大的劣势了。

对此,智囊团给了他另外一个建议。

“暂时隐退,然后写书,写各种回忆录。”

尽管雷蒙心中还是有些担忧,但他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智囊团。

于是乎,被称为‘战争总统’的雷蒙沉静了。

这件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玛利亚耳中,她对此感到了诧异。

原时空中,雷蒙不单拥有‘战争总统’的称呼,更拥有着‘复仇总理’这一雅称。

其主要原因正是因为他对德国的各种制裁和压制,力求将德国压榨得再无翻身可能。

虽说,这番操作确实衍生出呐萃主义的崛起,但雷蒙的存在确实让德国人忐忑不安。

然而,摆在玛利亚眼前的事实则是,雷蒙在政治局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妙。

他不单处于下风,甚至还宣布暂时性退出政坛,开始成为一位作家。

对于这位历史人物的退出,玛利亚心中不免得有些不安。

为了了解到法国那边的一线消息,玛利亚启动了一小部分在法国潜伏的契卡。

很快,她获得了雷蒙的第一本著作。

《法国的人口》

这坌本著作鲜明突出地指出了现今法国的一个缺点,那就是人口增长太慢了。

人口增长速度太慢,导致城市人口严重不足,如若城市人口中不足,那么城市发展也会变得缓慢。

他将自己的想法、看法、理解都写在了书上。

‘一个国家的发展、强盛、复兴都离不开国家人口,那是一个国家的基本。’

‘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让我们失去了很多青年,失去了无数国民,正因如此,我们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的低值。’

‘法国人不能再沉沦了,人口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

‘刻不容缓。’

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玛利亚将这本字数不算太多的书看完。

虽说里面并没有写出‘如何解决法国人口增长过慢’的方案,但是雷蒙所提出来的观点和看法,确实很符合现在的法国国情。

而且玛利亚也看出来了,这家伙压根就不是真正退出政坛。

单单是第一本书就能知道,雷蒙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将自己的政治观念广泛传播到基层。

就像是‘政坛已无爷,但处处有爷名’一样。

与此同时,跟雷蒙一样态度的人,是英国国防大臣丘吉尔。

原时空中,丘吉尔因为达达利亚海峡的战败,只能退出政坛。

战争之后,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