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红色玛利亚> 388.美国人:没有绝对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88.美国人:没有绝对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1 / 3)

高尔察克的政权被控制住了。

事实上就连他的军队,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叛变。

因为多次战败,导致高尔察克无法有效管理己方军队。

而且站在日本代表身边的,就有几名原本是跟着自己一同走到现在的军官。

很显然,此时此刻的军队都不站在高尔察克身边。

面对如此情况,他别无选择,只能默默地交出自己的手枪和权力。

曾经的政变者,此时却成为了他人政变的对象,着实是可笑至极。

很快,在小泉太郎的掌控下,高尔察克被关押在自己的车厢内。

一直持反对的列别捷夫,却因为议会的多数赞同下,无能为力,只能服从安排。

最终整个西伯利亚白俄军政权,落入了议会手上。

而这个议会,依旧没有得到团结,相反其内部派别斗争更加激烈。

高尔察克还在位置上时,能够以自己的强力手腕和军队威望去掌控议会走向,即使无法控制军阀,但还是可以做出很多决定。

但自从高尔察克不再之后,议会内的各个不同派别,其权利斗争更是到达了顶点。

很快,他们便出现对未来走向的分歧。

意识形态决定了这些派别的走向。

左翼党派开始认为,他们应该向soviet和谈,划地而治。

但左翼党派之间也有分歧,一部分认为可以暗中投降,一部分则坚决反对,认为可以建立一个左翼政党政府,但不与soviet联合。

右翼政党则认为坐守鄂木斯克州,再不济也能退回去新西伯利亚。

事实上右翼党派也一样存在着巨大分歧。

一些右翼党派认为,应该组织起更大规模的进攻攻势,利用西伯利亚的恶劣环境,跟soviet打游击战。

很显然,他们并不了解soviet在游击战术上的精通与能力。

而且打游击战是需要群众基础,如果没有群众基础,而且还是极其荒凉贫瘠的土地上进行,那也得拥有强而有力的后勤保障。

伏龙芝在芬兰发起的游击战就是这么一回事。

他所使用的,就是后勤补给性的游击战。

只不过这种游击战的后勤补给并不容易,有时候还不一定可以补充得了,因此没有强大的作战素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得了。

另外一些右翼党派则认为,坚守并且等待协约国的到来。

由于右翼党派掌控着更多的兵权优势,因为议会话事权也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右翼党派手上。

但是,这些右翼党派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团结。

因为协约国的制衡原因,右翼党派开始分出了各个不同派别。

有英国人支持的,有法国人支持的和拥有日本人支持的。

这三方右翼党派针锋相对,谁都不愿意退让权力,分享利益。

毕竟西伯利亚这个地方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单物资丰富,而且还拥有着极高的战略价值。

即使是相距千里之外,英法两国也不愿意就此放手。

于是乎在这个小小的西伯利亚议会里面,成为了协约国之间的斗争。

至于对抗soviet,那都是生意而已。

只不过,伴随着一件事情的出现,代表着英法两国的右翼党派被压了下去。

除去提前进入西伯利亚的数千先遣队,剩余的七万日本干涉军,开始分批次从海参崴登陆。

他们的方向是布里亚特,然后通过通过铁路运输,进入贝加尔湖地区。

日本干涉军开始进入西伯利亚的消息,立即引起整个西伯利亚白俄军议会的天平平衡。

而且日本政府志不在此,他们在登陆的过程中,还带来了随军的五万多名日本移民。

为了可以进一步掌控整个西伯利亚政权,日本政府已经准备好再一次对西伯利亚增兵。

三菱等财阀已经在登陆地点建造办事所,而他们的方向,则是西伯利亚深处。

对于这一点,率先提出反对的,居然是美国人。

他们提出了对日本人的质疑。

干涉军一开始的的目就是击退soviet力量,推翻苏俄布尔什维克政权。

只要可以建立一个亲欧亲美的白俄政府,对于他们而言就算是成功了。

毕竟掌控一个庞大的土地面积和繁杂的民族,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他们不愿意这样去做,并不代表他们会希望看到有人这样去做。

特别是日本。

这个充满着野心和侵略性的亚洲国家。

一开始,日本干涉军对高尔察的援助是以军事物资为主。

即使安排了些许增援兵力,最多也只有一个小团而已。

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

他们不单派出数万的兵力,甚至还安排军工财阀集团进行军事后勤建设。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只是认为日本政府想进行一些长期准备罢了。

毕竟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soviet的军工力量不单占据绝对优势,就连兵力也是如此。

单靠西伯利亚白俄势力的力量,要想攻破soviet在西伯利亚建设的防线,几乎是不可能成功。

所以建设后勤军工体系,也能理解。

但问题在于,日本政府还派出了五万名移民。

单单这一点,就足够让人怀疑,日本政府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美国总统威尔逊一直在关注西欧战场和苏俄内战战场。

西欧战场已经因为美军的百万人援兵介入,逐渐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

只不过德国的物资紧缺问题,因为开通路上铁路运输路线,得到了缓和,这使得西欧战局仍处于极其艰难的僵局当中。

反观苏俄战局,则处于一边倒的趋势。

而苏俄的利益也绝对不小。

因此威尔逊对苏俄战况的关注程度,绝不亚于对西欧战局。

得知日本政府安排了五万名移民之后,威尔逊当即察觉到这里面的异样。

经过一个下午的商谈后,威尔逊当即对日本政府发出警告和怀疑。

他们需要日本政府给出一个明确的回复,而且不能有任何含糊。

然而,日本首相寺内正毅则反驳威尔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