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红色玛利亚> 230.拜登紧握拳头,大的要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0.拜登紧握拳头,大的要来了.(2 / 3)

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行军过来前,玛利亚还特意让布琼尼他们去请教一些经验。

可是,这种老练的军官,反而会更加保守。前两次战争所带来的荣誉,让他们坚信自己的战术才是最合适当前战争环境。

一名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老军官直接阻拦道。

“殿下,我们应该立即支援第二军团,并且给予敌人狠狠地打击。”

“伟大的俄罗斯士兵,只有通过烈焰与鲜血,向敌人发起无畏冲锋,才能够证明他们的价值!”

这番话说得热血沸腾,可说到底,就是不把士兵的命当人来看。

另外一名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军官也如此叫道。

“殿下,我们带过来十门75mm火炮一百五十门其他口径火炮和若干门迫击炮,足以碾碎那群土耳其杂碎,加上罗马尼亚援军和第二军团的火炮,在炮弹轰炸下,我们占据绝对优势!”

相对于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老军官,这名军官在战术上更接近现在这个时代环境。

那就是以火炮进行轰炸,再向敌人发起无畏冲锋。

这种战术在日俄战争中……出现过无数次,有些时候为了争夺一座山头,来回轰炸,然后再来回冲锋,如此反复。

对于这样的战术,参加过日俄战争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也表示赞同。

只不过相对于无畏冲锋,他们更倾向于以火炮洗地,然后再通过挖战壕的方式,一点点挖着过去。

可这样的战术太慢了,而且消耗太大了。

玛利亚翻开保加利亚的地图。

由于每一个国家的详细地图都是该国的机密文件,所以留给玛利亚的地图算不上很完整很详细。

可即使如此,玛利亚还是看出了传统战术的巨大问题,那就是消耗。

巴尔干半岛战争只是一场老大哥给小弟提供支援的战争,所以不可能发起总动员。

总动员并不只是单方面的士兵总动员,更是将国家的战争机器给全功率开启。

因此,留给玛利亚的炮弹,只有现在所携带的数量。

他们第一军所携带的火炮分别有十门75mm火炮和若干门迫击炮,各种不同口径的炮弹加起来总共有八千多枚。

要知道,在1914年初期,为了应付前线战争,俄国所定下来的前线炮弹存储量,都是一管炮一千多枚左右,只不过随着战争越来越大的原因,炮弹数量才开始是激增。

而如今,距离一战还有好几年时间,能够凑齐八千多枚炮弹,已经是尼古拉二世大发父爱,从国家武器库存里给她抠出来的。

有些军官在看到如此之多的炮弹数量后,都已经兴奋得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叫喧着‘大炮开兮轰他娘!’

如果真的按照常规战术,就应该直接支援邓尼金的第二军团,直接攻破南多布罗加的奥斯曼军队。

根据情报可知,人数上奥斯曼军队占据了优势,但是火炮上他们更加凶猛。

按照常规传统战术,以火炮轰击,必然可以将战壕内的奥军给震死过去。

但是,他们的炮弹消耗也会十分巨大。

就算是打赢这场战争,也会因为消耗过大而难以进行下一场战争。

而这仅仅是奥斯曼帝国对援助的阻拦而已。

况且炮弹轰炸过后,还是得依靠步兵发起冲锋。

有了德国装备支援的奥斯曼军队,究竟能有怎么样的火力,在电报中并没有提及。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方必然会有机枪阵地。

看着地图上的标注,玛利亚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战略部署,给第二军团发去电报,让他们尽可能牵制,而非进攻。

然后,他们通过列车直接来到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列斯特。

一开始罗马尼亚国王是拒绝的,因为俄军素质低下,这是每一个国家都知道的事情。

就连保加利亚这样的国家都不愿意让俄军提前驻守,更不用说罗马尼亚。

但碍于玛利亚的强势和当今情况的严峻性,罗马尼亚国王同意给他们开放列车轨道。

唯独不能进入首都布加列斯特。

在第一军团乘坐列车赶赴多瑙河沿岸时,罗马尼亚国王为了确保安全,命令军队把守自己的首都,以防不测。

如此多疑的情况让不少军官感到不满,甚至有些军官叫喧着,要给罗马尼亚一点教训。

这种事情毫无疑问地被玛利亚给镇压下去。

并且吩咐融入到军队里的每一位政委,必须严加看管,绝不能出现任何扰民情况。

一旦发现,军法处置。

这样的命令让那些老军官感到不解,他们甚至提出对路过的村庄进行物资收集。

他们口中所谓的物质收集,毫无疑问,便是对路过的村庄进行掠夺。

如此行为对于俄军就是家常便饭,罗马尼亚愿意让道给俄军通过,说实在,其实是受到了沙俄帝国的强大压力所致。

若非如此,他们不可能把通道让给如强盗一般的俄军。

只不过在玛利亚的军纪要求下,直接给杜绝了这种情况发现。

一路上直奔多瑙河而去,在落了列车并且来到河边时,最擅长建造船只的伏罗希洛夫第四师,开始临时制造船只。

这条多瑙河虽说不急,但也比较宽,要想安然无恙地渡过去,最好就是隐蔽渡河。

制造了船只后,便以俄军最罕见的纪律形式逐一渡河,而渡河时间选择了黑天。

黑天渡河很难被发现,而且也确实如玛利亚所猜想的那样,这里的守军戒备性不高。

率先渡过去的是伏龙芝的第二师,而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潜入内部,并且寻找好掩体位置。

很快,一千人就渡了过去。

渡一千人过去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也不会集中在同一个位置进行渡河,渡河时也会小心翼翼,加上对方的松懈,所以并没有被发现。

在第二师进行渡河时,玛利亚要求炮兵队准备好远程迫击炮,对准城堡上随时能威胁渡河部队的碉楼。

而这一切,只等玛利亚的一声令下。

时间一点点流逝,四周围也变得越加安静。

在玛利亚的要求下,所有人都不得亮起任何的光源,自己则拿着望远镜,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