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历史军事>红色玛利亚> 218.风雨欲来巴尔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8.风雨欲来巴尔干(2 / 3)

老爸。

就现在来看,只有等尼古拉二世自己吃亏了,才能醒悟过来。

“主席,我还有一件事需要向你禀报。”

“嗯?”挑起眼眉,玛利亚微微笑道:“说罢,有什么事。”“是克虏伯的人,他们快到了。”

克虏伯?

玛利亚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

她本以为克虏伯公司会晚点再过来,没想到速度会这么迅速。

但就现状来看,时机来得正好。

要让沙皇吃亏,最首先的条件就是让他感到威胁。

当然,这股威胁绝对不能源自于自己,否则他要对付的就是自己了。

玛利亚必须要让沙皇感受到驻土德军的威胁性,这份威胁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并且以迅雷不及耳之势让巴尔干半岛的其他国家难以招架。

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巴尔干半岛国家与俄国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因此巴尔干半岛出事,沙皇不可能不给予反应。

但是,这个时代的历史已经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玛利亚必须着重留意一个点,那就是仗着德军德械的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反攻,会不会立即摧毁整个巴尔干同盟的防御阵线。

如果速度过快,就以俄军的反应速度,恐怕在俄军支援过来之前,顶在最前面的保加利亚已经被吞并了。

这就是玛利亚所需要注意的一个点。

而且,要与巴尔干半岛国家谈军火生意,也必须有一个有话事权的人。

这个人选,只能是自己。

一下子,所有人都开始议论起来,要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

尽管在不久前就已经表明了要与克虏伯合作,但还是有些干部同志持有反对意见。

所以,这个议论很快又分成了两个派别。

一个派别放弃接触巴尔干半岛的任何事情,自己发展自己的。

在安保局人员逐渐撤离后,约瑟夫便又重新启动对格鲁吉亚与巴库的渗透。

格鲁吉亚很快就组建起地下党组织,毕竟这里原本就是约瑟夫的家乡,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可是,巴库这边就比较困难,要想重新启动渗透计划需要不少时间和工夫。

加上这些反对的干部不愿意参与到这场帝国主义之间的额战争,因此,即使到了现在,他们也让仍旧保持着反对意见。

另外一个派别则赞同以侧面方式参与进去。

他们认为,巴尔干半岛的存亡,会关乎到留在土耳其内的人民公社。

如今能够牵扯着奥斯曼帝国的国家不是沙俄,而是保加利亚等尚武小国。

如果这些国家被打得半死不活又或者直接被奥斯曼给吞并了,到那时候,奥斯曼帝国必然会清理国内的地下党。

人民公社可以通过游击战,将战线拉长,但已经处于半独立并发展成红区的亚美尼亚,必然会遭到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要知道,恩维尔·帕夏曾经提出过对亚美尼亚进行种族灭绝的提案,在此之前也出现过好几次对亚美尼亚的大屠杀行为。

这份提案被搁置了,其原因并非青年土耳其党人良心发现,仅仅是他们没那份精力而已。

但如果真的让恩维尔·帕夏把当前的心头之患给解决掉的话,亚美尼亚和人民公社将会迎来灭顶之灾。

与此同时,持有赞同意见的干部还认为。

如果巴尔干半岛的国家无法通过这场战争将奥斯曼帝国给完全打得瘫痪,那么亚美尼亚红区和人民公社必然会遭到青年土耳其党人的转移仇恨的进攻。

因此,为了保护亚美尼亚红区与人民公社,他们需要帮助巴尔干半岛国家,至少也要让他们取得胜利,死死地威胁着奥斯曼帝国。

反对派和赞成派开始为了各自的观点争吵起来。

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理由,而且就从理性上去分析,双方理由都十分充足,都是为了革命而发展。

要如何去抉择,这个问题落在了玛利亚和约瑟夫二人手上。

对此,玛利亚说出了自己的一个担忧。

“我害怕德国会再一次介入。”

“再一次介入?”约瑟夫一时间愣住了。

他立即抓住玛利亚话语中的关键词,‘再一次’。

何为再一次?

那便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再给予奥斯曼帝国协助。

例如以一支集团军进行支援,又或者通过战列舰,以海上的火炮轰击,对巴尔干半岛的军队给予毁灭性打击。

当然,后面这个战列舰问题,很快就被约瑟夫自己给否决掉。

先不说出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是否会引起国际上的问题。

单从英国方面去看,如果德国真的出动战列舰,他们不可能任由德国肆意妄为。

因为,德国的两个出海口都被英国扼住了。

他们不会容忍德国的行为,就如同法国不可能给德国让出行军通道一样简单。

因此,再一次出兵也就只有以集团军的方式,驻扎在那里而已。

可就算是这样,德军的实力也远比巴尔干半岛的其他国家军队要强大。

所以他很能理解玛利亚的担忧。

“那么,你想怎么做?”捏着下巴,约瑟夫对着她如此问道。

“我想借克虏伯的手,进行三方面发展。”

“哪三方面?”

“第一是当前局势,第二是我们所需要的工业技术知识,第三是未来的工业建设。”

一个是现在,一个是预备,另外一个则是未来。

一连说出三个方面,其他干部也忍不住好奇,纷纷停下各自的争论。

“克虏伯想扩大自己的市场,很显然他们的野心已经超出了德皇的限制要求。”

“既然资本势力想以此为契机,进行发展和扩张,那么这对于我们而言便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应该要好好利用。”

对于资本势力的逐利性,马克思曾经如此形容过。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